公孙策争分夺秒地依据《混沌经》上的记载,仔细钻研破解湖底庙宇符文的方法。他在湖边的营帐中,铺展开纸张,用炭笔将经书中提及的符文与湖底庙宇大门上的符文一一对照,详细记录下两者的异同,试图找出其中的破解关键。
包拯在营帐外来回踱步,神色凝重,不时望向湖面,心中担忧着邪教随时可能出现的袭击。他深知,在这敌暗我明的情况下,每一刻都充满了危险。展昭则在营帐周围安排了捕快放哨,自己也手持宝剑,时刻保持警惕,以防邪教的突袭。
经过数小时的紧张钻研,公孙策终于有了眉目。他兴奋地走出营帐,对包拯说道:“大人,我已大致掌握了符文的破解之法。不过,具体实施起来还需要格外谨慎,稍有差错,可能就会触发庙宇中的机关陷阱。”
包拯微微点头,目光坚定地说:“事不宜迟,我们立刻行动。但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绝不能让兄弟们白白牺牲。”
于是,包拯、公孙策、展昭以及一队精选的捕快,再次登上船只,驶向落星湖中心。到达之前展昭发现庙宇的位置后,众人穿戴好潜水装备,依次潜入湖底。
展昭一马当先,带领众人朝着湖底庙宇游去。当他们靠近庙宇时,那股神秘的吸力再次出现。不过,这次众人早有准备,相互之间用绳索系紧,稳住身形,缓缓朝着庙宇大门靠近。
公孙策来到庙宇大门前,按照自己推算出的顺序,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门上的符文。随着他的手指触碰,符文依次亮起,发出微弱的光芒。然而,就在他触发到一半时,庙宇中突然传出一阵沉闷的轰鸣声,大门周围的湖水开始剧烈搅动。
“不好,可能触动了机关!”公孙策大声喊道。说时迟那时快,从庙宇两侧的湖底射出无数尖锐的石刺,朝着众人飞速袭来。展昭眼疾手快,挥舞宝剑,将靠近自己和公孙策的石刺纷纷挡开。其他捕快们也各施所能,用手中的刀剑抵挡石刺。但仍有几名捕快躲避不及,被石刺划伤。
包拯一边指挥众人应对攻击,一边大声对公孙策喊道:“公孙先生,继续破解符文,看能否停止机关!”公孙策咬咬牙,强忍着周围的危险,继续专注于符文的破解。他的手指在符文上快速移动,额头布满了汗珠,与紧张的氛围融为一体。
终于,在石刺即将再次发动攻击时,公孙策成功触发了最后一个符文。庙宇大门缓缓打开,一股强大的水流瞬间涌入,将众人卷入其中。待水流稳定后,众人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圆形空间,四周的墙壁上镶嵌着散发着幽光的宝石,将整个空间照得微微发亮。
空间的中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石像,石像的造型奇特,似人非人,似兽非兽,双眼空洞无神,却仿佛透着一股诡异的气息。在石像的脚下,有一个石匣,石匣上同样刻满了符文。
公孙策走上前去,仔细观察石匣上的符文,脸色变得十分凝重:“大人,这些符文似乎在警告我们,打开石匣会带来巨大的灾难。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石匣很可能与邪教的阴谋紧密相关,里面或许藏着解开一切谜团的关键。”
包拯思索片刻后,说道:“我们一路走来,历经无数艰险,绝不能在此退缩。但为了以防万一,大家都要做好防范准备。”
就在这时,空间的入口处突然传来一阵阴森的笑声。众人回头望去,只见一群黑衣人从水中缓缓游来。为首的黑衣人身材高大,手中拿着一把散发着蓝光的长剑,正是之前在抢夺《混沌经》时逃脱的邪教头目之一。
“包拯,你们果然上钩了。今日就是你们的葬身之地!”头目恶狠狠地说道。说罢,他一挥手,黑衣人如鬼魅般朝着包拯等人扑来。
展昭立刻拔剑迎敌,与黑衣人战作一团。包拯则带领捕快们,组成防御阵型,保护公孙策和石匣。公孙策一边留意着战局,一边继续研究石匣上的符文,试图找到打开石匣的方法。
战斗异常激烈,黑衣人个个武艺高强,且人数众多,逐渐将包拯等人逼向石像。展昭在人群中左冲右突,宝剑挥舞得密不透风,但黑衣人源源不断地涌来,让他渐渐感到吃力。
突然,一名黑衣人趁展昭不备,从背后偷袭,一剑刺向展昭的后背。包拯看到这一幕,心急如焚,大声喊道:“展护卫,小心!”展昭听到呼喊,侧身一闪,但还是被剑尖划伤了后背。
就在这时,公孙策终于找到了打开石匣的方法。他用力按下石匣上的一个符文,石匣缓缓打开,一道耀眼的光芒从石匣中射出,照亮了整个空间。众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光芒刺得睁不开眼。
光芒消散后,众人惊讶地发现,石匣中放着一块黑色的令牌,令牌上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蝙蝠,与山谷庙宇中蝙蝠雕像的模样极为相似。
然而,还没等众人弄清楚这块令牌的用途,石像突然发出一阵剧烈的颤抖,原本平静的空间开始摇晃起来,墙壁上的宝石纷纷掉落,整个庙宇仿佛即将坍塌。
“不好,可能是打开石匣引发了连锁反应!”公孙策大声喊道。此时,既要应对黑衣人的攻击,又要面对庙宇坍塌的危险,包拯等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境。他们能否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带着令牌逃脱湖底庙宇?这块神秘的令牌又将为他们解开怎样的谜团?一切都还是未知数,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整个湖底空间。
汴京诡影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