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光在忙碌与充实中悄然度过,迎来了大二开学。苏漫妮带着更多对文学的期待和创作计划踏入校园,她打算深入研究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为自己的写作注入更多的内涵。
而陈浩然则报名参加了一个更具挑战性的科研项目,这个项目需要和其他高校的团队合作,他深知这将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在大二的课程中,苏漫妮选修了一门创意写作课程。这门课程对她的写作风格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老师鼓励他们大胆创新,突破传统的写作模式。
在课堂上,苏漫妮接触到了各种新颖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她开始尝试将这些元素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一次课程作业,老师要求以“城市的声音”为主题创作一篇散文。
苏漫妮不再局限于以往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是运用独特的感官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去捕捉城市的声音。她写道:“清晨,菜市场里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像是一曲热闹的市井交响乐,奏响了生活的烟火气;夜晚,街头巷尾传来的吉他弹奏声,又似一首温柔的小夜曲,诉说着年轻人的梦想与迷茫。”
这篇散文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也让苏漫妮更加坚定了在写作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决心。
陈浩然在科研项目中也遇到了不少挑战。由于合作团队来自不同的高校,大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存在差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时常出现分歧。
有一次,在讨论实验方案时,陈浩然和另一位团队成员就实验步骤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对方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陈浩然的方案存在风险。
陈浩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不想放弃自己认为更合理的方案,又要考虑团队的合作。回到宿舍后,他心情十分低落。
这时,他习惯性地拨通了苏漫妮的电话。苏漫妮在电话里耐心地听他讲述了事情的经过,然后说:“浩然,团队合作确实需要相互理解和妥协。你不妨试着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一下,找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说不定在这个过程中,你会发现新的思路呢。”苏漫妮的话让陈浩然冷静了下来,他仔细分析了对方的观点,发现其中也有一些可取之处。
第二天,他再次和团队成员沟通,提出了一个综合双方意见的新方案。这个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认可,项目也得以顺利推进。
随着大二生活的深入,苏漫妮和陈浩然在各自的领域里继续发光发热。苏漫妮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读者的喜爱,她开始收到一些文学奖项的提名。
而陈浩然在科研项目中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他的研究成果在一些学术会议上展示,得到了业内专家的关注。
苏漫妮面对接踵而至的提名,既惊喜又倍感压力。为了准备参赛作品,她日夜泡在图书馆,在浩瀚书海中探寻灵感。
可过度紧绷的神经让她逐渐陷入创作瓶颈,对着电脑屏幕常常几个小时敲不出一个满意的段落。焦虑如影随形,她开始质疑自己是否能配得上这些荣誉。
陈浩然这边,被专家关注后,项目组接到了更具挑战性的任务,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关键技术的突破。团队成员们日夜奋战,陈浩然更是常常在实验室熬到凌晨。
但实验数据却频繁出现异常,一次次的失败让团队士气低落,成员间也开始出现争吵和抱怨。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苏漫妮再也承受不住压力,拨通了陈浩然的电话,泣不成声地诉说自己的困境。陈浩然一边听着,沉思的放下手头的工作,两个人在电话里互相倾诉着各自的烦恼。
陈浩然紧紧握住苏漫妮的手说:“我们都太急于求成了,不如先停下脚步,调整好心态。就像实验失败时,我会重新检查每一个步骤,你也可以回头看看最初写作的初心。”
听了陈浩然的话,苏漫妮决定给自己放个假,她关掉电脑,和朋友一起去郊外旅行。在大自然中,她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宁静,那些曾经被忽略的生活细节如潮水般涌来,为她的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陈浩然也组织团队成员开诚布公地交流,重新梳理实验方案,调整分工。
最终,苏漫妮创作出了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在文学奖项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陈浩然的团队也成功攻克技术难题,研究成果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
他们在彼此的鼓励与支持下,明白了成功并非一蹴而就,在挫折中坚守初心,才能在各自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星河里青梅恋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