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枭
超小超大

第十五章简单训练断人财路

  军户不能参加科举,所以也没有什么人认识字,大家都是粗人,难得有余风这么一个读书人领头,说白了,是难得有这么个是读书人的军户子弟,军户家的女婿也算是军户子弟不是,人家肯照拂咱们这些穷军户,真不知道是大家哪里修来的福分。

  都是些年纪大的老人和成家立业的人互相议论的闲话,在那些青年少年传闻里可不一样,这余先生允文允武,可是文武双全的大才,将来能安邦定国的。这文的就不说了,大家都大字不识一个,和人家秀才相公比学问,这不找虐吗?但是,说起武艺身手,各个都眉飞色舞的,听说这余先生曾经拿着扁担就独自杀死了上百个盐丁,而且跟着他的人也能沾染些武勇,赵家村那几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每个人也是杀死十几名盐丁,而且用的还是竹竿。

  民间传说基本上都是夸张的成分居多,这个事实深刻的体现在对余风事迹的以讹传讹上。

  虽说鳌山卫所五千多户人家里面也就是四百多户还有军事训练,其余都是做农民几代人了,可毕竟是卫所这种军事体制下成长的人,或许骨子里还有喜欢刀枪战斗的因素,这些年轻人,特别是那些不能继承户口和军兵身份的次子和三子,生活穷苦,却有发泄不完的精力,跟着余先生,和那些祸害百姓的盐狗子厮杀一场,这才是男儿作为。

  还有个原因,年轻人们都不愿意去提到,跟着余风一起,每天都能吃饱,隔几天还有肉吃,据说余先生把赚来的银子都是用来给大家买吃的,跟着这么仗义,这么武勇的人,谁会不向往。

  只不过令这些年轻人郁闷的是,想要跟着余风干,哪怕是在海边煮海熬盐,也有几个条件要完成,必须要有跟着余风的人介绍担保,必须能挑着一个八十斤的担子走到灵山镇再走回来,还要趴在地上之用双手支撑自己身体起来二十下,而且浑身上下不能弯曲,还有些稀奇古怪的要求,这要是人身子骨不够壮实,还真是撑不下来。

  到了七月中旬,余风手下,已经有了四十多个运盐的,在海边煮盐的也收了五六十人,这些算是有组织的了,至于那些散户,自然就更不必说了。这些运盐的,都是完全达到余风定下的身体要求的年轻人,还有最初那二三十个人,那些煮盐收盐的年轻人则是距离标准差些的。

  这些人白日里都是在各村收买盐货,或者是在海边晒盐煮盐,现在光是赵家村一家的盐货,已经是远远满足不了余风的细盐作坊的用料了,只是这些人和普通的雇工不同,在没一个早晨和晚上,都是被余风死命的训练,现代训练新兵队列,各种体能训练都是被余风用上,若说是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多了些粗暴的棍棒教育。

  余风手中都是拿着个几个竹片捆扎在一起的竹棍,看谁动作不标准就是抽打过去,就连赵贵,赵莱,刘小六这些亲近人也不例外,这些军户子弟只不过是健壮些的农民,散漫惯了的,乍一被这么严格的训练,纪律,体能还有服从,都是苦不堪言,只是这年头能吃一顿饱饭地方委实难找,加上余风在赵家村一带已经是被传的神乎其神,训练虽然是苦不堪言,但是看到进不来的那些人羡慕的目光,看到每次贩盐之后发到自己手中的银钱,一想到这两件事,什么苦处也都忍下来了,何况,再苦还能苦过登州城和黄县的那些百姓,那都被孔有德当‘两脚羊’吃肉了。

  现在灵山卫鳌山卫两个千户所,还有一些散居在这里的民户,凡是靠海的都煮海熬盐,这些人的盐此时都不卖到别处,统统的卖到鳌山千户所的赵家村去,那边给三分银子,不拖欠,不克扣。

  余风每月差不多能有给逢猛镇送一百担盐,赚到手也就是四五百两银子,这些银子用来发给下面的人红利,还有提供各种费用,收盐的费用,还有买卖粮食给下面这些小伙子提供饭食。

  赵总旗的年纪大些,心思也比较细密,他替自己的女婿算了笔账,即便是开销巨大,结果是每月还是能落下近百两银子,当然,这和细盐作坊的巨大贡献是分不开的,要是纯粹的卖粗盐,只怕这些银子,左手进右手出,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剩余的了。照着这样下去,用不了两年,这赵家多一个地方富豪的女婿,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不过,这白花花的银子流出去,还是让赵总旗心疼不已,这还是今年年景稍好,粮食便宜,要是换成年景差的时节,那花的更多,花钱这么多,白养了一百多号壮汉,用来熬盐也太浪费了。

  而且很多的活计,看起来就算是原来的十几个人来做也足够,养活这么多人干什么,每天做的事情,除了熬盐晒盐之外,也就是打熬身体,平举着竹竿,就算是练兵吧,这法子也是闻所未闻。

  咱们贩卖私盐的,有些技艺防身是对的,但是也没有必要训练的这么死命,在卫所的军户对军队的事情多少都是知道些,当年戚继光戚大帅练精兵的时候,才不过是五天一阅兵大练一次,余风你可是每天都练啊!那巡检司的盐丁,怕也是多少听到些风声,等闲不敢找上门来,毕竟,能够纠集近百号青壮的赵家村,谁来都得掂量一下。既然如此,就不用这么紧张了吧!

  赵总旗也劝过余风,不过余风却是笑而不答,还是坚持自己的做法,赵总旗也就不劝了,一来是相信余风考虑事情肯定是比自己完备,二来是毕竟这自家的买卖还是在赚银子,不仅没赔钱,反而日子过得比一天一天的更火红了。

  至于其他的军户人家都是懒得管他们,一家军户只有长子能继承家业,次子和三子往往没有安置的地方,田地贫瘠而且出产不多,在家吃闲饭还总是惹事,能在外面赚点小钱,混几顿饭吃那是大好事。而且,跟着余先生贩盐,时不时的还能拿回点银钱来贴补家用,对于这些人家来说,已经是很值得高兴的事情了。

  每天在那里练习的热火朝天,余风也没有别的招数,就是每天就是把部队里哪些,稍微减点训练强度用在这些年轻人身上,运盐队拿的钱多,吃的饭好,煮盐的拿得钱少,吃的饭少,运盐的凡是练得不好,都是被发到煮盐的队伍里面去。

  赵贵,赵莱,刘小六三个人算是争气,一直是在运盐那些人里面没有掉队,但是这些年轻人都是很纳闷,心想俺们不过是贩运私盐的,何必练得这么辛苦,每天拿着竹竿子傻乎乎的端着朝前戳,而且竹竿还要放平,不能偏掉。这余先生是不是发了书呆子气,每天闲着没事这么折腾我们。

  说道这训练,还有一件趣事,这吴廷,也就是吴嫣然的哥哥,身体好了之后,也要参加余风的训练,但是,吴嫣然现在可是余风的财神爷,他怎么敢把吴廷放进自家的队伍来,万一有个差池,算谁的?好说歹说,将吴廷劝了回去,倒是刘小六在作坊里呆的气闷,羡慕外面的动静,在征得余风的同意后,索性和吴廷换了个位置,也就是说,现在,吴廷这个当兄长,反而是在给自己的妹妹当下手。

  不过,一有点空闲,吴廷就跑了出来,混在训练的队伍里,和大家一起训练,见他执意如此,余风也就由得他去了,反正,不管如何,他是决计不会带着吴廷去运盐货的。毕竟打熬一下身体,对于这个商家子弟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农历十月的山东海边已经是颇为寒冷,特别这时候还是快要天黑,这些小伙子都是光着上身,有些在那里站着队,有些在那里跑步,还有些端着竹竿子一下下朝前刺着,余风坐在中间,他是盯着周围的人在练,谁有不对的立刻校正过来。没有人知道,他现在脑子里想的却是另外的一件事情。

  私盐有利润,处处都有贩卖私盐的队伍,可盐场却不多,本来莱州府北面昌邑和掖县哪些地方要吃盐,都是去登州府的福山盐场买,孔有德叛乱之后,黄县和登州府城恰好是把沿海这段路封住。

  朝廷调集大军封锁登州,自然也是把沿海一线封锁,所以盐贩子们都是来灵山盐场来购买,说起来有些奇怪的是,灵山镇的几家盐商都不朝着这些地方贩卖,囤积足够的盐之后,就是通过水路运走。

  在这个年代,跨县越府可不是什么小事,昌邑,掖县,平度,高密的盐贩子都是四五十人一队,过来买卖。但是,除了正宗的官盐,私盐的买卖还是大都是靠着那些散户,余风在这鳌山灵山两卫大肆收购盐货,显然是断了这些人的根本,刚刚开始余风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但是,昨天运盐的队伍却遭到了一群人的袭击,据回来的人说,这群人明显的不是盐丁,而是和他们一样的私盐贩子,虽然竹竿捅死了对方几个,自己没有伤亡,但是这件事情,还是让余风警醒起来。

明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歪门斜道 连载中
歪门斜道
水云山人
简介:一个从歪门斜道里半毕业状态走出来的不靠谱青年,身高不乍地,长相如同大脑缺根弦,其实确是狡猾无比,心细如发,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玩得得心应手,泡妞更是霸道无比,那个不服就先霸王硬上弓,整到你服为止,演绎出一段母女通吃的神话,自己长相太差不用卑鄙手段讨老婆怎么把美女拿下?这个不靠谱的丑青年不算坏,也够得上优秀青年得评审标准,他心中充满热血,与大明第一贱人称兄道弟,一起荼毒祸害别人。经常性敲诈勒索坑敌人,把大明武林惹得怨声载道,将东林党坑得几乎上吊,把努尔哈赤、皇太极整得哭爹喊娘,以贱立足河套,把邻国打得落花流水,把陈圆圆掳到帐下,坑得李自成鸡飞狗跳,弄得吴大山龟呜呼哀哉不得不投靠大清。敢泡老子的女人?你信不信老子把你得把子割掉?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68.2万字6年前
指南剑 连载中
指南剑
思语2
简介:狼烟起,江山北望。马长嘶,剑气如霜。这是一个以中国《三十六计》为基础构筑的异界传奇,一个光怪陆离的铁血世界。他不是历史,但甚似历史,这是一首波澜壮阔的异界史歌。他描述战争,战争摧毁的不尽是财富和生命,还有更多难以描述的东西。这里有可歌可泣的爱情,光怪陆离的异兽真气。让我们一起动手扯下那由典籍和史料织就的幕布,展露那段惊心动魄的虚拟世界,铁血纷飞的历史传奇。且看一个现代武术宗师,穿越异界,一步一步走向神坛的故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346.8万字6年前
沙盘中的巫女 连载中
沙盘中的巫女
残存的火炬
基于传颂之物世界观的沙盒世界。因为小时候喜欢在沙池幻想世界的演变,另外就是P社游戏影响,本人作为枪毙不冤的十年P社玩家,应该偶尔会有些窒息的操作属于自娱自乐的产物,希望有人喜欢并吐槽(笑
37.0万字5年前
旭日东升 连载中
旭日东升
天空魔术师
李云慕:“将军咱们的弓兵怎么拿着复合弓啊。”将军说:“那是墨家的十里追风。”李云慕:“。。。。。那个将军,咱们重骑兵的盔甲怎么这么轻。”将军说:“那是欧阳家冶炼出来的飞云钢,轻便合身利于奔袭。”李云慕:“丞相,你一个堂堂一品大员怎么会怕一个打铁的?”丞相:“不怕不行啊,那老家伙,随便搞点东西出来,那些江湖势力都搅风搅雨的,你说我能不怕他吗!”李云慕:“夫子,您今年究竟多少岁了?”夫子:“不记得了,记不得了,不过活的久还是有好处的。”
2.6万字5年前
时空过客4251 连载中
时空过客4251
刚大荒落
2020年的某一天,当一个青年获得了某种神奇的能力,他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三个时空之间的交错,又会碰撞出多么绚烂的火花?计划4251由此展开!——书友交流可加QQ群574244549,想了解更多背景资料图片,欢迎关注公众号“刚大荒落的时空屋”
9.9万字5年前
在古代的日子里 连载中
在古代的日子里
胜公子
大周崩,诸侯瓜分天下,历时五十年后,天下渐安。身处三战之地的越国,安平侯府庶出三公子顾清正,只想和在意的人一生平安喜乐。可这一切,从那一个晚上开始,就再没有那么简单了。(历史架空)
12.8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