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的狂风像一把生锈的钢锯,反复切割着“守望者”科考站的钛合金外墙。
李敏隔着三重保温手套按住冰芯样本,仍能感觉到那股诡异的脉动正顺着指骨向上攀爬。
监测屏上的数字在疯狂跳动:-89℃、气压骤降30百帕、辐射值突破临界线——这些数据本该触发自动警报,却被她提前切断了总控室的电路。
“五分钟后开播。”她对着领口的微型麦克风低语,呼出的白雾在防护面罩上凝成冰花。
窗外,极光像一匹被撕碎的绿绸缎,在暴风雪中翻卷成漩涡的形状。
俄罗斯籍站长安东诺夫踹开实验室的门时,李敏刚给TikTok直播间挂上#万年冰层奇迹#的标签。
老式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中,站长厚重的毛皮大衣裹着冰碴摔在操作台上,震得培养皿里的古菌标本溅出暗红色液体。
“中国女人,你他妈在找死?”安东诺夫操着生硬的汉语,枪管状的火焰喷射器抵住她后背。
透过面罩,能看到他鼻尖凝结的冰晶正因愤怒而崩裂,“三小时前就该撤离,那截冰芯——”
直播开始的提示音截断了他的咆哮。
荧光蓝的环形补光灯下,李敏用镊子夹起那截取自3000米深处的冰芯。淡粉色的冰体内部,一缕虹光正以DNA双螺旋的结构缓慢旋转。弹幕潮水般涌来:
[来自东京]:这特效值百万!
[巴西用户]:圣母像流泪那天我见过类似的光!
[IP隐匿]:快跑,它们在呼吸。
“各位看到的是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李敏的指甲掐进掌心,她没告诉任何人,自从三天前钻取到这截冰芯,那些虹光就开始在她梦境里编织人脸,“这种类晶体结构证明,远古病毒可能承载着地外文明的......”
冰芯突然发出玻璃碎裂的脆响。
虹光如活物般冲破冰层,在补光灯下凝成一张半透明的人脸。
那张脸有着不符合任何人类种族的面部比例——眼距过宽,鼻梁消失,嘴角撕裂到耳根。
安东诺夫的咒骂声与火焰喷射器的轰鸣同时炸响,橙红火舌舔舐过人脸时,整间实验室突然陷入死寂。
不是寂静,是某种更高维度的声音吞噬了所有振动。
李敏看到自己的防护服正在汽化。不是燃烧,而是像烈日下的雪糕般从边缘开始消融,露出下方急速结晶的皮肤。
火焰中的人脸裂变成无数光点,穿过她半透明的躯体,在身后的观测窗上投射出不断增殖的几何图形。
那些图形正在重组为某种类似楔形文字的符号——与科考站外那块被冰封的《南极条约》金属牌下隐约可见的刻痕一模一样。
“Святый Боже(圣哉天主)......”安东诺夫跪倒在地,火焰喷射器从他僵直的手中滑落,砸碎了培养皿柜。暗红色的古菌溶液顺着地缝渗入通风管道,某种菌丝状的生物质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合金表面蔓延。
直播间观看人数突破千万的瞬间,应急广播突然插播起一段吟唱。
那不是科考站常备的《南极应急指南》,而是由多重声部叠加的圣咏,每个音符都带着金属摩擦的震颤。
李敏残存的理智告诉她,这声音像极了深空探测器接收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经过声波化处理后的产物。
弹幕停滞了一秒,继而疯狂刷新:
[开罗用户]:我瘫痪的祖母突然坐起来了!
[孟买用户]:全城的狗在同步嚎叫!
[IP隐匿]:它们找到载体了。
摄影师山姆·威尔逊的惨叫从角落传来。这个总吹嘘拍过撒哈拉沙暴的英国人,此刻正用摄像机抵住自己左眼——虹膜表面浮现出细密的晶体网格,如同被无形之手打印的微型电路板。
他倒退着撞上低温储藏柜,柜门弹开的瞬间,三十支冷冻病毒样本哗啦啦倾泻在地。
“别碰那些!”李敏想冲过去,却发现自己的双脚已与地板上的冰霜融为一体。她这才注意到,安东诺夫的大衣下摆正在结晶化,羊毛纤维与人体组织在某种高阶能量场中重构为闪耀的硅基簇。
观测窗外,南极的永夜被撕开一道伤口。
夏季银河本不该出现在这片纬度,此刻却如倒悬的星海笼罩科考站。更诡异的是,所有星体的位置都与2023年北京天文馆的星图完全一致——那是潘多拉孢子尚未苏醒的年代。
山姆的摄像机仍在自动录制,镜头扫过李敏正在晶体化的右手,最后定格在被虹光洞穿的穹顶。
暴风雪停了。
不是自然停息,而是数以万吨计的雪沫悬浮在半空,构成环绕科考站的巨型矩阵。每一粒冰晶都在折射虹光,将那些楔形文字投射到整个南极大陆。
李敏在完全晶体化的前一刻,终于看清最近一组符号的含义——那根本不是文字,而是用恒星位置标注的倒计时。
直播信号中断前的最后一帧画面里,冻结的极光中浮现出七枚光斑,排列方式与北斗七星完全镜像。山姆的瞳孔已彻底转化为棱镜结构,他残留的人类意识驱使手指在冰面上刻出一行英文:
**They're not coming.
They're waking up.**
(它们不是降临者
是苏醒者)
通风管道突然爆裂,虹光裹挟着变异古菌冲入南极夜空。这些诞生于三十万年前的微生物,此刻正以超越物理法则的速度自我迭代。
它们掠过俄罗斯“东方站”遗址时,冻土层中的列宁铜像突然睁开翡翠色的眼睛;撞上美国“阿蒙森-斯科特站”的废弃雷达时,锈蚀的金属表面绽放出肉质的菌盖。
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中国“天宫七号”空间站的宇航员们惊恐地发现,南极洲正在发光。
不是极光,不是火山,而是整个大陆架浮现出覆盖地壳的神经网络,每一道发光脉络都指向深海中的某个坐标——那里沉睡着被称作“新亚特兰蒂斯”的机械文明残骸。
科考站地下300米处,未被记录的第九层实验室里,封存在液氮中的胚胎突然集体睁开眼睛。
她们有着与李敏别无二致的亚洲人面孔,额间闪烁着与潘多拉孢子同源的虹光。
第七黎明:孢子残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