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裹挟着黄沙,扑打在大同关城的垛口上。李承乾收到北方急报后,立即召集徐辉祖、蓝骁等将领,在京城兵部大堂召开军事会议。巨大的沙盘上,旗帜鲜明地标注出瓦剌部军队的集结位置,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瓦剌部在马哈木之子脱欢的带领下,集结了八万骑兵,正朝大同方向逼近。”徐辉祖指着沙盘,声音冷峻,“他们吸取了上次的教训,行军路线十分隐蔽,且补给充足。”
蓝骁皱着眉头分析道:“此次瓦剌来势汹汹,且有备而来,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但他们骑兵虽强,后勤补给线较长,这是我们的突破口。”
李承乾沉思片刻,目光坚定地说道:“朕决定再次御驾亲征。此次出征,我们要改变策略,以守为攻,消耗敌军的有生力量。徐辉祖,你率五万大军坚守大同,依托城池优势,抵御瓦剌的正面进攻;蓝骁,你带领三万骑兵,迂回至敌军后方,截断他们的粮草补给线。”
将领们领命后,迅速行动起来。李承乾亲自前往军营,鼓舞士气,检查军备。出征当日,京城百姓夹道相送,望着士气高昂的明军,百姓们心中充满了希望。
明军抵达大同后,立即展开部署。徐辉祖指挥士兵加固城防,储备粮草,准备迎接瓦剌的进攻。蓝骁则率领骑兵,悄悄绕道敌后,寻找时机发动突袭。
不久后,瓦剌军队抵达大同城下。脱欢望着坚固的城池,冷笑一声:“上次让你们侥幸得逞,这次我定要攻破大同,踏平大明!”然而,当他发动进攻时,却遭到了明军的顽强抵抗。明军凭借先进的火器和严密的防守,一次次击退瓦剌的冲锋。
与此同时,蓝骁率领骑兵成功截断了瓦剌的粮草补给线。瓦剌军队陷入了困境,士气低落。脱欢见势不妙,试图突围撤退。李承乾得知消息后,立即下令全线出击。明军如猛虎出山,对瓦剌军队展开了猛烈追击。
在明军的穷追猛打下,瓦剌军队损失惨重,脱欢带着残部狼狈逃窜。此役,明军再次取得了胜利,保卫了北疆的安全。但李承乾知道,瓦剌不会善罢甘休,未来的路还很长。回到京城后,他开始着手加强边防建设,提升明军的战斗力,为应对下一次挑战做准备。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