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河南赈灾工作艰难推进之时,北方边境急报如雪片般飞至京城——蒙古部落趁大明将精力集中于河南灾情,再度集结兵力,频繁骚扰边境。一时间,边关告急,战火一触即发。李承乾深知,大明此刻腹背受敌,唯有统筹兼顾,才能化解危机。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近乎窒息。李承乾目光冷峻,审视着殿下群臣,率先开口:“河南灾情尚未平息,北方边境又起战端,如今我大明面临两难困境,众卿可有良策?”
徐辉祖跨出一步,拱手说道:“陛下,臣愿率精兵北上,抵御蒙古入侵,保卫边境安全。但需朝廷调配充足粮草与军备,以确保战事顺利。”
户部尚书面露难色,回应道:“陛下,河南赈灾已耗费大量钱粮,如今国库空虚,难以同时支撑大规模战事。”
内阁首辅解缙沉思片刻,进谏道:“陛下,臣以为可采取分化瓦解之策。蒙古各部并非铁板一块,我们可派遣使者,深入蒙古内部,离间他们之间的关系,削弱其进攻力量。同时,在边境加强防御工事,采取守势,拖延时间,为河南赈灾争取缓冲空间。待河南局势稳定,再集中力量应对北方边患。”
李承乾权衡再三,采纳了解缙的建议。一方面,选派经验丰富的使者携带重金,秘密前往蒙古,游说各部;另一方面,命徐辉祖带领部分军队前往边境,加固城墙,增设烽火台,严密监视蒙古军队的动向。
在处理北方边境事务的同时,李承乾并未放松对河南赈灾的关注。他派遣能干的官员前往河南,加强对赈灾工作的管理,确保每一份物资都能发放到百姓手中。同时,鼓励百姓开展自救,开垦荒地,种植耐旱作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化瓦解策略取得了成效。蒙古各部因利益纷争产生裂痕,进攻计划被迫推迟。而河南的灾情也逐渐得到控制,百姓生活开始恢复正常。李承乾抓住时机,重新调配资源,充实边防力量。
然而,就在局势逐渐好转时,朝鲜半岛传来异动,日本倭寇蠢蠢欲动,妄图侵犯朝鲜,进而威胁大明沿海。新的危机接踵而至,李承乾望着大明舆图,陷入了沉思……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