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紫禁城的檐角上,新燕穿梭,鸣声婉转。然而,李承乾并未因春日的生机而有丝毫懈怠,西洋局势的暗流涌动,让他意识到,大明必须加快军事变革的步伐。在乾清宫的议事厅里,他召集了兵部尚书、神机营统领、海舰司筹备使等一众军事要员,一场关乎大明未来军事走向的重要会议拉开了帷幕。
“当下西洋各国虎视眈眈,其火器与舰船技术不断发展,若我大明故步自封,必遭其辱。朕决定,大力革新神机营,扩充海舰司,打造一支坚不可摧的强军!”李承乾目光如隼,扫视着在场众人。
神机营统领率先出列,拱手道:“陛下,神机营自设立以来,历经多场战事,立下赫赫战功。但现有火器在射程、精准度与射速上,与西洋新式火器相比,存在差距。臣建议,招募国内能工巧匠,同时吸纳西洋传教士中的技术人才,共同研发新型火器。”
李承乾微微点头,转而看向海舰司筹备使:“海舰司筹备进展如何?南洋海战中,暴露出我大明水师战船在续航、防护与火力配置上的不足,这方面可有应对之策?”
海舰司筹备使神情振奋,回禀道:“陛下,筹备工作正稳步推进。我们计划打造新型远洋战船,采用多层甲板设计,增大载重量与稳定性;装备更强大的火炮,提升战船火力;同时,改良风帆与舵系统,增强战船的机动性与续航能力。”
会议结束后,各项改革措施迅速落地实施。在京城郊外,一座占地广阔的火器研发基地拔地而起。能工巧匠们日夜钻研,尝试改进火药配方,优化火器构造。西洋传教士带来的先进知识,为研发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无数次试验,一种射程更远、精准度更高的新型火炮——“神威大将军炮”成功问世,同时,单兵使用的连发火器“迅雷铳”也投入批量生产。
在沿海的造船厂,新型远洋战船的建造工作热火朝天。巨大的船坞中,工人们挥汗如雨,将一块块精挑细选的木材,打造成坚固的船身。为确保战船质量,李承乾还派遣了专门的监察官员,对建造过程进行全程监督。
随着新型武器和战船的陆续问世,神机营和海舰司展开了大规模的训练。在神机营的演兵场上,火炮齐鸣,硝烟弥漫,士兵们熟练地操作着新型火器,进行实弹演练。海舰司则组织水师,在辽阔的海面上进行模拟海战,检验新型战船的性能。
然而,改革并非一帆风顺。部分保守派官员对吸纳西洋技术表示反对,认为这会动摇祖宗根基;一些士兵也对新的训练方式和武器装备不适应,产生了抵触情绪。李承乾得知后,果断采取措施,对保守派官员进行严厉批评,同时,选派经验丰富的教官,对士兵进行耐心指导,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神机营和海舰司焕然一新,战斗力得到大幅提升。就在此时,从南洋传来消息,西班牙联合葡荷,不顾各方反对,组建了一支庞大的联合舰队,正向大明海域驶来,妄图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李承乾得知消息后,镇定自若,他深知,大明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即将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而神机营和海舰司,将在这场考验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山河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