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膳时,杨夫人看着吃的香的女儿。
“怡儿,夫子今日教了你什么?”
闻言,杨紫怡兴高采烈开口:“母亲,夫子说的那个玩法,特别好玩。”
“奥,怎个玩法?”
常嬷嬷也在一旁竖起耳朵倾听。
“就是每个人轮流接龙说一个带子字的称呼或是物品。”
杨夫人听的一头雾水,下午无聊的她,来到书房看向师徒两人。
“夫子好。”
白轻灵见她突然到来,起身朝她温婉礼貌一笑拱手。
“夫人好。”
“夫子,快请坐,我就说想来旁听一下。”
白轻灵听的一愣:“旁听?”
奇怪,这杨夫人今日怎突然要来旁听,难道她这几日教的不好?
杨紫怡看向母亲道:“母亲,您该不会是对午时女儿说的玩法感兴趣吧。”
没想到她的母亲是这样啊。
杨夫人见女儿直接拆台,有些脸红心跳。
“确实感兴趣,听怡儿说,夫子是为锻炼她的反应能力。”
白轻灵微微点头解释:“是的,其实人的反应能力也是可以锻炼培养的,我选的这个适合小姐玩,等她会的东西越来越多,到时候还可以玩什么四字成语接龙,数字成语接龙,动物成语接龙啥的,以后会更丰富一些。”
杨夫人听的震惊,杨紫怡听的欢喜。
“哇,还有这么多玩法啊。”
“有啊,还可以诗句接龙,反正只要人能想的出来便可。”
杨紫怡听的心痒难耐:“夫子,要不我们现在就来外玩一场。”
她想努力罢夫子说的玩法都给玩个够。
杨夫人也一脸期盼看向白轻灵,搞的她倒有些不好意思。
“也行吧,那夫人先来?”
“不如怡儿先来吧。”她这么大年纪,出糗可不好。
女儿年纪小,那到不影响。
杨紫怡不知母亲的心思,只是很高兴又可以再次玩游戏。
“好,我先来,银子。”
白轻灵看向杨夫人,杨夫人又看向春秋。
“春秋,上。”
“啊,奴婢也要来吗?”夫人啊,您可真是折煞奴婢啊。
杨紫怡催促道:“春秋,你快些。”
“好,我马上想。”
“鼻子。”
杨夫人尝试出声:“金子?”
白轻灵脱口而出:“帽子。”
杨紫怡:“票子?”
春秋接过:“柿子,吃的那个。”
杨夫人抿唇沉思:“庄子?就是什么田庄啥的。”
白轻灵淡定开口:“桩子,打的那个桩子。”
杨夫人一脸佩服看向白轻灵,白轻灵朝她温婉一笑。
没想到杨夫人还是个有趣的人呢。
杨紫怡继续接:“儿子。”
有了前一次经验,春秋直接脱口而出。
“娘子。”
杨夫人震惊:她们两个小的,反应这么快,杨夫人是真没想到。
“母亲,该您了。”
杨夫子道:“代指。”
白轻灵:“爵位那个世子。”
杨紫怡兴奋道:“女子。”
杨夫人看女儿反应这么快,立马鼓掌。
“怡儿真棒。”
四人玩的不亦乐乎,连后面常嬷嬷都参与进来,书房里是一片片欢声笑语。
好心情并未持续太久,杨夫人回到后院才得知自家老爷回来了,心情还不是很好。
杨大人坐在石桌旁,无精打采喝着刚泡好的茶水。
杨夫人一进去便看见一脸忧愁的他。
“老爷,你怎么愁眉苦脸的,可是衙门里事情很棘手?”
杨大人叹气:“朝廷又加重田地税和人头税,老百姓这是真没活路了。”
自古以来,底层都是最苦的人。
杨夫人震惊瞪大眼睛:“什么,这……不是都已增加进城门税和商税了嘛。”
“是啊,远远不够,且边疆打仗,听说军饷都还没发呢。”
杨夫人大惊失色:“这,会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势必会的。”
十日后,郁郁寡欢的皇后含怨离世。
掌事姑姑看着从她手中滑落的手,震惊的突然失声。
等她反应过来,皇后已没气。
“娘娘。”
即使不愿意承认,掌事姑姑这一刻也不得不承认她伺候一辈子的主子已怡离世。
掌事姑姑痛苦跪下:“皇后娘娘薨了。”
皇后薨后,朝廷举行国丧,而皇上脸上没有发妻离世的悲戚。
而这一幕慕皆被掌事姑姑看在眼里,她的眼泪更是控制不住落下。
为她家主子悲哀,她金枝玉叶的主子虽贵为一国之母,可她没有夫君的敬重,在这宫里她过的一直很如履薄冰。
那个薄情寡义的男人,他怎配为夫为君为父。
十日后,朝廷举行皇后国丧的事情已传至各个知府。
杨夫人从丈夫嘴里听到此消息,还狠狠震惊一下。
“什么?皇后娘娘薨了?”
杨大人郑重点头:“没错,今日刚收到的消息。”
杨夫人记得皇后娘娘今年不过才二十有五六,竟突然薨逝,莫不是被害了?
身为大户之家出生的嫡女,她自小听过见过的事情数不胜数,后宅争斗都是你死我活,更何况是那儿吃人的后宫。
白轻灵发现杨夫人这两日的神情状态不太好,怕她是生病了,作为她女儿的夫子,她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关心一下的。
“夫人,您最近可是生病了?可别讳疾忌医啊。”
庭院里晒太阳的杨夫人摇头:“不是,让夫子担心了,我是因皇后娘娘骤然薨逝震惊到了罢。”
白轻灵猛的震惊抬头:“什么?”
当今皇后娘娘突然薨逝?
她记得调查的结果,当今皇后娘娘才不过二十五六,好端端的怎会突然薨逝。
莫非是被人害了?
连她们这些旁观者都觉得皇后薨逝的离奇,身为皇后身边最亲近的掌事姑姑,又如何不知,可她没有证据。
即便是有,也没人为她家娘娘做主,毕竟她家娘娘是夫君不爱不敬的,堂堂帝王都是如此,谁又还能为她家娘娘主持公道呢。
皇后是在半月后下殡。
看着不是多豪华的场面,掌事姑姑为自家逝去的主子不值。
一句国库没钱,需节俭的由头,便让她家娘娘的国丧如此寒碜,真的是应了那句只闻新人笑,不闻旧人哭。
她家娘娘可是一国之母,连个国丧却只有贵妃的规格,真是可笑之至。
恨意的种子在她心里猛烈生根发芽,掌事姑姑恨许多人,尤其是那个狗皇帝与德妃等人。
报仇夺天下当女帝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