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咸阳宫内灯火摇曳,烛影斑驳。秦王扶苏正伏案批阅奏折,眉头微蹙,神情专注。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章邯快步踏入大殿,声音低沉却带着几分急切:“王上,氐人突袭陇西郡!蒙恬将军正在苦战!”
“什么!”扶苏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怒火,“大胆氐人,竟敢犯我疆土!”他拍案而起,声音铿锵有力,“命你即刻调动五万大军,速灭氐人!”
章邯领命而去,脚步匆匆。赵高站在阴影中,眼底掠过一抹阴鸷,低声与同伙耳语几句,随即转身离去,准备逼宫。
次日清晨,阳光洒满宫殿,章邯来到平阳公主的寝殿前。他轻轻整了整衣襟,迈步走入,拱手行礼:“拜见公主殿下,近来可安好?”
平阳公主端坐于椅上,面容温婉,唇角微扬:“章将军,本宫一切安好。不知今日前来,所为何事?”
章邯神色一肃,压低声音道:“公主殿下,氐人来犯,军情紧急。王上已下令出动五万大军,末将特来向公主禀报。”
平阳公主眉梢轻挑,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氐人此举,实乃挑衅。我大秦当以雷霆之势回击,让他们知晓我大秦的威严。”
章邯点头附和,目光深邃:“公主殿下英明。只是,此次出征还需殿下支持与协助。”
平阳公主眼中闪过一丝坚定,语气柔和却不失决绝:“本宫自当全力支持。章将军有何需要,尽管开口。”
章邯感激地抱拳施礼:“谢公主殿下。此次出征需粮草、兵器等物资支持。望殿下能在王上面前美言几句,确保物资及时供应。”
平阳公主微微一笑,声音清脆如铃:“此事本宫定会办妥。章将军放心出征,本宫在后方为你等提供坚实后盾。”
章邯抱拳再拜,语气郑重:“有公主殿下支持,末将必不辱使命,定当击退氐人,保我大秦边疆安宁。”说罢,他顿了一下,压低声音,语气变得凝重:“他……已有反心!”
平阳公主脸色骤变,瞬间明白其所指何人。她沉默片刻,低声回应:“此事本宫已知晓,将军放心去吧。”
章邯领命离去,背影隐没于长廊尽头。平阳公主独坐殿中,手指轻叩桌面,思绪翻涌。她深知,这场战争不仅是对氐人的反击,更是一场权力的博弈。她必须守护好扶苏,绝不让赵高的阴谋得逞。
数日后,大军浩浩荡荡出发,旌旗猎猎作响。扶苏为稳军心,御驾亲征。然而,咸阳城内却风云突变。赵高趁机扶持胡亥为新王,与秦锐士展开激战。短短三周,氐族连连败退,秦军大胜,占领其领地,设立氐郡。
就在扶苏沉浸在胜利喜悦时,噩耗从咸阳传来——赵高叛乱,扶持胡亥登基,平阳公主与子婴仓皇逃往民间。扶苏闻讯,怒发冲冠,当即下令班师回朝。
与此同时,三晋与宋、卫等国联盟得知秦国发生内乱,认为有机可乘,遂集结大军,意图进攻秦国。沛县刘季亦趁乱拉起队伍,打着“除暴安良”的旗号扩充势力。
胡亥在赵高的怂恿下,妄图凭借秦锐士的勇猛平定国内反对势力。而扶苏则率领得胜之师,日夜兼程赶回咸阳。咸阳城外,一场决定秦国命运的大战一触即发。
夜幕降临,咸阳城墙巍峨耸立,坚不可摧。函谷关外,战鼓声震天动地,形势对扶苏极为不利。他辗转难眠,心中焦虑如焚。
三门峡上,魏王豹与韩王信并肩而立,商议着新郑归属问题。韩王信一脸严肃:“只要魏国归还新郑,我们之间还有商量余地。”
魏豹略作迟疑,转头看向夫人。夫人果断答道:“绝对不行!这样一来,岂不是在自己后院留下隐患?”
魏豹闻言点头附和:“对!不行!”
韩王信听罢勃然大怒:“魏王出尔反尔,实在可恶!罢了,我们自行攻打武关!”他挥袖转身,留下魏豹夫妇面面相觑。
义渠国王帐内,义渠歆正悠然牧羊。燕使策马而来,翻身下马,恭敬行礼:“歆,燕国愿与义渠结盟,共抗强秦。”
义渠歆停下动作,目光冷冽:“燕国为何要与我义渠结盟?”
燕使解释道:“秦国依然强大,六国皆受威胁。燕国虽小,但不愿坐以待毙。义渠与燕国毗邻,若能结盟,必能互相照应。”
义渠歆沉吟片刻,点头答应。燕使大喜过望,连声道谢。然而义渠歆心中暗自冷笑:打败秦国后,燕国休想从我义渠占到任何便宜。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战国千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