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的谋略宛如一盘精密布局的棋局,每一步都丝丝入扣、环环相扣。鞑靼与瓦剌联军果然中了这诱敌深入之计,如羊入虎口般一步步踏入早已布下的天罗地网。随着一声令下,边防军如蛰伏已久的猛兽骤然爆发。刹那间,万箭齐发,破空之声呼啸而过,似要撕裂苍穹;战鼓擂动,声震四野,仿佛大地的心跳都在为之战栗。刹那间,整个战场被热血点燃,敌军阵脚大乱,人仰马翻,陷入一片混乱惊恐之中。在这场精心策划的伏击中,朱雄英始终屹立于高处,神情沉稳如山,目光冷静如冰,指挥若定,尽显一代名将风范。每一个指令都恰到好处,每一次时机都拿捏精准,将敌人引入绝境,令其无路可退。
血与火的洗礼过后,北疆大地终于恢复了片刻宁静。鞑靼与瓦剌联军留下的滚滚黄尘渐渐消散在苍茫天际,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仿佛被狂风卷走。朱雄英站在城头远眺,目光如炬。经此一役,这位年轻将领的军事才华犹如破云而出的朝阳,光芒万丈地照耀在朝堂之上,令满朝文武为之侧目。他的声望恰似春日江水,节节攀升,直上九霄。
"启禀陛下,"徐达恭敬地站在御阶之下,目光中流露着由衷的敬佩,"太孙殿下此次北疆之战的表现,堪称一代将才。只见他于帐中运筹帷幄,面对十万敌军气定神闲,排兵布阵有条不紊。更难得的是,在关键时刻当机立断,令行禁止。最终不仅成功击退来犯之敌,还一举收复三座城池,此等战绩实属难得。老臣从军多年,从未见过如此年少老成的将帅之才。"
朱元璋缓缓 微微颔首,目光温和而深邃,带着几分难以察觉的欣慰与赞许:"雄英啊,你果然不负朕之所望。此番北疆之战,你率军破敌、屡建奇功,这份胆识与谋略,足以告慰太祖在天之灵。"
朱雄英微微欠身,以最恭敬的姿态躬立,清朗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谦逊:"皇爷爷过誉了。孙儿深知,这一切都仰赖将士们浴血奋战、舍生忘死,方有今日之功。孙儿不过是在后方尽绵薄之力,实在愧不敢当此等赞誉。"
朱雄英缓步走下奉天殿的汉白玉台阶,夕阳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修长。回到东宫书房后,他并未急着休息,而是径直走向书案前。宣纸铺开,墨香氤氲,毛笔在指尖轻转,年轻的太子神情专注地开始临摹颜真卿的《勤礼碑》。每一笔都凝结着他对书法艺术的虔诚之心,也寄托着对先贤智慧的敬仰
昏黄的烛光在夜色中摇曳,书房里静谧而庄重。铜制烛台上,蜡烛一截截地燃尽又换上新的,每一根都带着岁月的痕迹。烛泪缓缓流淌,在烛台下凝结成一朵朵晶莹的泪花,仿佛记录着夜晚主人在此埋首苦读的时光。温暖的烛光照亮了满架的线装书,为这方小天地平添了几分古朴与宁静。时而有微风轻拂窗棂,带来一丝凉意,却吹不散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墨香。
朱雄英穿越之洪武凤云(共两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