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凡自言自语一句什么,慧萌不曾听清。看他转身要走,慧萌忽然伸手拉住他:
慧萌:今天是腊月廿八——明天就是除夕了,不与我一起过个新年吗?
恰在这时,果然有人放响鞭炮。此时日渐西斜,放的是最常见的红响炮。乡下多是放些红响炮,听着此起彼伏、连绵不绝的声音,看着它由下而上接连爆开,仿佛往昔的霉运都烟消云散了。伊凡听了一瞬,转头莞尔:
伊凡:好啊。
他们一同去找村长商议慧萌加入村庄的事宜。伊凡出钱买下一处空房和几亩薄田,把房契地契交给慧萌。村长良善,问得慧萌会写字之后,托他为村子写些“福”和春联,作为回报,村长送给慧萌一些粮食。漂泊数月,直到此时,慧萌总算觉得安心了。
这个小山村总共才不到二百人口,不过三十余户,慧萌写了一阵就写好了。搁下笔,村长笑着夸奖了一阵慧萌的书法,自己挑了一份喜欢的留下。余下的,慧萌和伊凡一起前往各家各户分发。借此机会,慧萌也和未来的乡亲互通姓名。伊凡留神看慧萌写的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普天开国运;大地转新春”、“年年皆胜意;岁岁常欢愉”等等,无一重复。
送完字,二人正要打扫卫生,不少村民又来到慧萌的新居,或多或少送了一些土豆、芋头、红薯等。还有一户过得富裕些的,还送来一些水饺。慧萌好好过个年是没问题了。慧萌出去拾柴火,眼眶里滚动着泪花。
待他准备做饭,伊凡状若无意,道:
伊凡:不必做我的饭。
慧萌诧异地看着他,但并没多问什么。
一宵易过,容易天明。次日,慧萌兴奋地推醒伊凡,道:
慧萌:今天要大扫除的。
这间小屋不大,但因为空置过一段时间,所以也不太容易打扫。两人打扫得很仔细,把房子上长的野草拔掉,里里外外都扫了一遍。慧萌挑来水,把房间内细细擦一遍,连灶台上的一个角落都没放过。屋内忙完,慧萌又去洗刷大门。待晾干后,慧萌把昨日留的“福”和春联拿出,从屋里拎一小脚踏到外面,把春联放到脚踏上,先让伊凡帮忙张贴“福”。
慧萌将“福”字倒着比在门上半部分的正中,伊凡帮他扶着。慧萌后退几步,看好正不正后,上前掀开一角刷上浆糊。其余几角依次贴好,伊凡松开手。慧萌又拿起横联“青山依旧在”,请伊凡按在“福”的上方。他的身量比伊凡矮些,涂浆糊的时候还踮着脚。横联贴好,慧萌拿起春联看看,把下联先放回小脚踏上。伊凡把上联按在“福”字右边,慧萌仍旧刷上浆糊。贴好后,伊凡看之,其上曰:“眼里有尘天下窄”。慧萌又抖开下联,依前在“福”的左边贴好。上面写着“胸中无事一床宽”。
伊凡打趣。
伊凡:你的对联,喜意倒没那么浓。果然是修行过的人。
慧萌:自勉罢了。
慧萌扶着腰长舒一口气:
慧萌:此情此景,真是颇有劫后余生之感。
顿了顿,他又问:
慧萌:年夜饭你也不吃吗?
没等伊凡回答,他又道:
慧萌:我去和面包饺子,你也尝尝我的手艺吧?
伊凡看着他眼里的诚恳,拒绝的话突然有点说不出口,最后只道:
伊凡:我吃一个就行,不必麻烦。
慧萌却好像受了鼓舞,让伊凡歇着,自己去和面。一边忙活,一边问。
慧萌:你吃什么馅的?
伊凡:不用专门给我准备什么,你吃什么我跟着吃一口就好。
慧萌:你不嫌弃,我就做出家时过年吃的素饺子好了。
然后,慧萌切菜、调馅子,有条不紊。这些都做好后,他准备擀饺子皮。慧萌将醒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揉成长条,切成小剂子,每个剂子大小均匀。又用手掌将剂子压扁,然后用擀面杖擀成中间厚边缘薄的圆形饺子皮。
伊凡见慧萌擀皮时不断转动剂子,使饺子皮厚薄均匀,大感兴趣,忍不住站在他旁边“观摩”。慧萌让他试试,他试了两三次,也是越做越好了。
不一会儿,饺子皮擀好,慧萌开始包饺子。他将饺子皮置于掌心,放入馅料,再对折捏合。那褶皱宛若伊凡故乡女子用来装点自身的花边。这种制作食品的方法伊凡从未见过,他忍不住请教慧萌。在慧萌的指导下,他托起一片饺子皮,那细腻的触感像是将对来年的美好愿景收纳其中。然后细心地对折捏合,他先从中间开始捏紧,然后依次向两边捏合。一个小巧的饺子在他又粗又长的手指间诞生,不过没有慧萌的美观。
伊凡仍很高兴,翻来覆去地看那只饺子,觉得这种把食物包在皮里的技术真是不可思议。
龙和吸血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