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季的校园总是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期待与不舍交织,回忆与展望并存。纪清站在布告栏前,盯着刚刚贴出的纽约大学交换生名单,自己的名字赫然在列。这本该是值得庆祝的时刻,但手中的纸张却仿佛有千斤重。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是靳泽发来的消息:「罗德岛的正式录取通知到了!还有额外的生活补助!晚上老地方庆祝?」
纪清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迟迟无法敲下回复。纽约与罗德岛,虽然同在美东,却仍有三个小时车程的距离。她翻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最新一页上画着复杂的表格,标题是《跨国关系SWOT分析》。在"威胁"一栏里,她密密麻麻地写着:时差导致的沟通效率降低57%,见面成本增加4倍,情感维系难度指数级上升...
"念念?"
熟悉的声音让她猛地合上笔记本。靳泽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面前,头发被初夏的风吹得有些乱,手里挥舞着一个厚厚的信封,眼睛亮得像装进了整个星空。
"你看到了吗?我刚刚..."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纪清身后的交换生名单上。"噢...你...通过了?"
纪清点点头,勉强挤出一个微笑。"嗯,从明年一月开始,为期一年。"
一阵微妙的沉默。靳泽慢慢放下手中的信封,表情从纯粹的喜悦变成了复杂的思考状。"罗德岛是九月开学,所以前四个月我们..."
"会隔着太平洋。"纪清轻声接上,胃部那种下沉的感觉又来了。
靳泽深吸一口气,突然拉起她的手。"走,我们需要好好谈谈。"
他们去了图书馆三楼的角落——那个纪清曾经每天坐着看书,而靳泽偷偷拍下她的地方。熟悉的座位,熟悉的阳光角度,甚至连空气中漂浮的灰尘都一如四年前他们初遇时的模样。
靳泽从背包里拿出笔记本电脑,调出一个精心制作的表格。"我做了初步规划,"他说,声音里带着纪清教给他的那种分析语气,"纽约和罗德岛之间有三小时车程,我们可以..."
"等一下。"纪清打断他,从自己的包里拿出那个SWOT分析表,"我也做了研究。"
靳泽接过纸张,眉头随着阅读渐渐皱起。在"威胁"部分的最后,纪清用红笔写着:"长期异国关系可能导致双方成长轨迹偏离,最终相忘于江湖。"
"相忘于江湖?"靳泽抬头,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你真的这么想?"
纪清避开他的目光,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笔记本边缘。"数据不会说谎,"她轻声说,"根据统计..."
"我们不是统计数据!"靳泽罕见地提高了声音,引得附近几个学生转头。他压低音量,从包里拿出相机,快速调出一组照片,"看看这个。"
屏幕上是三组照片。第一组是"过去":纪清在图书馆看书的侧影,在咖啡馆分析数据时皱起的眉头,在校园里匆匆走过的背影;第二组是"现在":他们在毕业典礼上的合影,在"三颗糖"咖啡馆共用的提拉米苏,在雨中共撑一把伞的剪影;第三组是空白的,只有一行字:"未来:待我们一起填充"。
"我的数据分析。"靳泽的声音柔和下来,"数据显示,这四年来,我的镜头从来没有离开过你,即使在我们吵架冷战的时候。"
纪清的视线模糊了。她想起自己笔记本里那些关于靳泽的记录,那些她以为只是冷静观察的数据,其实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无法量化的情感。
"你不明白..."她的声音开始发抖,"我害怕的不是距离,而是...而是成为你追梦路上的负担。罗德岛是你的梦想,如果因为我要分心..."
"纪清。"靳泽轻轻捧起她的脸,拇指擦过她不知不觉流下的眼泪,"你从来不是负担,你是让我有勇气追梦的原因。"
图书馆的钟声敲了六下,夕阳从西边的窗户斜射进来,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靳泽慢慢放下相机,从背包深处拿出一个小盒子。
"我本来打算在毕业典礼上送你这个。"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三颗造型奇特的糖果——每一颗都被做成了不同时区的时钟模样。"北京时间的糖是茉莉花茶味,纽约时间是咖啡味,罗德岛时间是海盐焦糖味。"他轻声解释,"代表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时间总会让我们相遇。"
纪清看着那些精致的糖果,喉咙发紧。靳泽总是这样,用最感性的方式表达那些她用数据分析也说不清的情感。
"听着,"靳泽继续说,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糖果,"我可以推迟到一月入学。罗德岛的导师说我的名额可以保留。这样你刚到纽约时我也在美国,可以帮你安顿..."
"不行!"纪清这次真的震惊了,"你不能为我调整入学时间。"
"不是为你,是为我们。"靳泽纠正她,"就像你选择申请纽约而不是伦敦的交换项目一样。"
纪清沉默了。窗外的天色渐暗,图书馆的灯光自动亮起,在他们脸上投下温暖的光晕。她想起四年前那个躲在书架后偷看靳泽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有一天他们会面临这样的选择。
"我查过了,"她最终开口,声音平静了许多,"纽约和罗德岛之间有三小时车程,每月见一次是可行的。寒暑假我们可以..."
"制定'三颗糖时差计划'。"靳泽笑着接上她的话,"每天三个固定通话时段,每周一次视频咖啡约会,每月一封手写信..."
他从盒子里拿出一颗糖,剥开糖纸递给她。"尝尝,这是'北京时间'味道的。"
糖果在舌尖化开,是熟悉的茉莉花茶味——他们第一次在图书馆相遇时,纪清杯中的茶香。她突然明白了什么,翻开靳泽的相机,调出最近拍摄的照片。果然,即使在这段忙碌的毕业季,他的镜头依然捕捉着她的每一个瞬间:在实验室熬夜的黑眼圈,在答辩现场紧张的侧脸,在毕业典礼上偷偷抹眼泪的手指...
"我的相机从来不会说谎,"靳泽轻声说,"它只拍真正重要的东西。"
纪清深吸一口气,从包里拿出笔,在交换生确认表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她打开笔记本新的一页,画了一个全新的表格。"三颗糖时差计划,"她展示给靳泽看,"北京上午七点,纽约晚上七点,罗德岛下午四点——这是最佳视频通话时段..."
这次靳泽没有抱怨她用数据分析感情,而是认真地补充细节:"每周日是我们的'三颗糖咖啡馆'视频约会日,即使要有人熬夜;每个月第三颗糖日要寄出手写信;每次见面带三颗不同时区的糖..."
窗外的银杏树在夏风中沙沙作响,毕业生的欢笑声从远处传来。但在图书馆的这个角落里,时间仿佛静止了。两颗年轻的心正在学习如何既追逐各自的梦想,又不放开彼此的手。
纪清合上笔记本,突然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时差和距离真的让我们变得陌生了怎么办?"
靳泽举起相机,对准她按下快门。"咔嚓"一声后,相纸缓缓吐出。他等图像显现后,在背面写下:"Plan B:我会买三张机票,带着三颗糖,去所有可能找到你的时区。"
照片上,纪清微微睁大眼睛,嘴角却带着掩不住的笑意。灯光透过她身后的书架照进来,给她整个人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就像四年前那个让靳泽按下第一次快门的午后一样。
三颗糖的巧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