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师范大学的校门比林晓兰想象中还要气派。两根粗壮的罗马柱撑起弧形门楣,上面"厚德博学,为人师表"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林晓兰站在门口,仰头望着这座象征知识与未来的大门,眼眶发热。
前世,她曾无数次梦见过这个场景。
"同学,你是新生吗?"一个扎着马尾辫的女生走过来,胸前别着"迎新志愿者"的牌子。
林晓兰回过神来,点点头:"是的,我...我提前来报到。"
"哪个系的?"女生热情地接过她手中的行李。
"中文系,78级。"林晓兰小心翼翼地回答,生怕说错一个字。虽然录取通知书就贴身放在内衣口袋里,她仍有一种不真实感,仿佛随时会有人跳出来说这是个错误。
"巧了,我也是中文系的!我叫王丽华,77级的。"女生笑得眼睛弯成月牙,"走,我带你去办手续。"
跟着王丽华穿过校园,林晓兰的眼睛不够用了。宽阔的林荫道两旁是高大的法国梧桐,远处红砖教学楼在绿叶间若隐若现,草坪上有三三两两的学生在读书、讨论。这一切都和她梦中一模一样,却又比梦中鲜活百倍。
"现在还没正式开学,宿舍只开放了一部分。"王丽华边走边介绍,"你这么早来,可能要暂时和其他年级的同学住一起。"
"没关系。"林晓兰连忙说。只要能留下来,睡走廊她都愿意。
报到手续比预想的顺利。教务处的工作人员对她提前近一个月来报到有些惊讶,但检查过录取通知书和户口迁移证明后,还是给她办理了入学登记。
"宿舍在3号楼207,这是钥匙和饭票。"工作人员推过来一叠材料,"八月二十日开始新生入学教育,别迟到。"
捧着这些珍贵的凭证,林晓兰的手微微发抖。这一次,她真的做到了。她不再是那个被困在农村的代课教师,而是堂堂正正的大学生!
宿舍是六人间,目前只住了三个人,都是高年级学生。她们对林晓兰的到来表现出极大的好奇。
"这么早就来报到?"一个戴眼镜的女生上下打量她,"你家是省城的?"
"不是,我从青石县来的。"林晓兰老实地回答,一边整理着自己的床铺。
"青石县?"另一个正在看书的女生抬起头,"那地方挺偏的啊,你怎么想到提前这么久来?"
林晓兰的动作顿了一下。她不能说是因为要躲开张建业和村支书的纠缠。"我想...早点熟悉环境。"她轻声说。
"有志气!"第三个女生从床上跳下来,拍拍她的肩,"我叫刘建军,物理系76级的。以后有人欺负你,报我的名字!"
林晓兰忍不住笑了。这就是大学生活吗?自由、热情、充满希望,和她前世被困在的那个小村庄简直是两个世界。
安顿下来后,林晓兰立刻开始规划如何利用这一个月的时间。首要任务是找份临时工赚生活费,父母给的钱得省着用。其次,她要提前熟悉课程,不能再像前世辅导学生时那样,只能对着教材生搬硬套。
第二天一早,林晓兰就去了图书馆。凭新生证,她可以进去看书,但不能借出。图书馆的规模让她震撼——三层楼的书架,一眼望不到头,空气里弥漫着油墨和纸张的香气。前世她教了二十年书,却从未见过如此多的书籍汇聚在一起。
"同学,需要帮忙吗?"一个温和的男声在身后响起。
林晓兰转身,看见一个高个子男生站在文学类书架旁,白衬衫的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带着善意的笑意。
"我...我是新生,想提前看看教材。"林晓兰有些局促地回答。
"中文系的?"男生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中国文学史》是你们的主干课,可以先看看这个。"
林晓兰接过书,封面上烫金的标题让她心跳加速。这就是大学,真正的学习,而不是村里小学那些被翻烂的旧课本。
"谢谢。"她真诚地说,"我叫林晓兰,78级中文系的。"
"周明华,77级物理系。"男生微笑着伸出手,"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你看上去很面熟。"
林晓兰摇摇头。周明华长相出众,如果见过一定会记得。但奇怪的是,她确实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前世她在村里教书时,县教育局来过一位姓周的副局长,眉眼间与周明华有几分相似...
"可能我长了一张大众脸吧。"她开玩笑地说,随即被自己的轻松吓了一跳。前世的她哪会这样和人说笑?
"不可能。"周明华认真地说,"你的眼睛很特别,我要是见过一定记得。"
林晓兰的脸突然热了起来,赶紧低头翻书掩饰。周明华似乎也意识到自己的话有些唐突,轻咳一声转移了话题:"你想找临时工的话,图书馆缺人手整理卡片目录,一天五毛钱,包一顿午饭。"
"真的?"林晓兰眼睛一亮,"怎么报名?"
"跟我来。"周明华领着她走向借阅台,"我正好是学生助理。"
就这样,林晓兰开始了在图书馆的临时工作。每天上午整理图书卡片,下午帮忙打扫卫生,空闲时间就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周明华经常"恰好"在她休息时出现,有时带来自家做的点心,有时只是闲聊几句。
"你读书的样子真专注。"一天下午,周明华看着埋头记笔记的林晓兰说,"好像要把每个字都吃进去似的。"
林晓兰抬起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周明华的侧脸上,给他镀上一层金边。她突然想起前世那个酗酒成性、对她冷暴力的张建业,心脏像被针扎了一下。
"因为机会来之不易。"她轻声说,没有解释更多。
八月很快过去,新生陆续报到。林晓兰搬到了78级中文系的正式宿舍,认识了同班的五个女生。她们来自天南地北,有省城干部的女儿,也有像她一样的农村姑娘。大家很快就熟悉起来,晚上熄灯后常常偷偷开卧谈会,分享各自的梦想和秘密。
"晓兰,你有对象没?"一天晚上,睡在上铺的孙梅突然问。
林晓兰眼前闪过周明华的笑脸,随即摇摇头:"没有。"
"我看物理系那个周明华对你有意思。"另一个女生插嘴,"他老来我们班蹭课,眼睛却一直盯着你看。"
"胡说!"林晓兰把脸埋进枕头,却掩不住上扬的嘴角。
大学生活如她想象般美好。老师们学识渊博,同学们热情友好,连食堂的大锅饭都比家里的香。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知识的养分。现代文学、古代汉语、文艺理论...每一门课都让她着迷。
唯一让她不安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家里来信总会提到张建业。他似乎不死心,经常去小卖部打听她的消息。有次甚至喝醉了在店门口大闹,说她"忘恩负义",被村里人看了好大一场笑话。
寒假前夕,林晓兰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说张建业接了他大伯的班,成了村会计。而张建华果然没能上大学,现在在县里一家工厂当临时工。
"村里人都说张家遭了报应。"父亲在信里写道,"你安心读书,别回来了,省得那些人说闲话。"
林晓兰把信折好放进口袋,心里五味杂陈。前世这个时候,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每天围着灶台和尿布转。而现在,她坐在明亮的教室里,面前摊开的是《欧洲文学史》的笔记。
元旦过后,一个意外来访打破了校园生活的平静。
"林晓兰,有人找!"宿管阿姨在楼下喊,"说是你老乡。"
林晓兰下楼一看,浑身血液瞬间冻结。张建业和李婷站在宿舍楼前的梧桐树下,正对着女生宿舍指指点点。张建业穿着崭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油光发亮;李婷则是一身时髦的红色呢子大衣,烫着卷发,在一群朴素的女生中格外扎眼。
"晓兰!"张建业看到她,立刻挥手,"可算找到你了!"
林晓兰站在原地没动,手指紧紧攥住衣角。前世就是这两个人联手毁了她的人生,现在居然还敢找上门来?
"有事吗?"她冷冷地问。
"晓兰,你这是干什么?"张建业做出痛心疾首的表情,"一声不响就跑来省城,知道家里人多担心吗?"
"我家人都支持我上大学。"林晓兰盯着他的眼睛,"你们来干什么?"
李婷上前一步,甜腻的香水味扑面而来:"林同学,建业一直很担心你。听说你在这里,我们特地来看看。"
"担心我?"林晓兰几乎要笑出声,"是担心我揭穿你们做的那些事吧?"
周围已经聚集了一些看热闹的学生,有人开始窃窃私语。张建业的脸涨得通红,压低声音说:"晓兰,我们找个安静地方说话。"
"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林晓兰提高声音,"正好让大家都听听,你是怎么骗走我的录取通知书,让你的情人李婷顶替我上大学的!"
人群哗然。李婷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张建业则像被雷劈了一样僵在原地。
"你...你胡说什么!"李婷尖声叫道,"我考上大学是凭自己本事!"
"是吗?"林晓兰从口袋里掏出父亲的信,"青石县的人都知道,张建华今年没上成大学,而你——"她指向李婷,"根本不是我们县的考生,怎么会拿到青石县的录取通知书?"
围观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人开始指指点点。张建业恼羞成怒,突然冲上前想抓林晓兰的手腕:"你跟我回去!别在这儿丢人现眼!"
"干什么!"一个高大的身影插进来,挡在林晓兰前面。是周明华,他不知什么时候到的,此刻正冷冷地盯着张建业,"这位同学说不愿意跟你走,请自重。"
"你算什么东西?"张建业怒吼,"她是我未婚妻!"
"我不是!"林晓兰大声说,"大家听好了,这个人叫张建业,为了让他堂弟顶替我的大学名额,骗我说借用录取通知书走关系。我拒绝后,他又散布谣言说我忘恩负义。"她转向张建业,"现在,请你离开我们学校,否则我就去校长办公室举报你们冒名顶替的事!"
张建业的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李婷拽着他的袖子,小声说:"走吧,别闹大了..."
最终,在众人的嘘声中,两人灰溜溜地离开了。林晓兰长舒一口气,腿一软差点跌倒,被周明华一把扶住。
"没事了。"他轻声说,温暖的手掌稳稳地托着她的胳膊。
那天晚上,林晓兰在图书馆后面的小路上哭了很久。周明华默默陪在一旁,直到她平静下来。
"谢谢你。"她擦干眼泪,"不好意思让你看到这些。"
"该说谢谢的是我。"周明华递给她一块手帕,"谢谢你信任我,让我看到这么真实的你。"
月光下,他的眼睛格外明亮。林晓兰突然意识到,前世她从未体验过这样的时刻——被尊重,被理解,而不是被当作附属品或累赘。
寒假结束后,林晓兰更加投入学习。张建业和李婷的事很快在校园里传开,系主任还特意找她谈话,表示学校会保护每一个正当入学的学生。至于那两个人,听说回去后李婷的学籍受到了调查,张建业则被村里人指指点点,连村会计的位子都坐不稳了。
时光飞逝,转眼到了毕业季。林晓兰以优异的成绩被分配到省重点中学任教,而周明华则选择留校读研。离校前的晚上,他们在图书馆的老地方见面。
"这个给你。"周明华递给她一个牛皮纸信封,"打开看看。"
林晓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省教育学院的入学通知书,上面写着周明华的名字。
"这是..."
"我申请了在职研究生。"周明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教育学院就在你们中学隔壁。我想...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经常见面。"
林晓兰的心像被蜜糖填满,甜得发疼。前世的记忆如走马灯般闪过——冷漠的丈夫,背叛的孩子,孤独的死亡。而现在,一个真心尊重她、支持她的人站在面前,问她愿不愿意继续同行。
"不介意。"她轻声说,将通知书小心地放回信封,"我很期待。"
夏夜的微风拂过年轻的面庞,远处传来毕业生的欢笑声。林晓兰知道,这一次,她选对了路。
重生之荆棘录取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