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在皇宫门口看见了身怀六甲的盛墨兰:“将军,您怎么下车了,在车厢里等着就好了。”
“才五个月,没有那么多事情,跟我一起进宫吧,菜什么的,就你自己来炒。”
“一切听将军安排。”
几个小时之后,盛墨兰给沈皇后和皇上的上了几盘绿色的蔬菜,这在以往的冬天,哪怕是皇宫也是吃不到的。
看着在一旁大着肚子的盛墨兰,直接说道:“你也坐下吧,这是后宫,没有什么规矩的。”
盛墨兰拱了拱手说道:“谢陛下!”
这不是盛墨兰礼数不周,而是盛墨兰的肚子不方便。
沈皇后:“孩子几个月了?”
“按照我自己看的脉相,四个月之后就会到时候。”
沈皇后:“你该让你男人给你干点活,这大着肚子,不方便的。”
“谢皇后挂念,手下人干活得力,我也就是指挥而已。”
...
皇帝:“盛将军,这蔬菜,能不能在全国流行啊!”
“按照我现在的研究,汴京周围和往南是可以的。相关的实行方法,我已经整理成册,陛下可以让人依法来做。”
盛墨兰说着,右手一抬跟着过来的丫鬟就把一本册子交给了盛墨兰。
盛墨兰接过,就双手把册子递给了皇上。
皇上接过看了一眼,露出了笑容:“盛将军,是我大宋真正的栋梁啊!”
“能为陛下分忧,为百姓造福,是微臣的福份!”
....
盛墨兰的夫君虽然一直没有参与盛墨兰的生意,但是他自己的生意也是因为他是盛墨兰夫君的原因越做越大。
在盛墨兰的儿子十岁的时候,盛墨兰的夫君已经是汴京城里最大的粮商了。
按理说粮商不宜做大,因为粮商在灾年是会被针对的。而且朝廷,也会担忧粮商过大发国难财。
但是盛墨兰的夫君这里不担心被针对,官员不敢针对;至于皇帝皇帝恨不得盛墨兰夫君的粮商生意做大呢?
十年内有两次天灾,每一次盛墨兰的夫君都拿出了十万担粮食来赈灾。甚至盛墨兰还暗地里给了皇帝用豆饼做压缩饼干方法,让赈灾方式多了一种方式,减少了粮食的需求。
这样为朝廷分忧的粮商,皇帝恨不得多几个。
而且没事汴京城里有路和桥要修的话,盛墨兰都会给沈皇后钱,让沈皇后用自己的名义来修桥修路,主打的就是深藏功与名,在皇上和皇后那里刷好感就好了。
盛长柏平时做事严谨,在朝堂有口皆碑就直接被皇上弄成了丞相。
盛长枫更是成了皇宫的侍卫统领,就是盛弘的官职也变成三品。
也就是十年多的时间而已,盛家已经成了朝堂上绝对的权臣之家。
时间又过了五年,盛墨兰的儿子没有参与科举,而是选择了做商人。
皇帝对此很满意,毕竟盛家的权势太大,主动的退出朝堂让他放心不少。因此皇帝甚至将自己公主,婿配给了盛墨兰的儿子,这就保证了盛墨兰的儿子只要不犯事,哪怕盛弘等人出事,盛墨兰一家也会一生无忧了。
至于盛墨兰的女儿,盛墨兰给其找了功夫师父,同时还教了其医术,主打的是继承盛墨兰的衣钵来培养。
综影视:置身事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