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洒在长安城的朝堂上,金色的光芒透过雕花窗棂,映照在大殿中央。王子奇站在殿前,目光如炬,手中握着一卷竹简,神情从容不迫。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眉宇间透着一丝凝重,目光在王子奇与一众大臣之间游移。
“陛下,臣提议,由王子奇临时代理内阁首相,主持改革事宜。”房玄龄上前一步,声音沉稳而有力。
杜如晦紧随其后,微微颔首:“王子奇深谙改革之道,且已拟定详尽的计划书,臣等皆认为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保守派大臣们面面相觑,脸色阴晴不定。一位年迈的大臣冷哼一声,上前一步:“陛下,王子奇虽有些许才干,但资历尚浅,如何能担此重任?臣等以为,此举恐有不妥。”
王子奇微微一笑,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李世民身上:“陛下,臣虽资历浅薄,但一心为大唐长治久安。君主立宪乃大势所趋,若陛下信任,臣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李世民沉默片刻,目光深邃如渊。他缓缓起身,声音低沉而威严:“朕意已决,即日起,王子奇临时代理内阁首相,主持改革事宜。诸位爱卿,若有异议,可上书陈情,但不得阻挠改革进程。”
保守派大臣们脸色铁青,却无人再敢多言。王子奇微微躬身,目光坚定:“臣领旨,必不负陛下厚望。”
与此同时,草原营地中,篝火熊熊燃烧,映照出阿诗勒隼坚毅的面庞。他手持一封密信,眉头紧锁:“这些保守派,竟与草原叛部勾结,意图颠覆新政。”
李长歌站在他身旁,目光冷峻:“他们以为草原是他们的退路,却不知我们早已洞悉其阴谋。”
阿诗勒隼将密信收入怀中,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立即召集各部首领,我们必须在他们行动之前,粉碎这场叛乱。”
李长歌点头,声音低沉而坚定:“草原的力量,绝不能被他们利用。”
长安城内,夜色如墨。王子奇与房玄龄、杜如晦在书房中商讨改革方案。烛光摇曳,映照出三人凝重的神情。
“保守派虽暂时被压制,但他们的势力仍在暗中活动。”房玄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紧锁。
杜如晦点头赞同:“我们必须尽快稳定朝局,同时防范他们的反扑。”
王子奇目光深邃,声音沉稳:“我已拟定一份详细的改革计划,包括设立议会、限制皇权、推行新政等措施。只要陛下支持,我们便能逐步推进。”
房玄龄微微颔首:“此外,我们还需争取更多大臣的支持,尤其是那些中立派。”
杜如晦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草原部落的支持也是关键。阿诗勒隼和李长歌若能稳定草原局势,我们的胜算将大大增加。”
王子奇点头,目光坚定:“草原的力量,绝不能落入保守派之手。”
次日,草原营地中,阿诗勒隼与李长歌召集各部首领,揭露保守派与草原叛部的阴谋。篝火映照下,首领们神情凝重,目光中透着一丝愤怒。
“他们竟敢利用草原,意图颠覆大唐新政!”一位首领拍案而起,声音中带着怒意。
阿诗勒隼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粉碎这场叛乱,维护草原的和平与自由。”
李长歌上前一步,声音坚定:“草原的力量,绝不能被他们利用。只有支持王子奇的改革,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自主权。”
首领们互相看了看,最终纷纷举杯,表示支持。阿诗勒隼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知道,草原的力量将成为王子奇改革的重要助力。
长安城内,王子奇在朝堂上宣布改革方案,声音洪亮而有力:“设立议会,限制皇权,新政,乃为大唐长治久安。陛下已决定全力支持,任何阻挠改革之人,必将严惩不贷。”
保守派大臣们面色苍白,不知所措。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目光威严:“朕已决定,任命王子奇为临时内阁首相,推进改革。”
王子奇让李长歌把她在民间收的徒弟阿窦找来,阿窦这小子,一心想当大将军,干一番事业,现在让他当大唐的宰辅,为国为民,他想必更加不会犹豫。
“大人,不知您找我等前来所为何事啊?”阿窦来到长安的宰相府,挠挠头一脸疑惑,左顾右盼,好奇地看着王子奇和李长歌。
“阿窦,我听你师父说,你想当大将军吗?本阁不让你当大将军,但让你当大唐的宰相,如何?”
“这……”阿窦不禁愣在原地,目光转向李长歌,像是在寻求解答,“相……宰相?”
“阿窦,王大人所言非虚。这是让你做民选的、任期五年、不可世袭的宰相,限制包括我在内的整个李氏皇族的皇权。”李长歌微笑着鼓励地点点头,神色郑重且坚定,“我并不在乎被限制皇权,只要大唐可以变法图强。”
王子奇转身看向阿窦,目光中透着一丝欣慰:“阿窦,君主立宪的核心,在于确保皇权的稳定与延续,同时让百姓的声音能够传达至朝廷。你需谨记,改革之路虽艰,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必能开创大唐盛世。”
阿窦既震撼又感动,重重地点头,目光坚定:“师父如此高义,阿窦自当追随!”阿窦单膝跪地起誓,目光灼灼,“大人放心,阿窦定不辜负您和师父的一番好意,做好这第一任内阁首相!臣必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王子奇与阿窦并肩而立,目光坚定而深邃。他们知道,改革的道路虽艰,但只要他们团结一致,必能开创大唐盛世的新篇章。
立宪盛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