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天文台顶楼的观测室里,林夏的指尖在控制屏上划出第三道残影。二十四岁的天体物理博士此刻正盯着全息星图,瞳孔里倒映着无数跳动的光斑,像被揉碎的银河。
“第三次异常了。”她对着空气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沙哑。控制台右下角的红色警示灯从凌晨两点开始闪烁,柯伊伯带边缘的监测点陆续传回数据——直径五百公里以下的冰质天体正在以诡异的规律消失,就像被某种无形的舌头舔舐过的糖霜。
全息星图突然泛起涟漪,老教授王启明的投影从桌面升起。老人的白大褂永远沾着咖啡渍,此刻眉头拧成了他最擅长的爱因斯坦环:“小夏,把哈勃最新的光谱数据导过来。”
当紫色的光谱曲线在空气中展开时,两人同时屏住了呼吸。在119号元素的理论吸收带位置,本该空白的波段出现了密集的暗线,像是宇宙在自己的皮肤上刺了一行外星文字。
“这不可能……”王启明的投影突然卡顿,信号来自三千公里外的国家天文台。林夏知道,此刻全球所有的射电望远镜、引力波探测器、中微子监测站都在向同一个坐标聚焦——太阳系边缘,距离地球1.2光年的位置,那里正在发生违反现有物理法则的奇观。
她的个人终端突然震动,来自*****的加密通讯。全息影像里,身着银灰色作战服的男人摘下头盔,左眉梢的疤痕在冷光下泛着青灰:“林博士,我是陈默,太空军第七舰队指挥官。三小时前,火星自转参数出现0.0001度偏移。”
林夏的后背撞上冰凉的椅背。作为参与“太阳系预警计划”的核心科学家,她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就像有人在精密运转的齿轮上轻轻抹了一层胶水,而这层胶水来自太阳系之外。
“还有这个。”陈默的影像切换,画面里是木星大红斑的实时监控。本该逆时针旋转的风暴区此刻像被无形的手掰动,边缘呈现出诡异的直角偏移。“木卫一的火山活动频率提升了三倍,地表熔岩流速达到音速。”他的声音低沉下去,“我们在月球背面的观测站拍到了这个。”
新的画面让林夏的血液几乎冻结。在黑色的宇宙背景中,一个半透明的莫比乌斯环正在缓慢展开,像巨鲸在深海中掀开的背鳍。环体表面流动着暗物质构成的辉纹,每一道都对应着人类尚未命名的星系悬臂。
“那是……”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
“我们暂时叫它‘仲裁者’。”陈默调出一串滚动的数据流,“三十分钟前,它的引力场在柯伊伯带制造了直径两万公里的物质空洞。所有接近它的探测器都出现了数据紊乱——不是信号中断,是数据本身在说谎。”他指了指屏幕上跳动的乱码,“就像有人改写了探测器的记忆,让它们‘看’到了不存在的东西。”
天文台的警报突然尖啸起来。林夏面前的星图剧烈震颤,代表太阳的金色光球周围出现了异常光斑——那是引力透镜效应,意味着有质量极大的天体正在接近。
“紫金山观测站!”通讯频道里传来国家天文台的惊呼,“太阳表面出现周期性暗斑,频率符合……符合某种编码规律!”
林夏突然想起三天前收到的那封匿名邮件。附件里是一段音频,她原本以为是射电望远镜的杂讯,此刻对照着太阳暗斑的频率,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那是用日冕物质抛射的间隔编码的二进制信号,翻译成人类语言只有两个词:归附或毁灭。
陈默的影像突然扭曲,通讯信号受到强烈干扰。在画面消失前,林夏看见他身后的指挥舱里,所有屏幕都在闪烁同一个画面:仲裁者级母舰的船头投影已经穿透柯伊伯带,船首的时空清道夫场正在将冰质天体分解成粒子流,像巨龙在吞食宇宙的星尘。
她踉跄着冲向观测窗。春夜的南京城灯火璀璨,头顶的星空却异常明亮——在猎户座方向,一个比月亮还要耀眼的光斑正在缓缓升起,光谱中跳动着不属于人类认知的文明级特征谱线。那不是恒星,而是7级文明的母舰在向太阳系展示自己的存在。
终端再次震动,这次是全球预警系统的红色通告:未知天体正以0.9999c亚光速逼近,预计47小时后进入太阳引力主导区。所有国家立即启动行星防御预案。
林夏盯着窗外的“伪恒星”,突然想起导师说过的话:“当更高等级的文明出现时,人类面临的选择从来不是战争或和平,而是存在或消失。”此刻,那团辉光表面的暗物质纹章正在变化,渐渐显形为一个巨大的二进制符号——1,然后是冰冷的倒计时:46:59:59。
楼下传来汽车的轰鸣和人群的惊叫,而她知道,真正的恐惧不在于即将到来的毁灭,而在于当仲裁者级母舰的量子意识网络扫描地球时,人类所有的反抗意志早已被解析成思维海中的一串概率云数据。在绝对的力量面前,连“反抗”这个概念本身,都可能只是文明级博弈中的一粒尘埃。
全息星图突然暗下去,唯有那个莫比乌斯环在黑暗中愈发耀眼。林夏摸向口袋里的U盘,那里储存着她偷偷解析出的部分飞船构造数据——时空坍缩炮、因果律扰动装置、普罗米修斯机械虫。这些足以颠覆物理学的名词,此刻却像死刑判决书上的油墨,每一笔都在给人类的未来划上句号。
通讯频道突然恢复,陈默的声音带着从未有过的颤抖:“他们来了。紫金山的观测数据显示,船腹正在展开引力阱。太阳风的高能粒子正在被抽取,就像……”他顿了顿,“就像人类用吸管喝汽水。”
林夏望向观测窗,辉光的边缘开始泛起涟漪,那是时空褶皱体在调整形态。她知道,当这个直径120公里的量子态超结构完全显形时,地球的夜空中将升起第二颗太阳——一颗属于7级文明的审判之眼。
而在太阳系边缘,仲裁者级母舰的奇点核心舱里,微型黑洞正在吞噬被分解的柯伊伯带物质。128组狄拉克海漩涡发生器发出的嗡鸣,正以引力波的形式在宇宙中回荡,那是帝国文明向低等世界宣读的最后通牒:在时空曲率的褶皱里,归附者的名字将被刻入文明庇护名录,而反抗者的母星,终将在反物质洪流中沦为二维宇宙的浮世绘。
倒计时跳到46:58:00时,林夏的终端收到一条新邮件。发件人显示为“太阳系观测者”,附件是一张图片:在仲裁者级母舰的量子态表面,清晰地倒映着地球的蓝色轮廓,像被封存在琥珀中的蝼蚁。
邮件正文只有一行字:你们的选择,将决定这颗行星是成为熵减生态穹顶的第10001号殖民地,还是时空坍缩炮的第一个靶标。
窗外,辉光愈发明亮,照亮了观测室里悬挂的牛顿与爱因斯坦画像。两位科学巨匠的目光似乎正投向同一个方向,那里,人类文明的命运即将在7级文明的意志下迎来终极裁决。
造访者(科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