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河梁地下虎牢的第七具青铜笼内,考古队发现了颠覆认知的尸骸。
苏临川的毛刷扫过青铜锈层,露出半具人类骨骼与半具虎骨的融合体——第12节胸椎处,灰白色的虎骨如嫁接般插入人类脊柱,关节面的软骨钙化层显示这是生前融合。X射线衍射仪检测出骨骼间隙的青铜微粒,与殷墟出土的“虎臣攸侯”青铜钺成分完全一致。
“这不是陪葬品,是生物实验。”人类学家指着颅骨CT图像,“人脑与虎脑的胼胝体通过青铜丝连接,神经突触有电击灼烧痕迹。”
当无人机扫描整个虎牢结构时,三维建模显示其布局竟与人类DNA双螺旋结构高度相似。青铜笼的排列节点,恰好对应现代基因测序中的SNP位点。
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实验室里,83岁的国医大师贺松龄摔碎了基因测序报告。
“《本草纲目》兽部开篇就写‘虎骨,追风定痛,强筋健骨’!”他颤抖的手指向恒温箱中的幼虎,“现在你们要编辑它的基因,这和商王炼虎骨丹有什么区别?”
林夏调出电子显微镜图像,幼虎的线粒体DNA链上,青铜微粒正在改写碱基对。“这些纳米级青铜颗粒携带红山文明的基因编码,只有用CRISPR技术截断……”
“截个屁!”贺松龄从蟒皮药囊掏出虎骨生肌散,撒在幼虎伤口。红外热成像显示,药粉中的虎骨微粒与变异基因发生螯合反应,竟将DNA链还原到突变前状态。
商王武丁二十五年,殷墟地宫。
巫祝用青铜坩埚熔炼第九十九具虎尸时,攸侯的右臂已完全青铜化。液态金属从他的指尖滴落,在龟甲上蚀刻出基因双螺旋纹路——这比现代科学早发现三千年。
“以人祭炉,可得通灵虎兵。”大巫将奴隶推入沸腾的铜浆。
惨叫声中,铜液表面浮现出虎形波纹,攸侯的青铜手臂突然插入熔炉。当他抽出时,臂骨上附着的人虎融合基因链,与牛河梁出土的尸骸DNA完全匹配。地宫壁画记录了这个瞬间:青铜化的攸侯正在吞食自己的血肉,虎纹从他的脊柱爬上后颈。
珲春保护区的电磁异常达到峰值。
中科院时频站的铯原子钟显示,保护区核心区的时间流速减慢0.003%,相当于每天比外界少流逝26秒。气象无人机拍到的虎群行动轨迹呈现量子隧穿效应——同一只东北虎同时出现在相距三公里的两个监测点。
“这不是穿越,是电磁场扭曲了生物钟。”物理学家调出《周易》六十四卦方位图,“青铜虎牢的电磁矩阵,与先天八卦的磁场分布完全吻合。”
更惊人的发现在子夜到来。当北斗七星运行至紫微垣时,所有佩戴卫星项圈的东北虎突然面朝牛河梁方向,发出与红山骨笛同频的吼叫。它们的瞳孔中,倒映着三千年前攸侯青铜化的场景。
虎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