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这三张房契之外,向晴还拥有二十张也记在她名下的地契。其中两张地契所属的铺子均位于北城区,规模不大不小,也一直在出租之中,每月均有百来两纹银的租金入帐,同样是母亲当年陪嫁而来的产业。还有一张地契应该也是最值钱的是隔壁街道尾的一间上下都约有两百平方米的两层楼铺子后面还带一个二进小院即是仓库也是店员的住所,其母生前就开始经营的布庄,现如今是由忠仆也就是原身奶嬷嬷的儿子儿媳妇经营的。原身之前管过家,这家店铺年收入二万到三万两不等,在这京城内城地界生意不好不坏,但算得上向家的主要经济来源了。
一张地契则是郊外一座占地近五百亩的庄园也是母亲的嫁妆,这座小庄园可不简单,虽然庄子里的属于上等田的耕地面积仅有五十来亩,但却有着一个将近三百亩大小的小山峰,上面不仅有果树菌菇类也有好些野禽生长在那里。此外,庄内还有一个大大的池塘,水光潋滟,景色宜人;水产品也差不多可以自产自销。庄子里不单有种主食大米、小麦之类的,还有二三十亩的菜园子,另外也有专人圈养家猪、鸡鸭鹅兔之类的小型家禽用以食用。
在这座小庄园里,建有一座小三进四合院供主子们及庄头居住,还有两排小平房供佣户们居住。另外还修有两座大粮仓用以存放庄子里的产出。小庄园每年的产出基本足以供应府上众人的日常饮食所需,多余的粮食则会被妥善存放在粮仓之中。偶尔有少量剩余的粮食出售出去,倒也能为家里节省下一大笔开支。
余下的十六张地契则是其父当官十多年间陆续添置的田地,按地契上看来,加起来有上等良田一百亩,中等良田三百亩,下等田和旱地一百五十亩,加起来有五百五十亩地,然这些地都是比较分散的。好在都是在京郊。其中大部分在北城区外郊,少部分则在南城区郊外,彼此间距离都不算短,目前也是全部租给京郊外的老乡们播种。其父心善,没有像别人那样收四成或五成的租子,而是多年如一的只收三成租子,甚至遇到灾荒年只收一成租子或直接免租。再加上古代农作物的产量远不及现代,每亩地的产出有限,所以哪怕有五百五十亩地,它每年所带来的收益最多的时候也才不到五百两银子,有的时候甚至连一百两银子都没有。就这还是因为不用交税的前提下。难怪网上都说古代人民能吃饱穿暖就是天大的幸福了!
此时此刻的向晴万分感谢那个神秘的穿越大神给她选择的身体,虽然还是孤女,可怎么说也是出身官宦人家,吃喝不愁就不说了,还有下人服饰。真要论生活舒适度可比她在现代还强些,原身可从小就是“一脚出,八脚迈”的,身边近身侍候的仆人数量还挺多。绝对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
知否之路人甲吃瓜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