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小年前夕,王若弗将墨兰叫到房中。
大娘子:我当年成亲前,也是跟你一样忐忑不安的,不知道以后怎么办?这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姻缘?重要的是人品,明日小年灯会,我已让你哥哥嫂嫂带你们姐妹出游,也邀了李公子同去,你且看看,相处后方知人心。
墨兰一怔,随即明白大娘子是在宽慰她,脸颊微红,低声道:
盛墨兰:女儿明白,多谢母亲!
次日傍晚,盛府三姐妹随长柏、长枫夫妇一同出门赏灯。明兰本不想去,却被盛老夫人劝说:“整日闷在屋里像什么样子!”
小年夜,京城宛如被繁星点亮。千盏花灯交相辉映,把长街映照得亮如白昼。熙攘的人群中,盛家一行人缓缓前行。长柏与海朝云并肩走在前方,长枫和柳氏则跟随于后,墨兰、如兰和明兰三位姐妹走在中间,李郁作为特邀宾客,不远不近地走在墨兰身侧。
长柏和海氏并肩走着,低声交谈着,偶尔发出几声轻笑;长枫和列氏则被街边的杂耍表演吸引,驻足观看。
盛如兰:四姐姐,好香啊,我去那边看看是什么?
如兰眨了眨灵动的眼睛,眼中闪过一丝狡黠,不等墨兰回应,便钻入人群中。
明兰顿了顿
盛明兰:我去河边放灯,我们一会儿在茶楼汇合。
拉着小桃就走了。
眨眼间,原地便只剩下墨兰和李郁,还有几个不远不近跟着的丫鬟。
“四姑娘可喜欢猜谜?”李郁温润的声音打破了这短暂的沉默,指向了前方悬挂着的各色灯谜。
墨兰抬眼望去,只见数十盏花灯下,红纸条随风轻摆,上面工整地书写着各式谜语。她微微颔首:
盛墨兰:略知一二。
“那不妨一试?”
两人并肩来到一盏莲花灯前,只见灯上写着:“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打一自然景物。
墨兰几乎脱口而出答案,可话到嘴边,她却抿唇忍住,转过头,看向李郁,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李郁瞬间会意,嘴角上扬,轻声道:“可是雪花?”
摊主满脸笑容,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公子好眼力!”说着,便伸手取下一盏花灯,双手递给李郁。
李郁毫不犹豫地转手就将灯递给墨兰,目光温柔地看着她,说道:“四姑娘先看出的,理当归你。”
随后,他们又猜了几盏灯,两人之间竟默契得惊人。每当墨兰稍有迟疑,李郁总能恰到好处地接上她的思路,就像两人心意相通;而李郁故意出些留难的谜题,墨兰也能凭借聪慧一语道破。
不知不觉,他们走到一盏八角宫灯前,这盏灯的谜面颇为特别:“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打一字。
墨兰秀眉微蹙,凝眸思索,不自觉地轻轻咬着下唇,脸上露出认真的神情,李郁就静静地站在一旁。
盛墨兰:可是‘俏’字?
墨兰忽然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道。
摊主激动地拍手称赞:“姑娘好才学!月出皎兮,取皎字左旁的白,与佼字的亻旁组合,正是俏字。”
李郁眼中闪过一抹毫不掩饰的赞赏,由衷地说道:“四姑娘果然聪慧过人。”
盛墨兰:李公子过奖了。
她犹豫了片刻
盛墨兰:公子博学多才,为何方才……
“为何不抢先说出答案?”李郁接过话头“因为看四姑娘思索的模样,比猜中十个灯谜还有趣。”
这直白的话语,让墨兰的脸颊瞬间变得绯红。
他们来到一处相对安静的茶摊前。
墨兰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盏边缘,眼神有些游离,轻声说道:
盛墨兰:可是……我们初次见面时,你似乎……似乎更欣赏六妹妹?
片刻的沉默后,李郁缓缓开口:“四姑娘果然敏锐。初次见面,我确实觉得六姑娘性情沉稳。我看得出四姑娘心不静…不是良配。”
墨兰一下子怔住了,确实,她那时只想嫁进高门。
盛墨兰:那,现在呢?
“现在的四姑娘,”李郁的声音渐渐柔和下来“眼中有了定力,心中有了主见,恰如那幅《快雪时晴帖》——风雪过后,天地澄明。我觉得这样的你,正好……”
李郁继续说道“我以为,夫妻相守一生,若不能心意相通,不过是貌合神离,徒增痛苦。这话或许太过直白,但我不想对四姑娘有所隐瞒。”
墨兰望着眼前这个坦荡真诚的男子,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
盛墨兰:李公子……谢谢你
谢谢你的真诚,谢谢你的《快雪时晴帖》——她在心中默默补充道。
墨兰轻轻举起茶盏,声音温柔而坚定:
盛墨兰:以茶代酒,敬李公子
李郁似乎听懂了她的未尽之言,举起茶盏,两盏相碰,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在这一刻,有什么无形却又无比坚固的东西在他们之间悄然建立起来。
知否娇憨嫡女俏陛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