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胡同,蜿蜒曲折,像脉络一样分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清晨,阳光斜斜地洒进胡同,给那些灰瓦白墙镀上一层金边。李鹤东像往常一样,早早地从自家那间狭小的屋子里出来,深吸一口带着烟火气的空气,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学艺生活。今天,他要去师父那里学习一段新的贯口,这对他来说,既是期待,也是挑战。
“东子,这么早又去学相声啦?”胡同口卖早点的王大妈热情地打招呼,脸上堆满了笑容。
“哎,王大妈,早啊!我得赶紧去,可不能迟到。”李鹤东笑着回应,脚步却没有停下。在他心里,学相声这件事比什么都重要,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想浪费。
来到师父家,师兄弟们已经到齐,正围坐在一起练习基本功。李鹤东赶紧找了个位置坐下,拿出自己的小本子,准备认真听讲。
“今天,咱们来学《报菜名》,这可是一段经典的贯口,讲究的是气口、节奏和清晰度。”师父站在众人面前,神色认真地说道。接着,他便开始示范起来,那流畅的语速、抑扬顿挫的语调,听得李鹤东和师兄弟们目瞪口呆。
“都听清楚了吗?接下来,你们自己试着念一遍。”师父说完,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李鹤东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开口。可刚念了几句,就因为紧张,节奏全乱了,还忘词了。他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偷偷看了看周围,发现师兄弟们都在专注地练习,这才稍微松了口气。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于是又重新开始,一遍又一遍地念着那些拗口的菜名。
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到了中午,大家都有些疲惫了。师父让大家休息一会儿,吃点东西。李鹤东拿出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和咸菜,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吃着。这时,一个师哥走了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
“东子,别太着急,学贯口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慢慢练,肯定能行。”师哥的语气里充满了鼓励。
李鹤东感激地笑了笑,“谢谢师哥,我知道,我就是想快点学好,不想拖大家后腿。”
“咱们都是一起学艺的,没有谁拖谁后腿。只要肯努力,早晚都能成角儿。”师哥的话,像一束光,照亮了李鹤东有些迷茫的心。
下午,继续练习。师父开始一个一个地检查大家的学习成果。轮到李鹤东时,他紧张得手心全是汗,心跳也不由自主地加快。他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然后开始念《报菜名》。这一次,虽然还是有些磕磕绊绊,但比上午有了明显的进步。
“不错,有进步,但是还不够熟练,气口也没掌握好。回去之后接着练,明天我再检查。”师父的话,既有肯定,也有鞭策。
李鹤东点了点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段贯口练好。晚上回到家,他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对着镜子练习。他不断地调整语速、呼吸,努力让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一遍又一遍,不知道练了多少遍,嗓子都有些沙哑了,可他还是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东子,别练了,先吃饭,身体要紧。”母亲心疼地走过来,把饭菜摆在桌子上。
“妈,我再练一会儿,马上就好。”李鹤东头也不回地说道。在他心里,只有练好相声,才能不辜负家人的期望,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然而,学艺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第二天,当李鹤东信心满满地在师父面前再次展示时,却因为过于紧张,又出现了失误。这一次,他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失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适合说相声。
“别灰心,鹤东。学相声就是这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次两次的失败算不了什么,重要的是要有坚持下去的勇气。”师父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语重心长地说道。
师父的话,让李鹤东重新燃起了斗志。他不再纠结于一时的得失,而是更加努力地练习。白天在师父那里,他虚心向师兄弟们请教,学习他们的优点;晚上回到家,他就对着录音机反复听那些名家的表演,仔细揣摩其中的技巧。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鹤东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在一次小型的演出中,他被安排表演《报菜名》。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的观众,他的心里还是有些紧张。但当音乐响起,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念起贯口时,所有的紧张都消失了。他的语速流畅,气口把握得恰到好处,台下的观众被他精彩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掌声不断。
表演结束后,李鹤东走下舞台,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知道,自己这一路走来的努力没有白费,那些在胡同里穿梭的日子,那些在灯光下刻苦练习的夜晚,都成为了他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从这一刻起,他更加坚定了自己要成为一名优秀相声演员的决心,也相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他能从这个小小的胡同走向更大的舞台,成为真正的相声角儿。
从胡同少年到相声角儿:李鹤东的蜕变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