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的胡同在冬日的暖阳下,依旧散发着独特的韵味。李鹤东穿着厚实的棉袄,脚步匆匆地穿梭其中,他的脑海里全是即将举办的个人相声专场的事儿。这专场筹备已久,对他来说,是一次向观众展示自己这些年努力成果的绝佳机会,意义非凡。
然而,就在距离专场还有不到一周的时候,意外却接踵而至。首先是原定的场地突然出了问题,场地方临时告知李鹤东,因为设备故障和场地修缮的原因,无法按时提供场地给他使用。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李鹤东瞬间慌了神。更换场地意味着重新布置宣传物料,通知观众新的地址,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观众流失,影响专场的效果。
还没等他从场地问题中缓过神来,他的搭档又因为意外受伤,右手骨折,短时间内根本无法上台表演。搭档是他在舞台上最默契的伙伴,两人一起打磨段子,一起应对各种演出,如今搭档受伤,李鹤东感觉自己像是失去了左膀右臂。
“东哥,实在对不住啊,这节骨眼上我掉链子了。”搭档躺在病床上,满脸愧疚地看着李鹤东。
“别这么说,你好好养伤,这事儿不怪你。”李鹤东强颜欢笑地安慰着搭档,可心里却焦急万分。
回到家后,李鹤东把自己扔在沙发上,双眼无神地望着天花板。这些年说相声的点点滴滴在他脑海中不断浮现,从最初在小茶馆里跑龙套,到后来逐渐有了自己的固定演出,再到如今有机会举办专场,每一步都走得无比艰辛,难道这次专场就要这么泡汤了吗?
就在李鹤东陷入绝望的时候,德云社的师兄弟们纷纷伸出了援手。张云雷第一个打来电话:“东哥,听说你这儿出状况了,别着急,场地的事儿我帮你联系,肯定能找到合适的。”孟鹤堂也在微信上发消息:“东哥,要是缺搭档,我这边随时能顶上,咱师兄弟可不能在这时候掉链子。”
在师兄弟们的帮助下,李鹤东重新燃起了希望。张云雷动用自己的人脉,帮他找到了一个条件更好的演出场地,虽然时间紧迫,但场地工作人员表示会全力配合他们布置。而孟鹤堂也开始和李鹤东日夜排练,熟悉彼此的节奏和表演风格。
距离专场还有两天的时候,李鹤东和孟鹤堂还在紧张地排练着。孟鹤堂看着李鹤东疲惫却坚定的眼神,感慨地说:“东哥,这次经历对你来说,说不定是个好事儿,以后再遇到啥困难,都难不倒你了。”
李鹤东笑了笑:“是啊,这次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该咋办了。经历了这些,我也明白了,说相声不光是我一个人的事儿,背后还有这么多师兄弟支持着我。”
专场当天,剧场里座无虚席,观众们满怀期待地等待着李鹤东的演出。李鹤东和孟鹤堂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演出过程中,李鹤东把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这次专场遇到的困难都巧妙地融入到了相声段子里,观众们听得津津有味,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当演出结束,全场观众起立鼓掌,那一刻,李鹤东的眼眶湿润了。
这次专场风波,让李鹤东更加成熟和坚定。他深知,在相声这条道路上,有鲜花和掌声,也必然会有风雨和挫折,但只要有师兄弟们的支持,有观众们的喜爱,他就会一直走下去,不断蜕变,成为更优秀的相声角儿 。
从胡同少年到相声角儿:李鹤东的蜕变之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