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傥:温玉,我们回洛都时要路过汴州,为父要去拜访一位故友。
赵瑜(字温玉):不知父亲要拜访哪位故友?
赵傥:他便是前些日子在朝廷上力排众议,冒死进谏陛下的当今宰相——路咎。
赵瑜(字温玉):父亲的故友居然是路相国?如此的话我也想随父亲拜访一下这位名士。
赵傥:为父正有此意,你如今也年方13岁马上就要到参加生源考试的时候了,也该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来教导你了,如今路相国正好闲赋在汴州,每日公务大大减少,正是你拜路相国为师的好时机。
赵瑜(字温玉):若是能拜路相国为师,孩儿定然不会辜负父亲厚望!以匡扶社稷为己任。
又过了几日,商队的马车已经来到了汴州臣外。城门守卫看见赵傥的令牌,便恭恭敬敬的放行。
马车晃晃悠悠地驶向城中一座低调的官邸,要不是门口挂着一块金光闪闪刻着“路府”二字的牌匾,你根本猜不到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路相国之家。这宅子外表看上去比一般官员的住处还要朴素,围墙矮得几乎能一眼望穿院子里的布局。院子里的摆设更是简洁至极,就一张石桌配几个石凳而已。这一幕让赵温玉对这位相国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愈发深厚了。
此时门外的家丁问道:不知几位贵人有何事?
赵傥:麻烦小哥进去告知路相国,就说礼部尚书赵傥携犬子温玉前来拜访老友。
家丁听完不敢怠慢马上便进去通告。
没过多久,路咎亲自走到了院子门外,这时候,两人对望着,都不禁被岁月的沧桑触动,老泪纵横。路咎更是紧紧地握住赵傥的手,那份深情厚谊尽在不言中。
赵傥:数月不见,相国竟为国事操劳至此,相国青丝竟多了许多。
路咎:愚兄能力有限,无法力挽狂澜甚是惭愧,若不是陛下宽恕,恐怕再无与贤弟相见之日啊。
赵傥宽慰道
赵傥:相国为了国家社稷,可以说是操劳至极,他是我们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现如今国家面临危机,并不是相国的过错。
赵傥:这是小儿温玉,温玉快来拜见路相国。
赵瑜(字温玉):学生拜见相国!
此时赵温玉用颤抖的双手对路咎深深作了一揖。
路咎见赵温玉唇红齿白,仪表堂堂。不禁笑道。
路咎:果然是英雄出少年啊。
赵傥:此次来拜访相国还有一件事,便是希望小儿能够拜在相国的门下。
路咎:既然是故人之子,那老夫便收下了。
路咎倒是爽快的应下了收徒的请求。
赵温玉急忙上前行拜师礼。
赵瑜(字温玉):学生赵温玉拜见先生!
随后赵温玉向路咎奉上茶盏。
路咎:俯首作揖谢师恩,既然老夫喝了你的茶,那从今往后我就是你的师父了。
随后,路咎将赵傥父子安排在了客房,随后在书房单独见了赵温玉。
路咎:你对于当今朝廷局势如何看待?
赵瑜(字温玉):对于老师的天佑三策,学生敬佩不已。
赵瑜(字温玉):学生不敢妄加猜测。
路咎:无妨
路咎:你说就是了
边云战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