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给皇帝补足缺失的母爱,余莺儿时不时的往养心殿送送点心汤水,当然都是素的,这让皇帝心里颇为受用。虽然知道大家都是逢场作戏,但你用心了,感觉就是不一样,皇帝也能感觉到自己还是受重视的。
就这样,皇上年岁大了,也没有在后宫处困觉的心思,平时去后宫处也不叫水,多数都是说说家常。
这种情况下,储秀宫这种有家的氛围的宫殿就成了皇上的首选。
刚刚入冬,嘉贵妃又产下一对龙凤胎,皇帝取名弘晏和虹筠,众人都羡慕不已。
不过除了高位的嫔妃,余莺儿在太后孝期过后,给低位的这些家世不显的嫔妃一人一颗健体丸,给皇帝也用了一颗。
皇帝身子现在调养的不错,如果到时候弘晟登基,兄弟还是多多益善的好,到时候就看看她们有没有缘分生下这个孩子了。
雍正八年,敬妃生下了六公主和,惠嫔生下了七公主,享妃位份例,安贵人生下八公主,晋为安嫔。
三阿哥的后院,田氏和三福晋都生下了一个儿子,结果田氏生产的时候大出血而死,皇帝下旨给这个孩子赐名永璋,过继到瑞亲王名下,交由皇后抚养。
可惜皇后确实是在前几年耗尽了心血,在雍正十三年的时候去世了。
皇后去世后,皇帝感觉身体也确实不好,决定往后不立皇后,将余莺儿晋为皇贵妃,暂领六宫,把永璋交由皇贵妃余莺儿抚养,把弘晟和弘煦带在身边开始学习。
此时宫内又有了两个小阿哥,分别是雍正七年进宫的徐贵人生的九阿哥和安嫔安陵容生的十阿哥。
皇帝现在长成的也有八个公主和八个阿哥,也算是子嗣丰茂。
弘晟和弘煦聪颖过人,这两年渐渐大了,也显现出不同的天赋和偏好来,弘晟确实是天生的帝王之相,对于政务一点就通,弘煦却偏偏不往政务上费脑子,最大的愿望就是像他十四叔一样当大清的巴图鲁,领着皇上新建的火器营去周边打仗。
四阿哥和五阿哥这两年也接进宫内入学,虽然四阿哥看起来也非常聪明,但在圆明园待的时间长了,就像是皇上所说的,长于妇人之手,行事愈发的小家子气,实在不是皇储的好人选。
皇帝也不是没有想办法纠正,让他跟着弘时办点事,学一学他三哥的行事之道,三阿哥封了贝勒,虽然愚钝,但办事却认真,走煌煌正道。
可四阿哥却妄图挑拨离间,直接被三贝勒告到皇帝面前,皇帝也直接厌弃了四阿哥,封了个贝勒丢出宫去了。
五阿哥天生体弱,但在文艺上有一点天赋。皇帝也有一点爱子之心给他寻了大家的书画老师。
剩下的几个阿哥太小,最大的也刚刚入学,实在看不出什么。
皇帝这几年也是越发重用弘晟,已经着手培养他,上朝听政,六部轮值了。
雍正十四年,这一世有余莺儿的特效药的支撑多活了六年的怡亲王病逝,谥号贤,皇帝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
随机一个小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