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时候,那个老太太果然又过来了,这次应该是她儿子领她过来的,两人二话没说交齐了钱,填完了表,办完手续就痛快的回去了。
按照詹姐所说,其实像这种老人应该早就办理完手续了,因为他们在政策开始的时候就已经下乡宣讲过一回,乡镇和村里也都去入户讲解,去为他们办理手续。
但这一家人可能是当时在外地刚刚回来,也可能是家里只有两个老人的时候没有拿定主意,想在家里大学生回来之后给出个主意,一起来办理手续。
只不过政策就是政策,詹姐这种做法完全没有违规的地方,反倒那个老太太差一点就要涉及到违法犯罪了。
没过多久李萍萍也算是在这前台业务上正式上手了。
和单位的人相处的也比较融洽,特别是在窗口工作的人员,虽然有时候大家都不是一个部门的,但天天面对同样的问题或者是不同的新问题已经耗尽了精力,对于所谓勾心斗角的事情,大家都不愿意去做,可能也没有那个心眼去做,毕竟当初都是自愿来到窗口的人。
可在单位里比较愉快,李萍萍就觉得家里的一摊事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
没错,李萍萍是在盛夏的时候搬到了红城,入职了税务部门。
等到秋天的时候,她就迎来了工作之后的第一个长假,中秋国庆双节。
这次长假,部门也不会安排值班工作人员,还发了一些中秋节礼,都是本地特产的一些水果还有月饼,也算是助农和扶持微小企业的一项政策了。
可是一直到国庆,中秋,二叔三叔也没有往爷爷奶奶这边打一个电话。
无奈之下,爷爷奶奶只好让李萍萍给他俩打了两个电话,约定国庆的第二天回到市里和二叔三叔谈一下他们被领养的相关问题。
其实当年相关的领养手续并不齐全,只要爷爷奶奶不说,谁也不知道他俩是被领养的,何况这些年爷爷奶奶带他们真的是如亲生的一般。
当年那些老战友也帮了不少忙,虽然日子平平淡淡,但他们从来没遇到过什么功劳被抢或者是被欺负,打压之类的事情。
可能就是这样,他们在单位混的并不好,人际关系你处理的并不顺利,这才开始怨恨起来当父母和大哥的。
这次回去爷爷奶奶也是想着大家敞开天窗说亮话,把事情通通都说明白了,以后两个人是选择只认那边的父母和爷奶,还是逢年过节去祭扫,这边父母也认起来,那就是他们的事情。
他们也老了,既不能给多少家产,也不能管束,就当是分家出去的孩子。再说现在的孩子不是也是有许多在大城市工作,只能逢年过节回来看看嘛。
只怕等他们走后萍萍和他们的关系就彻底断了,他们也看得出来,虽然萍萍不在乎二叔三叔他们搞的小动作什么的,但如果他们俩死后还想再让萍萍把他们当做亲二叔三叔对待,和他们亲亲热热那是绝不可能的。
他们现在也只是担心萍萍的未来,最好能在他们老两口闭眼前成个家有个孩子,到时候也算是有了寄托和依靠。
随机一个小世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