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夜,细雨如丝,织就一张湿漉漉的网,将整个世界都笼在其中。林秋背着沉重的摄影包,独自一人踏入了雨雾村。村口那座斑驳的石碑上,“雨雾村”三字被人用红漆粗暴地改成了“雨勿村”,红漆在雨水的冲刷下流淌,宛如鲜血蜿蜒。
林秋本是雨雾村原生居民,十年前因母亲偷偷带她逃离村庄时坠崖受伤,被外婆接走抚养。现在从业民俗摄影师,就在前几天收到了母亲临终前寄来的神秘包裹,不顾外婆阻拦重返雨雾村,试图揭开母亲当年被迫逃离的真相。
刚一进村,林秋便察觉到一股说不出的怪异。家家户户的门窗紧闭,窗户上的镜子都用黑布严严实实地蒙着,仿佛在刻意遮挡什么。唯有陈墨家的屋子,那扇陈旧的木窗半掩着,屋内的镜子毫无遮掩,清晰地倒映出林秋的身影,以及她身后,不知何时出现的一个白衣女子。
林秋的心脏猛地一缩,头皮瞬间炸开。她缓缓转过头,身后却空无一人,只有那如缕如丝的雨雾在风中飘荡。再看向镜子,白衣女子已然消失不见,仿佛刚才只是她的幻觉。
“秋秋,是你吗?”陈墨的声音从屋内传来,紧接着,门被轻轻推开,陈墨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穿着一件素色的长衫,头发有些凌乱,眼中满是惊讶与欣喜。
陈墨是雨雾村现任祭井官之子,林秋的青梅竹马。十年前林秋母女逃离时,陈墨曾目睹其父在井边与人争执。
“陈墨,我……”林秋刚想开口说起镜中所见,却又觉得难以启齿。
“先进来吧,这么多年没回来,村子里变化不大,可这雨还是这么恼人。”陈墨笑着接过林秋的摄影包,将她迎进屋内。
屋内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墙壁上挂着几幅陈旧的字画,还有一些草药晾晒在竹匾上。林秋坐在古朴的木椅上,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
“陈墨,村子里怎么回事?为什么大家都把镜子蒙起来?”林秋终于忍不住问道。
陈墨微微一愣,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这……这是村里新定下的规矩,说是为了避邪。”
“避邪?避什么邪?”林秋追问道。
陈墨犹豫了一下,“你也知道,咱们村那口锁魂井的传说,这些年,村里时不时会发生一些怪事,大家都觉得是水娘子作祟,所以就想出了这么个法子。”
林秋皱起眉头,心中的疑惑愈发浓重。她想起母亲临终前寄来的神秘包裹,里面的锁魂井拓片、染血的祭祀匕首,以及那半首残缺的童谣,这一切似乎都与这个村子隐藏的秘密息息相关。
夜幕降临,林秋回到了祖屋。祖屋已经多年无人居住,弥漫着一股陈旧腐朽的气息。她在屋内四处寻找着关于母亲的线索,终于在衣柜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本破旧的日记。日记的纸张已经泛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林秋还是一眼认出,那是母亲的笔迹。
她小心翼翼地翻开日记,第一页上写着:“当井水温热时,千万不要数童谣的节拍——第三声鼓响后,井口会多出一双眼睛。”林秋的手指轻轻划过字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井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