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超小超大

第九九八章挥师西进如卷席

  当太史慈率领十万水师大军东渡倭奴的时候,兴和皇帝登基以来发动的最大一次远征也终于吹响了号角。这次旷日持久、兵力惊人的向西征伐,也是大汉帝国延续一千多年间为数不多的几次远征,在帝国辉煌灿烂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后人们时常歌颂和传扬。

  为了这次伟大的远征,大汉帝国整整准备了三年之久。虽然一年之前赵兴还未正式登基,但秘密筹备翻越葱岭向西征伐的工作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赵兴不停地从玉门关内迁移汉人前往西域,不停地将各方势力投降的俘兵送往西域,不停地将张任、严颜、法正、曹仁、于禁等将领调往西域,不停地将获得中原大战胜利之后的骑兵调往西域……这一步步走下来,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积蓄足够的力量,一举向西横扫万里如卷席!

  赵兴不是成吉思汗,但他想要超越成吉思汗。赵兴不想学弯弓射大鸟的铁木真,只会做个屠城的刽子手,却不懂得建设和开拓,到了最后只剩乱糟糟一地鸡毛。赵兴如今有足够的信心让大汉帝国的铁骑横扫极西之地,让那里从此处处飘扬着大汉帝国的翔龙旗,直到千百年后,仍然屹立不倒,迎风招摇。

  兴和皇帝的强大信心来源于西征大军的超级将帅和各军将领。有关云长、赵子龙、张文远三人作为元帅,张郃、吕布等人为副帅,郭嘉、徐庶、庞统、陆逊、法正等人做军师,马超、张任、颜良、文丑、叶雄、庞德等人担当开路先锋,更有田豫、臧霸、曹仁、于禁、马岱、马休、慕容平等众多得力的将领帐前听用,赵兴实在想不出来这天下还有哪里可以阻挡西征大军前进的步伐。

  兴和皇帝的强大信心还来源于西征大军远远超越时代的作战理念和各种先进的作战装备。用后世最伟大的战略家太祖公的军事战略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军队,被无数的事实证明那才是真正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天下第一强军。虽然赵兴不可能将太祖的所有军事精髓都挪用到这个时空之中,但就目前大汉军队所学所用的战略理念便已经足以独步天下,领先同时期其他国家至少一千年。

  卓越而强大的战略思想,对于一个超级帝国而言,其重要性和长远影响毋庸讳言,足以支撑这个国家在很长的一段岁月之中傲世自立、雄霸天下。在强大的军事理论做基础的前提下,如果再加上大汉帝国工程院院士们费尽心力打造出来的各种战争利器,加上大汉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各级军事指挥人才,赵兴便更有理由相信自己的军队可以做到无敌于天下。

  兴和皇帝的强大信心更来源于蒸蒸日上的国内发展建设形势和秘密筹集三年的巨额战争物资。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想要支撑起东西两面合计超过六十万大军的集团化军事行动,同时还要保持国内数十万大军的日常运转,如果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为支撑,赵兴发动的这场东征西讨足以将新兴的帝国拖入无底深渊。

  然而,被后世史学家异口同声地称赞为“千古第一帝”的兴和皇帝,又岂能是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之人。对于如何支撑两路大军的东征西讨,赵兴早在十年之前便开始进行周密思考和反复推演,得出的结论便是“忠诚强悍的军队、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再加上‘以战养战’的理念,足以使得远征大军能够长久地在外生存下去。”

  当年攻益南路军孤军南下,从交趾登陆深入益州南部的战例,便是赵兴这种“以战养战”理论的最好实践。事实证明,正确合理的民族政策是减少阻力,保持战力的重要因素,如果运用的好,甚至可以从占领之地征召到土著士兵,进一步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西域之地不仅广袤无边,而且遍布凶险,如果远征的将士们没有足够强大的战斗精神和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在遭遇重大困难和挫折时,很有可能会溃败而回。让关羽、赵云和张辽三位既是狠人又是猛人的高级将领作为三路西征大军的统帅,不仅可以极大地鼓舞士气,而且也能保证各路军队绝对的忠诚。

  后世蒙古铁骑之所以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却没有建立起真正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错误的民族政策。以一种“一阵风”和“暴发户”式的心态来治理被攻占下来的领土,注定了结局只能是昙花一现,不能长久。

  赵兴给三路大军分别设置了左右军师,郭嘉、徐庶、庞统、陆逊、法正、沮授、田豫等高级谋士们,这些年来受到赵兴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对待民族问题上不仅十分谨慎小心,而且都有一套十分厉害的手段。尤其是郭嘉、庞统、法正和田豫等人,那都是“坑爹”和“忽悠”的高手,无论走到哪里,都能将所到之处的异族部落安抚的妥妥当当,替前方征战的将士们免去后顾之忧。

  更为强大的是,赵兴专门让太行书院这一官办的“干部学校”为此次西征储备了超过一万名的基层后备官吏,史称“西进官员团”。只要大汉帝国的大军打到哪里,“西进官员团”便会将管理占领之地的官员们输送到哪里,这样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局面,甚至让被占领之地立即转化成为大军继续前进的转进基地。

  赵兴对于“西进官员团”的要求只有三点,那就是“允许宗教信仰延续,尊重当地部落习俗,实际掌握管理之权。”只要不涉及狂热的宗教信仰,不践踏异族的民族感情,在强大的武力威慑作为保证的前提下,西征大军可能遭遇到的阻力至少被削减掉了七成。

  等到大汉军队在各地驻守下来,对当地实现了有效占领之后,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中华文明从长安输出,一路同化和“侵入”到极西之地,保证在数十上百年之后变成当地正统的先进文明。

  赵兴对于中华文明巨大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能力那是深信不疑,只因为中华文明不仅仅是单向的输出,更是双向的互动和兼收并蓄。

  从西征大军正式开拔之日起,象征着大汉帝国的翔龙旗帜便一路向西飘扬,许多被占领之地的原始部族在经历了最初的恐慌和无谓的抗争之后,很快便欢天喜地的投入到了大汉帝国的怀抱。当然了,也有一些极为强大的民族拦住了关羽、赵云和张辽前进的道路,然后便有那不为外族所知的“神武大将军”炮扯开了嗓门大声向着外族们怒吼道:“天下无敌的大汉帝国远征军来也,想要送死的赶紧过来!”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乱世情缘漫黄沙 连载中
乱世情缘漫黄沙
心空罪亦亡
简介:  他是个亡命孤儿,被东家收留长大。东家突遭兵家提亲逼婚,情急之下,打小与他青梅竹马的东家小姐,便于他私定终身。  大祸临头,九死一生,避难小县。  滚滚黄沙,弥漫了西北边陲鲜为人知的兵匪相争。  情感交错,在小县绚烂多彩的历史画卷中徐徐展开...... 厚重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细腻贴切的描述。形成作品鲜明的叙述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本书已完稿,绝不太监,质量保证,敬请放心阅读收藏。相信它会像一抹美丽的风景,让您赏心悦目,回味无穷。细读会上瘾。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30.5万字6年前
回到民国当大帅 连载中
回到民国当大帅
张涛1985
简介:【“我的中国梦”主题征文】一个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落魄大学毕业生;一次意料中的车祸,因为两个临时工的不负责,居然重生到了辛亥革命的最前线,成了一名新军军官。然后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开始了。。。袁世凯说:“亡我北洋者,必是王振宇,熊秉三误我!”孙中山说:“王振宇乃是当前中华最大的国贼,我们要号召四万万同胞站起来打倒这个大军阀。”张作霖说:“实在是没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老张更黑更不要脸的人,这次老子算是栽了。”日本人说:“王振宇不除,大陆政策就是个泡影,而帝国也将没有明天。”斯大林说:“中国的军阀头子王振宇绝对不是我们的朋友。”王振宇,一个传奇般的名字,且看他如何在异时空中华,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扭转乾坤,鼎定中华。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65.5万字6年前
改变历史的12大伟人 连载中
改变历史的12大伟人
孤独的痕迹
简介:一家飞机从台北飞到北京,可是飞机失联了,然后(她)她们都穿越到了1880年的清王朝
6.4万字6年前
红楼蔷上春 连载中
红楼蔷上春
陈家二叔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说甚痴男怨女多情债,还不是天心一寸本无情;芙蓉帐暖,女儿情深;转眼富贵荣华流水去,天意从来不多情;脂浓粉香,金玉木石;捱不过秋风秋雨愁断肠,归去春再来。
6.6万字5年前
里斯本的薄暮 连载中
里斯本的薄暮
鹿白
落入大西洋的夕阳,会留下美丽的暮色。安东尼奥·萨拉查,除去葡萄牙独裁者的身份,有世间共通的喜怒哀乐,忧虑,以及感情。命运让阿兰娜遇到了两个安东尼奥,故事由此展开。
2.9万字5年前
我在大唐当神医 连载中
我在大唐当神医
DonQuixote
唐朝历史研究生郭爽,穿越至大唐元和年间,成为了长安城薛神医家的赘婿,觉醒了绝世神医系统。从此以后,整个世界疯狂了!
9.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