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打算重新写,因为发现写得实在不够好。
“我是宋淑清,那先从我小时候的故事讲起吧。”父亲调任楚州担任刺史,我们一家也随之搬到了楚州。母亲到楚州的第二年生下了我,不过这是我七岁时发生的故事。
乐盈(宋淑清的丫鬟):小姐,二小姐起床了。
宋淑清(幼年版):唔……让我再睡一会儿。(翻了个身,把被子裹得更紧了些,声音带着些许鼻音)
乐雁见状,换了种语气。
乐雁(宋淑清的丫鬟):二小姐,听说夫人打算带你去顾府玩呢。
宋淑清(幼年版):我才不想去顾府呢,那里有什么意思?(嘟囔着又翻了个身,把脸埋进枕头,声音闷闷的)
乐雁微微一笑,压低声音。
乐雁(宋淑清的丫鬟):可是楚大小姐也会去呢。
宋淑清(幼年版):(揉了揉惺忪的眼睛,声音忽然带了几分期待)真的?
乐盈(宋淑清的丫鬟):真的真的,二小姐。
乐盈扶着宋淑清坐起身来,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
乐盈(宋淑清的丫鬟):二小姐,今天想穿哪件衣服?
宋淑清(幼年版):红色。(懒洋洋地伸了个腰,语气随意)
宋淑清穿戴整齐后从房间里走出来,这是一间大屋,隔出了四个卧室、前厅和用餐区域。她扫了一眼餐桌上的食物。
宋淑清(幼年版):今天吃的很丰盛吗?(语气里透着几分好奇)
宋闲清(幼年版):起床啦,二妹。
宋淑清(幼年版):父亲为什么要多建那个第四间房啊?我还想要个琴房呢。(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父亲,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宋闲清(幼年版):我也不知道。(摇头,语气平静)
二人用完早膳后走到主院,宋淑清依偎在王夫人怀里,声音软软的。
王夫人(宋母):对了,你们的小舅舅要娶妻了。
宋淑清(幼年版):啊,太好了!(猛地跳起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却又愣了一下,低声嘀咕)嗯?我怎么这么高兴……
王夫人(宋母):还有,太子侧妃姜氏生下长子,太子也将迎娶太子妃姜思婉。
宋淑清(幼年版):母亲,太子妃和太子侧妃是谁啊?(歪着头,疑惑地眨了眨眼)
王夫人(宋母):是你们的姜表姐。
宋闲清(幼年版):母亲,哪个是姜表姐?她们跟我有什么关系?
王夫人(宋母):阿鸳,添杯茶来。太子妃和太子侧妃姜氏是姐妹,我和太子妃的母亲是同族祖上有关联。
阿鸳端来一杯茶水。
王夫人(宋母):走吧。
轿子上,十六位壮汉稳稳抬着,周围跟着十几个护卫,贴身丫鬟随行在侧。女孩们坐在左边,男孩们坐在右边,他们的母亲坐在中间。
宋淑清(幼年版):母亲,三妹妹怎么没有来啊?(探头看向母亲,语气带着一丝失落)
王夫人(宋母):你三妹妹从小身子弱,所以没来。芸儿别一直盯着棋谱。
宋明琪(宋二少爷):母亲,你担心了。(轻轻叹了口气,手却没离开棋谱)
宋明艺(宋大少爷):母亲你不用担心,小弟只是害怕会输给顾大少爷。
宋明琪(宋二少爷):大哥(瞪了一眼自己的哥哥,但还是认真看棋谱)
宋明艺(宋大少爷):看四书五经或者练武的时候都没见你这么认真。
温馨提示:宋明松与宋明琪还有宋淑清皆为王夫人所生。
王夫人(宋母):好了好了,芸儿若对仕途不感兴趣,可以经商嘛。(心里默默想着:武官文官商人,你最好选一个)
宋明琪(宋二少爷):儿臣明白。
“卖糖葫芦的卖糖葫芦的。”宋淑清听到轿子外有人卖糖葫芦。
宋淑清(幼年版):母亲,母亲我要糖葫芦。(声音雀跃,拉了拉母亲的衣袖)
王夫人(宋母):吃吃吃,你这个小馋猫(摸了摸自己女儿的头,语气温柔中带着宠溺)。
王夫人吩咐下人买5个糖葫芦回来之后,一人一个。
宋明艺(宋大少爷):小弟你怎么不吃?
宋明琪(宋二少爷):我想留着给他。
王夫人(宋母):芸儿吃母亲这一个吧(将糖葫芦递给宋明琪,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
宫中麻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