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皇宫】
明德帝与二子萧崇相对而坐于凉亭之中,瑾宣公公——五大监之首,静静立于二人身后。明德帝凝视着萧崇,目光深邃却带着一抹难以察觉的黯然。皇帝的心中涌起一阵无声的叹息:这个儿子什么都好,可惜天妒良才,他福分太浅,更因目不能视,终究难以承担更多。这份遗憾,如同利刃,悄然刺入心底,却又无法言说。
刚刚他已经让崇儿去把楚河带回来,这意味着什么不必多说。但对于面前这个儿子,他始终有亏欠。
“崇儿,你如今也到了该纳正妃的年纪了罢。”明德帝轻抿了一口香茶,茶水温润了他的喉咙,却未能平复他心中那隐隐泛起的思量。他眸光微沉,暗暗斟酌着,究竟是哪家的贵女才配得上他的这个儿子,又能在这后宫纷争之中,稳稳地撑起那一方天地。
萧崇却忍不住自嘲一笑,“儿臣这个样子,又有哪家愿意把好姑娘嫁给我?父皇,儿臣不敢奢求。”
说是这么说,可皇室里的婚姻从来不由自己做主。
“孤的儿子,堂堂北离白王殿下,有谁敢拒绝?”
明德帝微微停顿了一下,语气中带着几分漫不经心,“朕瞧董太师家的那个小孙女便甚是妥当,只是朕一时记不清她叫什么名字了。”
身后的瑾宣公公恰到好处地接过话头,“回陛下,董太师府上的那位小小姐,名唤董雪枝。”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字句间透着几分恭敬与从容。
萧崇焦急地唤了声“父皇”,声音中透着几分颤抖。但明德帝仿佛充耳不闻,仅是淡淡颌首,便将手中茶杯轻轻放于桌上,缓缓站起身来。那背影虽依旧威严,却让人心头平添一抹难以言说的凉意。
“那便就这样定了。崇儿,等你把楚河接回来的时候,孤亲自下旨给你和董家小姐赐婚。”
帝王一言,此事再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萧崇在侍卫的搀扶下起身,弯腰恭送明德帝的离开。
“臧冥,你觉得这桩婚事是好是坏?”走在出宫的路上,萧崇向身边这个他唯一信任的心腹问道。
臧冥不假思索:“对于殿下来说,是好。”
当然是好,而且是极好。董雪枝不仅是天启城中声名远扬的贵女,其背后更有董家作为支撑。董太师门生遍布朝野,而董家向来超然物外,从不卷入党派之争,从未明确支持过任何一方势力。如此一来,这桩婚事便如同一道无形的锁链,将白王府与董府紧密地捆绑在了一起,利益相连,荣辱与共。
“可对于董小姐来说呢?”
嫁给一个目盲的闲散王爷,尤其是,他们并没有见过几面,更别谈深厚的感情,万一董小姐已经另有心上人呢?如果董小姐嫁给他,会不会像皇宫深处的那位宣妃娘娘一样呢?
萧崇思绪飘回至那日在鹤归山下偶然听见的琴声。世人常说琴音如其人,他虽未曾得见董小姐容颜,却能从那一曲琴声里感知到她的性情。那琴声温润如玉,流畅似溪,其中饱含着一种淡然与善良,让他不禁认定,那必定是一位性情极佳的姑娘。
那般纯洁如雪、清冷似霜的明月,又怎是他能够轻易染指的存在?他不愿,更不敢将她拖入自己的黑暗深渊。明月就该高悬天际,洒下皎洁银辉,受万人仰慕,被千秋传颂。而他,只愿默默伫立于暗影之中,守护这份不属于他的光明。
少年歌行:银鞍白马度春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