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转身回到会议桌前,却不知那道身影此刻已悄然消失在电梯口。
而电梯显示屏上的数字,正在缓缓下降。
李逸尘没再多想,毕竟眼下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处理。签完协议之后,整个项目进入正式推进阶段,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是关键期,团队必须迅速进入状态。
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刚开始几天,大家还因为刚签下国际项目而干劲十足,但随着任务分配逐渐明确,问题也像泡发的木耳一样,一点点膨胀开来。
“凭什么我这边要做三份方案?”
“你那边至少有资料支撑,我们这边连个像样的图都没有!”
“你们吵什么吵?我这边才是真的没人手!”
办公室里,争论声此起彼伏,原本整齐划一的工作节奏被打乱得支离破碎。
李逸尘坐在角落的工位上,手里拿着一份进度表,耳朵却一直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他知道,这种争吵不是偶然,而是长期积累的情绪爆发。
他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两个字:“沟通”。
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我知道最近大家都很累。”他语气平静,“但再累,也不能让情绪压过理智。”
赵阳皱眉:“可问题是,有些分工确实不合理。”
“你觉得不合理?”李逸尘看着他,“那你来重新分一次试试?”
赵阳愣住,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没说话。
“我不是在怪谁。”李逸尘继续说,“我只是希望大家明白一件事——这个项目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的脸。
“如果每个人都只考虑自己,那这个项目迟早会崩盘。你们可以不满意分工,但不能不合作。”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沉默。
苏婉仪轻声开口:“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开个小会,把各自遇到的问题列出来,看看能不能找到折中的办法。”
“好。”李逸尘点头,“那就现在开始。”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气氛从最初的火药味慢慢变得理性起来。有人提出任务量分配不均的问题,也有人指出资源调配不合理的情况,还有人谈到文化理解上的分歧。
李逸尘一边听,一边记,最后总结道:“这些问题,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信息差。”
“什么意思?”有人问。
“就是我们彼此之间了解不够。”他说,“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板块里闷头做事,忽略了别人也在拼命撑着。”
他停顿了一下,接着说:“所以从明天开始,每天上午十点,所有人必须参加十分钟的‘晨间汇报’,每人轮流讲讲自己负责的部分进展和困难。哪怕只是说一句‘今天有点卡壳’也好过什么都不说。”
赵阳苦笑:“这听着像是幼儿园班规。”
“但有效。”李逸尘笑了笑,“有时候最简单的办法,反而最管用。”
会议结束后,气氛明显缓和了许多。
不过,真正让李逸尘警觉的是,他在整理会议记录时发现了一个细节:有一项关键技术资料,在外方签署协议之前就已经被提前泄露给了某家竞争对手公司。
“这事不对劲。”他低声自语。
他没有立刻声张,而是私下找来了刘长老。
“您觉得,协会内部有没有可能……”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刘长老打断了。
“你想太多了。”刘长老摆摆手,“我们都是老熟人了,哪会做这种事。”
“可这份资料,只有参与谈判的人才知道。”李逸尘皱眉,“而且是英文版的。”
刘长老脸色变了变,但很快恢复如常:“也许是你那边团队内部的问题?”
“我查过了。”李逸尘淡淡地说,“内部人员的操作都有日志记录,唯一一次异常访问是在签字那天早上,IP地址不在国内。”
刘长老沉默了几秒,最终叹了口气:“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好事。”
李逸尘盯着他看了几秒,没再多问。
但他心里清楚,这场风波远未结束。
第二天一早,晨间汇报照常进行。
“我这边昨天联系了日本的修复专家,他们愿意提供部分材料样本。”苏婉仪说着,“不过需要我们先提交一份技术说明。”
“没问题。”李逸尘点头,“这部分由我来写。”
“我这边有个问题。”一个年轻成员突然开口,“关于传统工艺展示区的设计,我觉得应该更贴近现代审美,不然外方可能会觉得太老旧。”
“你是说,要把古建筑改成玻璃幕墙那种风格?”赵阳嗤笑一声。
“不是那个意思。”那人急了,“我是说,可以融合一些现代元素,比如光影投影、交互装置什么的。”
“这主意不错。”李逸尘出乎意料地支持,“但我们得把握尺度,不能为了迎合而失去本质。”
“那怎么平衡?”那人追问。
“很简单。”李逸尘拿起笔,在白板上画了个圈,“就像太极,阴阳相生。传统是根基,现代是表达方式。两者结合,才能让人看得懂、记得住。”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
然而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李逸尘低头一看,是一条加密消息:
【匿名】:小心身边人,有人想搞垮你。
他眉头微皱,不动声色地将手机放回口袋。
会议结束后,他悄悄打开了电脑,调取了项目组的权限记录。
果然,有人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下载了一份完整的项目蓝图。
“看来,是有人按捺不住了。”他低声说道。
窗外阳光正好,照进会议室,洒在白板上那句“沟通”二字上。
而他的眼神,却比阳光还要冷冽。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