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裹着树叶扑在脸上,李逸尘站在楼梯口,手心还残留着门把手上那句低语的余温。他不知道自己是听错了,还是真的有人故意说给他听。但“替身”两个字像一根刺,扎进了心里。
他深吸一口气,转身快步下楼。车子还在山脚下等着,可他已经没了回程的兴致。他掏出手机,拨通了赵阳。
电话响了两声就接通了,那边传来熟悉的打火机点火声,“喂?你不是去见王鸿儒了吗?”
“嗯。”李逸尘语气平静,“他说我是别人的替身。”
赵阳沉默了几秒,然后笑了一声:“这老东西疯了吧?说话越来越没谱了。”
“你不觉得奇怪吗?”李逸尘低声问,“他怎么知道这个词?而且……是在那种场合下说出来。”
赵阳的声音忽然压低了:“你是说,他背后还有人?”
“我不知道。”李逸尘抬头看了眼天,“但我总觉得,有些事从一开始就不只是商业竞争那么简单。”
挂掉电话后,他靠在车窗上,看着外面模糊的街景。城市依旧喧嚣,霓虹灯像一条条流动的河,但他却感觉自己正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推向更深的漩涡。
第二天一早,朋友圈炸了。
热搜词条:#李逸尘抄袭风波#、#影侍剧本剽窃事件#、#古文化项目造假#
各大社交平台上开始出现大量匿名爆料帖,称李逸尘的古文化研究资料来源不明,甚至有博主贴出所谓“证据”,指出他的展览设计图与某国外团队的设计高度相似。更有人翻出他早期发布的几篇公众号文章,断章取义地指控他“曲解历史”。
“这不是巧合。”苏婉仪皱着眉刷着微博,“这些帖子发布时间太集中,明显是有组织的。”
“幕后黑手是谁?”赵阳咬牙切齿。
“不用猜。”李逸尘盯着屏幕,“王鸿儒不会亲自出手,但他肯定默许了。”
团队成员们围坐在会议桌前,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现在怎么办?”王姐问,“已经有几个赞助商来问情况了,说要暂停合作。”
“不能慌。”李逸尘站起身,“我们先整理所有项目的原始资料,尤其是那些公开过的资料和内部记录。然后找律师团队,准备应对可能的法律诉讼。”
“还要联系媒体澄清。”苏婉仪补充道,“最好能找几个权威人士背书。”
“对。”李逸尘点头,“刘长老那边我亲自去谈。”
会议结束时已是傍晚,大家各自散去,办公室里只剩李逸尘一个人。他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发呆。
窗外的风穿过百叶窗,在墙上投下细长的阴影,像是谁在无声地窥视。
他拿起手机,点开那个神秘女人留下的名片照片,再次输入“王鸿儒”三个字。
对方到底想干什么?
几天过去,舆论持续发酵。尽管团队迅速做出回应,发布了大量证据反驳谣言,但公众的情绪早已被点燃。评论区一片混乱,有人支持,更多人则是冷嘲热讽。
“果然暴红之后必有黑料。”
“看他之前那么高调,活该。”
“什么古文化传承者,我看就是个包装出来的网红。”
网络暴力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得人措手不及。
而就在最混乱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出现在李逸尘面前。
“我听说你在找证词。”男人推开门走进来,穿着一件旧夹克,手里拎着一只破旧的手提箱。
李逸尘抬头一看,愣住了。
“你怎么来了?”
男人嘴角一扬,眼神带着几分玩味:“我说过,总有一天我会回来找你。”
他打开箱子,露出一沓泛黄的纸张。
“这是当年我父亲参与修复的一份古建筑图纸。”他指着其中一页,“上面有你的笔记。”
李逸尘瞳孔一缩。
那是他大学时期写下的批注,笔迹清晰可辨。
“你从哪儿拿到的?”他声音有些发紧。
男人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合上箱子,将它放在桌上。
“我知道你想证明自己。”他低声说,“那就用这个。”
说完,他转身离开,脚步轻得像是从未存在过。
李逸尘站在原地,手指缓缓抚过箱盖上的划痕。
那一刻,他仿佛听见了时光深处的回响。
而门外,阳光正好。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