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尘推开实验室的门时,林教授已经等在操作台前。他身后站着两位助手,桌上摆着几组透明的试管和一台显微成像仪。
“你们来得正好。”林教授头也不抬地说,“我昨晚看了你们提供的数据,结构强度才63%,这种状态下的古建筑如果直接修复,风险极高。”
赵阳快步上前,将笔记本电脑放在桌上:“这是我们根据现有资料做的模拟模型,您看看?”
林教授接过电脑,扫了一眼屏幕上的数据,眉头微微皱起:“你们居然还做了三维应力分析?”
“是逸尘哥带着我们熬夜做出来的。”赵阳咧嘴一笑。
李逸尘站在一旁,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老教授。
林教授沉吟片刻,点了点头:“看来你们不是来走个过场的。”
他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瓶淡蓝色的液体:“这是纳米加固剂,目前只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过效果。如果你们真想试,我可以提供技术支持。”
李逸尘毫不犹豫地伸出手:“谢谢您。”
林教授看着他坚定的眼神,轻轻叹了口气:“希望你们别后悔。”
几天后,苏婉仪带来了好消息——刘长老动用了自己在文化界多年积累的人脉,向政府提交了一份详尽的文化遗产保护申请书,并附上了多方专家的评估意见。最终,财政部门批准了专项资金拨款。
“钱到位了。”她在电话里说,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
李逸尘站在项目现场,听着远处工地上传来的机械轰鸣声,心中却异常平静。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第二天清晨,苏婉仪带着一支由高校科研人员组成的团队抵达现场。她手里拎着一个装满技术资料的箱子,脸上带着疲惫但坚定的笑容。
“这是我们联系到的几位文物保护专家,他们愿意参与这次修复工作。”她指着身后的几位研究人员介绍道,“这位是材料工程博士王教授,专门研究古代建筑材料的老化问题;这位是结构力学专家陈老师,他对古建筑承重系统有深入研究。”
李逸尘一一握手,然后带他们走进临时搭建的指挥中心。
“这是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建筑结构数据。”他指着墙上投影出的三维模型,“每一处裂缝、每一块砖石的状态都记录在案。我们需要的是既能修复结构,又不破坏原有风貌的方案。”
王教授仔细看了一会儿,点头道:“你们的数据非常详细,这为我们制定修复策略提供了很大帮助。”
“那我们就从最脆弱的部分开始吧。”陈老师翻开手中的资料,“先做局部试验,确保新材料不会引起二次损坏。”
接下来的几天里,团队进入了紧张的工作节奏。纳米加固剂被小心地喷涂在选定的区域,监测设备实时反馈墙体内部的变化情况。
“承重力提升了12%。”赵阳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激动地说,“而且墙体裂缝几乎没有扩大!”
“继续观察三天。”林教授冷静地下达指令,“确认稳定性之后再推进下一步。”
与此同时,政府的资金也陆续到账,项目正式启动。
刘长老亲自到场,为启动仪式剪彩。他站在人群中央,目光落在李逸尘身上,眼中多了一分欣赏。
“文化传承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他在致辞中说道,“今天,我们迈出了第一步。但这一步,意义非凡。”
掌声响起,李逸尘却没有太多情绪波动。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当天晚上,他独自一人来到一处尚未修复的古建筑前。月光洒在斑驳的墙面上,仿佛给这片废墟披上了一层银色的轻纱。
他伸手触摸那些古老的砖石,指尖传来一丝凉意。
“你们不会被遗忘。”他低声说。
回到办公室,他打开电脑,调出最新的修复进度表。赵阳正趴在桌上打盹,键盘上还留着半句没写完的代码。
“逸尘……”赵阳迷迷糊糊地嘟囔了一句,“你说我们真的能修好吗?”
李逸尘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窗外的风忽然大了起来,吹动了桌上的图纸,一张描绘着主殿屋顶的草图缓缓飘落。
纸上,一道裂痕清晰可见。
都市重生:以诗词歌赋重塑华夏古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