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冲进会议室,差点被门槛绊倒,幸好邓婵星下意识伸手扶了他一把。文件夹哗啦一声散落一地。
"我...没迟到吧?"江程气喘吁吁地问,抬头看向墙上的时钟——四点零一分。
"迟到了一分钟。"邓婵星冷着脸说,但还是弯腰帮他捡文件。
"路上被音乐社的人拦住了,他们有个紧急情况..."江程小声解释。
"不用解释。"邓婵星打断他,"请入座,会议要开始了。"
江程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点点头,抱着重新整理好的文件走到前排坐下。
邓婵星走上讲台,敲了敲话筒示意安静:"感谢各位准时到场。关于艺术节的筹备工作,学生会已经拟定了初步方案..."
接下来的半小时里,邓婵星详细讲解了艺术节的日程安排、场地分配、报名流程和评审标准。她的演讲条理清晰,数据详实,几乎涵盖了所有可能的情况。
"最后,"她翻到PPT最后一页,"所有节目和作品需要在四月十五日前提交初审,评审团由学生会和社联代表组成。有什么问题吗?"
教室里响起零星的掌声。大多数班长看起来已经被海量的信息淹没了。
江程举起了手。
"江同学有什么问题?"邓婵星公式化地问。
"整个艺术节的安排很完善,"江程站起身,语气出奇地正经,"但我有一个小建议。"
邓婵星微微皱眉:"请讲。"
"你的方案里,所有表演类节目都要经过三轮审核,最后只有八个节目能登上闭幕式舞台。"江程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但根据我的统计,学校现有文艺类社团二十三个,平均每个社团至少有2-3个备选节目,再加上班级和个人报名..."
"所以?"邓婵星打断他。
"所以八个名额太少了。"江程直视着她的眼睛,"艺术节应该是展示大家才华的舞台,而不是另一个竞争激烈的比赛。我建议增加闭幕式节目数量,或者延长艺术节天数。"
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同的窃窃私语。
邓婵星感到太阳穴突突直跳:"增加节目数量会影响整体质量,延长天数会影响正常教学。我们追求的是精品,不是大杂烩。"
"精品不是靠减少数量实现的。"江程的声音依然平静,但多了几分坚持,"很多社团为这次艺术节准备了大半年,如果连展示机会都没有..."
"机会是靠自己争取的。"邓婵星打断他,"质量达标的节目自然能入选。"
"谁来判定质量?"江程反问,"学生会吗?据我所知,学生会文艺部成员大多是古典音乐和传统舞蹈爱好者,他们对摇滚、街舞等现代艺术形式了解多少?"
教室里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几个班长交换着眼色,似乎没想到会看到这样一场针锋相对。
邓婵星握紧了手中的激光笔:"评审标准是公开透明的,任何有异议的节目都可以申诉。"
"标准可以公开,但审美很难客观。"江程摇摇头,"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投票呢?真正的艺术应该由观众来评判。"
"那会变成人气竞赛,而不是艺术评价!"邓婵星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
"好了好了,"高三一班的班长站起来打圆场,"两个方案各有优点,不如我们折中一下?先按邓副会长的方案进行初审,但增加一个'社团展示日',让所有报名的社团都有表演机会,不参与正式评比。"
邓婵星和江程同时转头看向他,然后对视了一眼。
"可以考虑。"邓婵星勉强点头。
"我没意见。"江程耸耸肩。
会议在诡异的气氛中继续,最终确定了几个折中方案。当邓婵星宣布散会时,她感到一阵前所未有的疲惫。
各班班长陆续离开,有几个临走时还对江程竖起了大拇指。邓婵星假装没看见,埋头整理自己的材料。
"嘿。"
一个声音在身旁响起。邓婵星抬头,看到江程站在她面前,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递给她一瓶。
"补充点水分吧,你刚才说了那么多话。"
邓婵星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了水:"谢谢。不过下次有意见可以私下提,不用当着所有人的面。"
"私下提你会听吗?"江程拧开瓶盖喝了一大口,"我看过你去年组织的诗歌朗诵会,整个流程像军事演习一样精准,但参与者评价可不高。"
邓婵星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你怎么知道参与者评价?"
"社联每学期末都会做社团活动满意度调查。"江程从那一堆文件中抽出一份递给她,"去年下半年的数据,第15页有诗歌朗诵会的反馈。"
邓婵星翻开文件,惊讶地看到一份详尽的调查报告,数据清晰,分析到位,甚至还有改进建议。她抬头看向江程:"这是你做的?"
"社联的工作我可从来没马虎过。"江程笑了笑,"只是不太喜欢你们学生会那些条条框框而已。"
邓婵星突然注意到江程的笔记本还摊在桌上。在一堆会议记录旁边,居然画着几个可爱的卡通形象——一个扎马尾的严肃女孩正在喷火,旁边写着"小龙女发威"。
她猛地合上笔记本推给他:"请尊重会议纪律。"
江程顺着她的视线看向自己的涂鸦,突然笑了:"被你发现了。其实画得挺像的,要不要送你?"
"不必了。"邓婵星抱起自己的材料准备离开,却又忍不住回头,"那个...调查报告能借我看看吗?"
江程夸张地捂住胸口:"邓副会长对我的工作感兴趣?真是受宠若惊。"
"只是参考一下。"邓婵星板着脸说。
穿越,身为配角的我将逆转人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