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的历史<十四>
妈妈用火棍拨弄着火炉,我在床上一边穿着衣服,一边问母亲,“妈,大姐姐走了!”“走了,坐市郊车回咸阳了。”
妈妈说的市郊车,是西安开住咸阳的列车,早晚各一趟,是专门为两座成市沿线上班的职工提供的。它站站都停,沒有座位。车厢是拉货用的,当时人们称呼它为“闷罐子”,票价很便宜,到咸阳市只需三角钱,我每次到姐姐家都是坐的这种车。
姐姐是五六年高中毕业于西安市第六中学,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那时她和我大哥同在六中学习,大哥的成绩比她还好,总是学校的前一二名。
五二年我大哥初中毕业,本应继续上高中考大学的,只因当时解放只有三年,国家急需各类人才,于是政府大力发展教育,普及文化,学校骤增,需要大量教师,就从初中毕业生中招收一批小学教师。
大哥的学习成绩那么好,自然是选拔的对象。
哥哥想上大学,却又顾及自己的大妹,因为当时家里有六个孩子,妈妈也沒工作,加上奶奶九口人只有父亲一人工作,日子可想而知,(如放在现在那是无法生活的),他只有提早工作,一解家里燃眉之急,二能供弟妹们完成学业。妈妈实出于生计困窘,违心地同意了。
妈妈多么想让自己的大儿子有出息,干一番事业,来安抚她那劳累的身子和向上的心。
多年来妈妈还经常告诫我们兄妹,不要忘记大哥放弃学业对这个家的付出。
大哥中师毕业后,被分到了西安成丰面粉厂子校,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也多亏了大哥,6O年三年自然灾害时家里补贴的食物,大多都是面粉厂分给的一些草籽(打扫工作场地落下的原料,现在喂鸽子吃的)里拣出的麦粒,大豆,碗豆……。
大哥在做教师工作时,认真负责,他的好多学生的年龄和他差不了几岁,但他们遵重他,爱戴他。
记的好多年我们家墙上挂的画,都是他的学生送的,而且大多数还是学生们自己画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幅“上山虎”和一幅“鲤鱼图”,还有一幅北京名胜,让我记忆最深。
从小我就知道北京有铜牛,有白塔,有景山,有故宫。
过年了哥哥收到很多贺年卡,全给了我,我曾收存了上百张之多。
每到晚上,吃完饭大哥把从学校带回来的一大柳袋学生作业,(大柳袋是用细柳条编的提包,很精细,长方形两边有两个软提把,就象现在的大提包,但它是定型的,也象个小箱子。)我和大哥就在大饭桌上,他批改学生的作业本,我在对面写我的作业。
每天晚上我还要完成他布置的毛笔字三大张,每张纸大字写完了,要在空白处填写中楷,中楷写完再填写小楷,直至写满为至,那时不用墨汁,父亲和大哥要求我必须自己用墨砚研磨。我每天不看电视,不玩电脑,错了那时沒有这些东西,空余时间除了玩耍,就是看书写字做作业,或者帮妈妈干点家务活。
待续
无言的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