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说到曜箕老爷在南京政府供职,事务多有变化,却事事认真,负于身心,尽其职责。然经济也收获颇丰,每月俸禄三百六十大洋,除自己留用外,大部分给降大宅,供养几十口家人。降州膏药铺生意尚可,也多有收益。夫人苑玉又是持家能手,平日生活节俭,计划周到,凡家中之人尽数供养,穿衣吃饭,另用碎钱均有分配。学子费用,一分不省,尽其智能,鼓其奋进。不惧礼致,随其爱好。学子们也不辜负老爷和太太一番用心,长子鸿北京政法学堂毕业,供职太原法院。二子瑛美国留学己毕,学业有成,回国待机。三子鉴考洋试录,将要赴远欧洲比国鲁文大学学习。四儿棣正上初中,下年要考太原高中。学子们的状况倒让二老有了安慰,不枉给他们的付出和关爱。
193O年民国十九年,阎锡山和冯玉祥与中央有违言,杨兆泰部长奉命北上调解,曜箕随其前往,不想中途患病,一时不好耽误公差,遂辞职返京修养。此间余办理交代一切公务事毕,亦呈请辞去一切兼职。奉令另有任用,应予照准。八月二十七日,奉陆海空第三方面军总司令阎锡山任命为军部参议。
旧历十月二十四日,曜箕老爷又喜得一子,排序老六,这六子系姨娘所生。话说自民国十年老爷太原收留孙爱云至今已有十年,这爱云十三四跟随老爷走北闯南。应州县室六年有余,经风雨,见世面,炮火连天三月有余,不知害怕。南京城照顾老爷。不知不觉年岁已出二十,十年间爱云终不离爷身,精心料理爷的生活,终得成果,生一少爷。
爱云有了身孕,身子月月见长,到了七八个月时腹中胎儿不得消停,这又是头胎,必得有人照应。为了安全起见,只有一个法子,派下人陈富送回绛州老宅。
这姨娘一路在陈富的照顾下,从南京到武汉,从武汉到郑州,从郑州到风陵渡,一路火车转了几次。风陵渡地处晋南,豫西,陕西东部。是三省交汇之处。黄河由北向南冲出山垇,在这里调头转向东方,奔华中平原滚滚而来,向大海奔去。风陵渡口是黄河知名渡口,河北巍巍中条山,河西远目天险隘口潼关,河南岸秦岭山脉东起点,三省交通要道,格外繁华。姨娘和陈福一行乘渡船过了黄河。一路赶到降州城外,过了汾河桥,进了南门,向常家胡同走来。这时早有下人已赶到老宅院通报,恰逢三娘,三娘闻知匆匆来到中院上房,“太太姨奶奶回来了,快到胡同口了。”太太宛玉正在坑上做针线,听到三娘声音,急忙放下手中活計,转身要下坑,三娘已掀开门帘进屋了。
“她三娘是谁回来了?”太太问话未落音,紧随三娘身后的陈富赶忙答到,“太太是小人陈富带姨太太回家来,姨太太已怀孕八月,老爷让在家中生产,并吩咐小人转告太太要好生按排。”太太听完陈富叙述,即可对三媳妇说“三娘快安排人把东院房子收拾出来一间,叫姨娘直接过去,今日我就不见她了。让她好生休息,明日把风尘洗掉,换了新衣再来见我。”“是太太,就按您说的,我一定按排好。”说完三娘带着陈富出了北房往东院去了。
无言的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