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珠海之旅,不仅让他们领略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更让一家人的心紧密相连。回到家后,一家人围坐在温馨的客厅,翻看这次旅行拍摄的照片。每张照片都承载着一段难忘的回忆,每一个笑容都洋溢着家的温暖。
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旅游终于结束了,茯苓一家人回到了熟悉的家中。
回到家时已是年初三,中午吃饭时,继母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这是每年过年家里必备的食物。茯苓却心生抵触,因为她向来不喜欢吃饺子,而妹妹落葵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的不喜欢。赖宝珠笑着接过落葵的饺子,又体贴地给落葵夹了许多她爱吃的菜。茯苓看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难过。她不敢说出自己的不喜欢,担心叔叔婶婶离开后会迎来一场打骂,只能含泪艰难地吃下那对她而言难以下咽的饺子。委屈如同潮水般将她淹没。
儿时的茯苓,最痛苦的时刻,莫过于家里的用餐时刻。
在餐桌上,她会留意每个人的表情,生怕自己的一个不慎会引起不快,内心如同被阴云笼罩,异常阴郁。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在欢笑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孤独与不安。
茯苓生性不善与人争论,总是垂首附耳,装作一副唯唯诺诺或衰疲不堪的样子,从不与赖宝珠顶嘴,也不敢与她顶嘴。
吃过饭后,叔叔婶婶就给茯苓和落葵每人包了红包,是每人两百元。继母一看到茯苓的红包,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她故作谄媚地讨好茯苓,身体不自觉地靠近,语气温柔得有些夸张,而茯苓耳根子软,钱被继母要走后就再也没有被还回来。而赖宝珠更是表里不一,不仅要走了茯苓的钱,还处处欺负着她。甚至在以后,当茯苓说起幼年的红包都被爸爸妈妈拿走时,赖宝珠却反口说:“你全部带去了方丽珠那里,你不记得了?我们又没拿你的钱。” 茯苓不禁感到迷茫,开始怀疑自己的记忆。
以后的茯苓想到此,都会不由得感慨,这个女人太厉害了,总能用言语牵动她的心,让她怅然若失,也让她不敢反抗。
很快的,茯苓便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然而,继母为了图方便,竟让茯苓和比她小一岁的落葵同班,这导致茯苓比同龄人晚读了一年书。班上的老师因此常常误以为她们是双胞胎,继母便逢人解释说茯苓其实比落葵大一岁,是姐姐。每当有人问起时,她总是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语气强调:“茯苓是姐姐哦,比落葵大一岁呢。”她似乎乐在其中,刻意凸显这一点。
因为继母不愿工作,整日沉迷于享乐,尤其喜欢打麻将,她常常将茯苓和落葵丢在幼儿园,直到很晚才来接她们。
茯苓在家附近的宝宝幼儿园上学,那是一家规模很小的幼儿园,设施简陋。茯苓每次午睡时,都只能和落葵挤在一张小小的床上,无法翻身,手脚都难以伸直,这种不适感即使长大后也令她记忆犹新。她知道妹妹落葵同样也饱受困扰。每当放学后的傍晚,其他小朋友都被家长接走了,只剩下落葵和茯苓两人在校等待。看着空荡荡的校园,茯苓心中充满了不安和忧虑,她紧紧握着妹妹的手,不知道妈妈今晚是否会准时出现。落葵则显得更加害怕,眼睛里闪烁着泪光,她小声对茯苓说:“姐姐,妈妈会来的,对吗?”
茯苓虽心中没底,却仍用力地点点头,安慰着妹妹。继母打麻将常常打到深夜,茯苓和落葵根本不知道母亲何时会来接她们,她们只能苦苦期盼着母亲的到来。
有一次,继母因为打麻将到太晚,无法抽身,便让朋友吴晓来接茯苓和落葵。由于茯苓并非继母的亲生女儿,吴晓只细心地将落葵安置在自行车上,提醒她抓稳,却让茯苓随意地坐在后座上,也没有提醒她注意安全。骑至一段崎岖不平的路段时,茯苓因剧烈的震动而摔倒在地,头部直接磕在硬地上,尽管没有流血,但她却失去了知觉。
茯苓醒来后,对所发生的一切毫无记忆,这是她第一次失去片段记忆。
而继母在事后竟对茯苓一顿臭骂,声音冷冽而无情:“你怎么这么笨,连坐车都会摔。”继母站在床边,脸色阴沉,周围弥漫着紧张的气氛。当然,继母是趁爷爷不在时责骂茯苓的。她根本不关心茯苓的伤势,只是害怕茯苓的父亲尹文浩知道后责怪她没有照顾好孩子。
从那以后,茯苓变得迟钝起来,注意力无法集中,反应缓慢,记忆力也大不如前。她不明白自己为何会变成这样,而一直忽视她的爷爷尹世忠和继母赖宝珠自然也没有发现她的异常。
在学校里,有一对姓余的双胞胎姐妹,姐姐叫妞妞,妹妹叫文慧。茯苓和落葵是她们的好朋友。
幼儿园里,老师们似乎对落葵更为偏爱。他们总是安排落葵在一张小床上安静地睡觉,而茯苓却只能与一群孩子挤在一张大床上,而且是男女混睡。
在家中,继母对茯苓的恶劣态度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邻居们也心知肚明,却总是袖手旁观,不闻不问。每天的辱骂和挨打让茯苓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屈辱,她的内心无时无刻不在痛苦地挣扎。
有一次,幼儿园组织活动,落葵被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而茯苓则被分配到角落。老师们对落葵总是笑脸相迎,轻声细语地说话,但对茯苓却常常视而不见,冷漠以对。这种明显的差别待遇让茯苓感到更加无助和委屈。茯苓在家中被区别对待的情况,主班老师自然也看在眼里,或许连幼儿园的老师也会因人而异。只是当时的茯苓还懵懂无知,并未意识到自己早已受到了不平等的待遇。
慕少追妻之宠妻无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