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约定同游柏林后便离开,谁知刘嘉诚临时变卦。无奈之下,我们只得请唐爵士、张梓琳、苏炜桐、金玥涵以及班长王珺怡先行返回热那亚,托付他们四人照看店铺。
我们则将沿途采购的货物尽数抛售。结果有赚有赔,大约七成盈利,三成亏损。最终,我们手头大约有7600马克、8000达克特,以及弗罗林等其他货币共计3500。
在柏林一家大酒馆的包间里,我们商讨下一步计划。
“怎么才这点钱?完全不够支撑一艘商船航行啊……”李宜桦率先发愁。
“再这样下去,拼死拼活干三年也未必能出海。”原本想跟苏炜桐他们回去,却被李喆硬留下的胡皓哲附和道。
刘嘉诚听了也觉得在理:“是啊!就算找到三班,三个班的钱凑一起也未必够。”
我和胡皓哲低声交换了意见,我接着分析道:“必须考虑周全:购买或租赁商船就是一笔巨资;水手薪资和补给(食物、淡水、必需品)开销不小;采购货物的本金;船只的定期维护修理费用;为应对海险购买的保险;特定航线的通行费或关税……这些都得算进去。”
讨论一番后,结论令人沮丧:眼下我们几乎一事无成,顶多比普通平民手头宽裕些。
但颓废不是我们的选择。我们决定放弃寻找三班,转而搭乘顺路船只,将货物尽量运往远方售卖,指望能卖出更好的价钱。
“谁会白白浪费船舱给我们?赚了钱又不归他……图什么?”李喆质疑道。
“可以谈分成,比如利润分他一半。”我提议。
“就这么定了!谁有异议?”张喆环视众人问道。
一片沉默……片刻之后,我们高呼一声,齐刷刷站上椅子(酒杯是木制的,摔不坏),将酒杯往地上一掼!紧接着,右手叠在一起,用力向下一按,随即冲下二楼包间,踹开酒馆大门,一窝蜂涌了出去。
身后传来酒馆老板的咆哮:“小子!我的门!你们等着——!”
“抱歉,先生!习惯了!”张喆回头小声嘟囔了一句。
目标锁定波美拉尼亚!我们再次雇佣马车,颠簸数日后,终于见到了魂牵梦萦的大海。
浩瀚无垠的蔚蓝铺展眼前,宛如神秘的天籁,在晨光中唤醒沉睡的岸线。海浪轻柔拍岸,如同自然的节拍器,奏响生命的韵律。海鸥翱翔,鸣声与涛声交织,谱写着海洋最动人的交响。
又等待了一阵,地平线上“徐徐升起”了帆影——先是桅杆顶端,接着是船体。希望的曙光仿佛就在眼前,我们纷纷起身,屏息凝望。
原以为他们会在港口久留,没想到他们卸货、补给、休息仅一日便准备再次启航。机会来了!(这段时间,我们暂居在港口附近的一家旅馆。)
刘嘉诚上前与船长交涉。出乎意料,船长爽快应允,条件是我们只需缴纳分摊的商税和300马克的搭乘费,货物利润全归我们。我们自然满口答应。
船长名叫奥托·赫尔曼,汉堡人,其座舰名为“汉萨同盟号”。他头戴宽檐帽,身披船长大氅,浓密的络腮胡与长发几乎连成一片。他右手按着一柄长剑,典型的北德意志人面孔,身形魁梧,不怒自威。
登船者共十人:我、张喆、张铭洋、李喆、李宜桦、李梓轩、胡皓哲、王珺怡、刘嘉诚。我们将货物、备用衣物、几盏油灯及足量灯芯燃料搬上了船。此外,还带了《初级航海术》、几本意大利书籍和一册《圣经》——这非常必要,若被发觉非基督徒身份就糟了。
最重要的是一批刚购置的武器:三支鸟枪(配属李宜桦、胡皓哲、李喆);两支手枪(配属我和张喆);配套的弹丸、火药若干,用防水帆布袋装好;五柄带鞘长剑(配属其余五人)。先前在神圣罗马帝国境内相对安全,如今置身茫茫大海、寄人船下,武装自己便成了必须。食物饮水由船长提供,我们也“识相”地给奥托船长进献了些奢侈品。
至此,万事俱备。我们驶离著名的什切青海港,穿过一片海湾,进入了波罗的海。这时才想起问船长目的地。“柯尼斯堡。”奥托船长答道。我和张喆相视恍然,其他人则一脸茫然。费了好一番唇舌,才向他们解释清楚这东普鲁士重镇。
航行期间,我们大多时候看书、发呆、玩牌,偶尔也做些正经活计:擦洗甲板、轮值守望、学习航行观测——这是我们主动要求船长安排的,毕竟未来航海生涯中,这些都将是日常。
**航海日志:1529年10月1日,晴。**
无垠海面上,“汉萨同盟号”犹如一只展翅的孤鸿,乘着风浪翱翔。船身在波峰浪谷间起伏,每一次昂首都似在致敬苍穹,每一次沉降又仿佛投入深渊的怀抱。风帆鼓胀,宛如驾驭大海的魔法师,将无形之力化作破浪前行的伟力。
今日轮到我守望。攀上那摇摇晃晃的桅楼绳梯着实令人心惊,但瞭望台上的视野绝佳——整条清晰的地平线尽收眼底。
未完待续,敬请期待。
新全年级穿越大航海时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