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圣
超小超大

第八十五章渭水之盟

  这场瘟疫比想象的来到还要激烈,就在宇文哲离开的这三天时间,瘟疫已经全面爆发,整个银川城的将士全都出动了,把守着城门,那是因为原本刚刚经历的战争侵蚀,而活下来的百姓们全都向着银川城涌来。

  这些百姓依靠着银川复杂的地势躲过了凶残的突厥人,但是却躲不过无处不在的疫病,所以全都争先空后的要离开银川,躲避这场灾祸。

  这些人里有的已经传染到了疫病,甚至在走来银川城的路上就一头栽倒在了地上,没有了声息,而一旁的人却丝毫不显惊讶,让过身前的尸体继续前进,双眼里已经完全充斥着麻木。

  银川到贺兰山之间范围很广阔,生活在这里的百姓有很多,阿史那贺鲁的大军在攻破贺兰山后根本没有来得及到处肆虐,就被宇文哲的两把大火烧成了残兵,所以对于百姓的危害并没有很多。

  真正造成破坏的也只是阿史那意凡那一万人马,打着劫掠物资的幌子四处寻找长孙皇后,所以死在突厥人入侵时的百姓,相比于生存在这里百姓的基数来说,还不是太过于严重。

  百姓们缓慢的聚集在银川城的城门前,一眼望去黑压压的一片,就像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海洋,他们无力地拍打着城门,希望城门能够打开,放任他们离开这个已经被死亡的气息所环绕的土地。

  成千上万的百姓站在城墙的外面,比突厥人的十五万大军来的更有压迫感,城墙上的士兵紧张的看着下方,握着兵器的手心里不停地分泌着汗水,眼神中全都是痛苦犹疑之色,因为城下的百姓都是银川的守军需要守护的对象啊。

  不过,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意味着疫情会更加容易扩散,虽说银川城也扔下了一些张宝藏配置的药物用来阻止疫情的扩展,可是却没有什么效果。

  脏、乱的环境下,正是瘟疫滋生的最佳环境,最重要的是恐怖、绝望的情绪笼罩着他们,没有了生存欲望之人,又怎么可能活的长久呢。

  每天都有大量的百姓死去,每当清晨来临的时候,许多孩子双眼无神的坐在父母尸体的旁边,老人们死寂的看着眼前无法睁开双眼的儿女,甚至没有哭泣,没有哀嚎,有的只是对于生命的淡漠,因为下一个也许就是他们之中的任何人,根本就无法避免。

  银川城内,城里的疫情并不像城外的那么严重,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张宝藏仿佛找到了抑制瘟疫的方法,虽说不能治愈,但是却能使没有感染疫情之人的免疫力增强很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愧张宝藏的御医之名了。

  而且城内都是士兵,纪律性很强,经历过与突厥人的战斗后,凝聚力更是到了史无前例的程度,没有人会隐瞒自己的病情,所以患上瘟疫的士兵很快就能够隔离,这也是城内的疫情还在控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段时间以来,张宝藏一直在研究这一次疫病的病因,毫无意外的,疫情是因为战争而起,突厥人只管胡乱杀戮,被残杀的百姓尸体、那些残肢断臂,就扔在路边没人理会。

  尸体没人收敛,在加上此时已经入夏,湿热的空气,导致尸体腐烂的极快,滋生出了大量的病菌,渐渐的,那些老弱妇孺、受伤的士兵,因为身体的抵抗力变弱而首先病倒,患上了疫病。

  只不过有一点张宝藏一直没有搞清楚,疫情到底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染,更不要说如何去治愈,只知道这一次的疫情爆发的那么迅速,一定是一种很容易就会被身体接受到的传染方式。

  与此同时,李靖所写的折子同样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长安,当折子送到的时候,颉利可汗还没有退兵,经历了几番周折之后才送到了李世民的手中。

  当时李世民和颉利可汗的对峙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因为银川城大捷的消息早就在瘟疫的前几天就传到了长安,颉利同样得到了这个消息。

  李世民知道颉利要坐不住了,所以还想尽力拖延些时日,毕竟全国的府兵已经前来支援,颉利此时只有冒着自毁八千的危险攻破长安,但是之后也绝对会被大唐的府兵消灭,若不然就只有退兵的份,可是战争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已经不是说退就退的了。

  直到接到了李靖的折子,李世民在城墙上整整的站了一个时辰,在衡权利弊之下,长长的叹了口气,最终大唐派遣使者进入突厥大军中面见颉利可汗,给了颉利可汗一个退兵的借口。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毕竟现在还是颉利可汗占有优势,手里握着主动权,要是颉利可汗真的发疯,不顾一切的进攻,即便后来的府兵把颉利干掉,自己的李唐皇室不也全没了不是,李世明有着远大的抱负,他敢冒着同归于尽的危险赌颉利不会进攻,但是那场瘟疫却打破了李世民心中的坚持,若是没有及时把瘟疫扑灭,蔓延至全国,那才是没有了任何一丝的希望。

  双方终于签订了盟约,李世民亲自带着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至渭水边,身后是大批的士兵,隔渭水与颉利对话,指责颉利负约。

  颉利可汗看到李世民身后的部队,沉默不语,两天后,李世民与颉利可汗在长安城西郊的渭水桥上,签署了和平协议,双方立刻斩杀白马立盟。之后,颉利可汗率突厥全体骑兵返回,一场大战终于偃旗息鼓。

  突厥人带走了大量的金箔,这些金箔是李世民给了颉利退兵的借口,渭水之盟结成,至此,大唐灭亡的危机完全消失,李世民也把自己的精力全都放在了单于都护府这场瘟疫之上。

  十里亭,这里是长安城外最近的一处驿站。

  一名身穿紧身紫龙服的年轻人带着几名随从以极快的速度向着银川城的方向疾驰而去,他的怀里还夹带着一卷明黄色的圣旨。

  在他们身后有着一支大军,护送着数十辆马车和数不尽的物资,咯吱咯吱的行走着,每辆马车里都坐着一名发须皆白的老者,年龄最小的也有着半头的白发。

  终于,长安做出了反应,银川的命运或许会因此发生改变也说不定 。

大唐之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开艘航母去抗日 连载中
开艘航母去抗日
且听沧海
简介:中国下一代航空母舰“北京”号,在一次执行任务途中,回到了甲午战争时期,舰上的将士,用来自未来的尖端的科学技术,改变着一个民族的命运……请加群142216023新书上传,别样精彩,书名:南洋霸主,讲述利用高技术装备热血争霸的故事!http://www.***.com/book/1055294.html(沧海微信公众平台上线,微信号——qietingcanghai,分享沧海的写作故事,抢先阅读精彩内容)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884.6万字6年前
重生之大明国公 连载中
重生之大明国公
兵俑
简介:一次意外,让张凡这个经济专业的高才生穿越到大明朝。不一样的身份,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人生。他到底会如何度过!已经设定好的人生道路带他走进了大明政权的权力中心,他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又会给这个时代带来什么样的改变。且看张凡这样一个穿越人士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大明朝的巅峰!【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677.6万字6年前
闻晏 连载中
闻晏
-拾柒-
简介:遐迩闻名四海晏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2.4万字5年前
(明朝那些事儿) 连载中
(明朝那些事儿)
萧然居士
简介:《明朝那些事儿》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
0.9万字5年前
长安西行七千里 连载中
长安西行七千里
风吟海
距离长安七千里的地方,有座城池叫龟兹,有个地区叫安西都护府,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7.8万字5年前
超级基地之龙行天下 连载中
超级基地之龙行天下
落幕狐狸
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夜凌天偶然获得超级文明基地的认主,从此他的命运被改写,是做科技的巨头?还是……PS:【本书情节,内容纯属虚构,与现实政治,经济无任何关系】
12.3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