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圣
超小超大

第一百五十五章十足的奸商

  虞世南、上官仪,这两位是贞观初年最为有名的诗人和文学家,虞世南擅长书法,是初唐四大家之一,而上官仪所创的上官体,更是有无数人跟风。

  李业诩一边说着,一边跑到外面,在放置礼物的地方,拿出了宇文哲带来的贺礼。

  “哦?这是什么?”众人被李业诩的话所吸引,视线全都落在了他的双手上。

  拂女在李业诩的手里接过了礼物,将其打开,拿出了那两张雪白的宣纸,仔细的看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大堂都安静了下来,全都在看着红拂女的表情,而红拂女从惊愕缓缓的变成了欣喜。

  寿星献彩对如来,寿域光华自此开。

  寿果满盘生瑞霭,寿花新采插莲台。

  寿诗清雅多奇妙,寿曲调音按美才。

  寿命处长同日月,寿如山海更悠哉。

  我借杯酒长精神,

  祝起高堂富贵人, 寿筵略尽反哺意, 比后更谢知遇恩, 南海若知德如此, 山水不老春长存。

  “哲儿,这首祝寿诗,甚和老身心意……”红拂女不自觉的念了出来,整个大堂里更显得安静。

  “嗯嗯,不错,那么多寿字,连我老程也觉得有意思,看来林小将军不但能带兵打仗,还会作诗,这水平可不一般啊!”程咬金瞪大了眼睛,一般能带兵打仗的可都是粗人,能在文武两方面都能达到巅峰的,自古以来可没有几个。

  “那当然了,林哥在诗词方面可是一绝,现在流传的那首水调歌头就是林哥所作,林哥的诗,最少也价值千金!”李业诩讨好的看了宇文哲一眼,大声说道。

  “水调歌头?不是弘之策作的吗?”程处默撇了撇嘴,道。

  “哼,你知道个屁,弘之策就和当年的我一样,借着林哥的词给自己添彩,有名无实的家伙罢了!”李业诩不屑的看着程处默,道。

  “哈哈哈,那可有意思了,每次去寻芳阁,都能看到弘之策在贵宾席,表现的一副文采斐然的样子,看我下一次不揭穿他,贵宾席我都还没坐过呢!”

  “你这个夯货,还不闭嘴,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场合,滚你的寻芳阁,你想死别害老子。”李业诩看着周围人的各种表情,尤其是李邺嗣严肃的双眼,神情大变,立刻跑到程处默的身边,低声喝骂道。

  在没有宇文哲的时候,李业诩就怕两个人,一个是李靖,另一个就是他的哥哥李邺嗣。

  程处默一愣,讪讪的低下了头,用余光撇了撇程咬金,发现程咬金的表情并没有什么变化,才悄悄的松了口气。

  宇文哲看着此时的李业诩,心中闪过一丝无奈,这家伙简直是太没有节操了。这几位将军也笑着摇了摇头,只是把这些当成了一个插曲,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少爷,怪不得,你这一首诗可比我之前准备的寿礼强多了,早知道的话,我也不用废那么大的劲了。对了,那个图形到底是什么?“林平看着红拂女和其他人惊叹的表情,松了口气,道。

  此时红拂女已经打开了另一张宣纸 ,看着宣纸上的图形,流露出一丝疑惑,”哲儿,这个奇怪的图形是什么,感觉像……像……“

  “像是马蹄!”宇文哲微微一笑,道。

  “对,没错,确实和马的蹄形很像。”红拂女说着,随手把图形递给了一旁的李靖。

  “这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名字叫做马蹄铁,可以套在马匹的脚掌上,保护马蹄不被磨损,将军觉得如何?”

  宇文哲看着李靖接过宣纸,看着纸上的图形却一直在沉默,不由得开口问道。

  马蹄铁是在元朝时期,在欧洲流入到国内。古代主要的作战兵种就是骑兵,既然是骑兵,那么战马就尤为重要,为何北方牧草民族总是很强大,因为他们有天下间最好的草场,数量最多的战马。

  每当突厥人兴兵,每个骑兵最少携带两至三匹战马出征,那么想要和突厥骑兵对抗,就必须也同样如此,可是这样一来就产生了大量的军费。

  毕竟,中原汉人和北方草原之人不同,北方草原之人从小就是在马背上长大,而且每当出征的时候,都是骑着自家的马匹,很容易就能拉拢起一支骑兵大军。

  而中原,以耕作为生,最重要的一点,在汉族平原,战马本就是稀罕的,双方有着本质的区别。

  马的蹄子只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大约两厘米厚的坚硬的角质,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马蹄和地面接触,受地面的摩擦,积水的腐蚀,会很快的脱落,这时战马便不能再次出征,必须要大量时间来休息,休养马蹄。

  可以说,这么一点小小的问题,就造成了一匹战马无法使用,所以当组建骑兵的时候,就必须用战马的数量来弥补这样的缺陷。

  而马蹄铁的使用不仅保护了马蹄,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作战更是不用再提,可以说一块小小的马蹄铁,就是一场决定性的创新。

  “每当大战,战马的损耗都尤为严重,其中八成是因为马掌磨损,这就像是一双鞋子,套在马掌上,有了这么一个小家伙,最少能给我大唐省下一半的战马,不,或者可以说,能够支撑我大唐多组建出一半的骑兵!”

  李靖捋了捋胸前的胡须,沉默了很长时间,直到宇文哲的声音落下后,才抬起头来,声音都变得有些颤抖,手中用力的拿着那张宣纸,一点也没有放开的意思。

  多出一半的骑兵啊,这意味着什么,以当时的社会,基本上来说,培养一名骑兵一年的支出,应该等于十个以上平民的一年支出。

  此时大唐有十万骑兵,在这十万骑兵身上花费的军费足以养活一百万平民,可是这一枚小小的马蹄铁,就能用让原本十万骑兵变成二十万,这也怪不得李靖的反应会如此激烈。

  “什么东西,竟然有如此奇效,让老程我看看!”所有人都震惊的看着李靖手里的那张纸,程咬金最先安奈不住,直接起身跑到了李靖的身后,瞪着两只大眼睛猛瞅。

  “哲儿,如果真的像你所说,那么有了马蹄铁,每名骑兵配置一匹战马,足矣……不过,此物还从来没人打造过,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奇,还有待考察啊。”

  李靖把手里的宣纸递给了下首坐的李绩,摇了摇头,在刚才的兴奋中冷静了下来,道。

  仅凭一张图形,虽说能看出图形的目的,不过能不能实用还要两说,毕竟李靖不是宇文哲,马蹄特对于他们来说完全是新东西,不过,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李靖这个人有多么严谨、冷静。

  “将军,既然末将能拿出来,那么就说明一定实用!”宇文哲摇了摇头,道。

  “既然如此,林将军可又立了大功了!本将也觉得这个图形可行,给马匹穿上铁质的鞋子,这么简单就能保护马蹄的方法,竟然没人想的到,还真是……唉……”李绩自嘲般的叹了口气,道。

  “功劳就算了,不过这可是末将的设计,末将只是拿出来请将军品评一下,和那首诗不一样,没有说要送给将军。马蹄铁虽说是个小玩意,可是其中有些地方也是不好制作的。”宇文哲笑了笑,这一瞬间,冷场,所有人全都转过头来,吃惊的看着宇文哲。

  “哲儿,那你想干什么?”

  “没什么,末将只是想把马蹄铁卖给朝廷,将军以为如何?”宇文哲露出了一副得逞般的笑意,曹府没有进项,他就算是不为自己打算,也得为曹老夫人打算,可是如今没空去做些产业,那么就只能从手头上的资源入手,银子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卖?!”不仅李靖,所有人都震惊的长大了嘴巴,这还是第一次听说有人要和朝廷做生意。

  “不错,卖!”宇文哲点了点头,道。

  “就这么制作这么一个小玩意,本钱也就几贯吧,也值得惊动朝廷,罢了,我老程做主,这个什么马蹄铁买了,我这随身带着三百两的银票,足够了吧!”程咬金在怀里摸出了三张银票,傲然道。

  “程将军,有些东西的价格不能用他的本价来衡量,而是要看他能创造怎么样的价值,这马蹄铁虽小,不过也不是区区三百两能够买下来的!”

  程咬金眉头一皱,“你想要多少银子?”

  宇文哲站起身来,伸出一根手指,对着李靖等人咧嘴一笑,“末将没有闲心去管理马蹄铁的打造,也没有兴趣去做买卖,所以设计的这张图纸,和制作方法可以完全传授给朝廷的工匠,不过每当朝廷制作一副马蹄铁,都要付给末将一两银子,这叫技术股!”

  “一两银子,也不多嘛…”程咬金想了想,嘟囔道。

  “不多?如果这马蹄铁真的可行,那么十万骑兵就必须得全都配备,不说节省下来的军费还会不会扩建骑兵,单单这一项就是十万两银子,而且马蹄铁也不是不会损坏,这可是细水长流的东西,哲儿,你若是商人,绝对是一个十足的奸商!”李靖苦笑道。

大唐之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晚清神捕 连载中
晚清神捕
乔尼小样儿
简介:在清朝末年,李国楼留洋回国,文不成武不就,无意之中踏入六扇门,成为一个侦探,案件他来破,在迷惘的世界里,书写一段传奇!文章主线以主人公生活经历为轨迹,带有强烈的传奇色彩。副线以主人公破案来贯穿始终,两条线贯穿在一起,将碰撞出激烈的火花!在不是主子就是奴才的世界里,小李子翻江滔海为国争光抢洋妞,行走在黑白之间的无间道,带有强烈的调侃味道,笑过以后让人还想看下去,请君鉴赏。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86.2万字6年前
王氏秦朝 连载中
王氏秦朝
游客1555065791905
简介:当一个人穿越到古代会怎么样
6.3万字6年前
三国演义(白话版) 连载中
三国演义(白话版)
王希文
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原著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三国演义》原著内容是用古代文言文写成的,而且每个章节内容篇幅太长,今天读者阅读起来极不习惯,并且在原著中的迷信思想和对农民起义军的污蔑称呼,也与今天的时代的不符合。在我努力遵守《三国演义》主体思想和文学艺术的特色基础上,对原著内容进行全面翻译和改编,这样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81.0万字5年前
撄宁传 连载中
撄宁传
且慢慢
一个自极北老人山而来的少年,经过自身努力而踏入朝堂,经历了多次变迁的故事。人世冷暖,事态变迁,少年力求初心不变。
5.5万字5年前
宋时儿郎 连载中
宋时儿郎
新侨联委员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靖康之耻,为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伤痛。两宋灭亡之前,可有挽救余地?你穿越过去,就能挽此天倾么?好,让我们一起穿越回北宋宣和二年,方腊起事之初,看看是否能够从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开始,翻转此注定覆灭的大局?
57.8万字5年前
海南1939 连载中
海南1939
哥是出来打酱油的
我国陆地面积最小,国土面积最大的省穿越到了抗战最激烈的1939年初,会发生什么?故事是从一个交通事故开始的
18.0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