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敌特警横扫三国
超小超大

第九十一章解决争端

  “主公何不派人把这件事情宣扬出去,让天下的人来评评理。”贾诩说道。

  “贾先生,这样会不会把事情闹大啊!我怕我们会彻底得罪袁逢的。”赵磊担忧道。

  “主公,如果我们不把此事宣扬出去,让天下人知道是袁逢理亏的话,那我们才会把他得罪到家呢?”赵磊说道。

  “什么意思?完全听不懂。贾先生说话别那么绕啊!你知道我是直人。”赵磊无奈的说道。

  贾诩笑笑,解释道:“就好比说,这件事情如果只有主公和袁氏知道事情的原委,而天下人不知道谁对谁错的话,那么最后的输家一定是我们。因为袁氏门吏遍布天下,届时袁逢为了护短,一定会歪曲事实,来诬陷我们。这时我们再说出事实也就没有人相信了,而且我想现在易京应该已经派人去洛阳告诉袁逢我们罢免他的侄子的事情了。反而,我们如果立刻就把这件事情公布出去,不给袁逢有反击的时间,这样我们才能站得住理。而且不仅如此,主公还要私下写一封信给袁逢。”

  “怎么写?”赵磊问道。

  “我记得那袁弘说过一句话,是不是“这里是我袁家人的地盘”这句话?”贾诩问道。

  赵磊和张汉点点头。

  “那就拿这句话来质问袁逢,问他这话是什么意思?究竟这是大汉的天下还是你袁家的天下。届时袁逢一定无话可说,说不定还要向主公赔罪呢!”赵磊说道。

  “那他万一不承认呢?”赵磊说道。

  “你当我和子龙当时不存在啊?”张汉拍拍赵磊笑道。

  “我觉得即使我们这样做还是会得罪他的啊?”赵磊觉得贾诩的计策不是在缓解这种紧张的气氛,而是在火上浇油。

  “主公还没有看明白?无论怎么样我们都是会得罪他的。”贾诩说道:“既然得罪了,我们就要站得住理,这样天下人都会站在我们这一边,袁氏就不敢轻易动我们。”贾诩说道。

  “没想到我一个小小的冲动竟然带起了那么多的麻烦,下次我要注意点了。”赵磊自言自语说道。

  “属下该死,属下不是在责备主公。”贾诩听到赵磊的话,以为赵磊在指桑骂槐。

  “贾先生,怎么了?我什么时候说你责备我了?”赵磊满脸的奇怪。

  张汉确是个明白人,他打了个圆场说道:“贾先生不要紧张,主公对属下说话向来不会绕弯子,前面主公不是在说你拉!”

  贾诩无奈的笑了笑,原来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此时士兵进来报告道:“主公,那袁弘的一百军棍打完了,接下来该如何,请主公发落。”士兵说道。

  “贾先生,你说该怎么发落?”赵磊问道。

  “将他压出去在易京县游街示众。”贾诩坏笑道:“要来就必须来的狠一些。”

  士兵们把刚刚打完一百军棍的袁弘绑了起来,拉出了军营。

  今天易京的百姓可是爽到了极点,先是部分夺回了自己的土地。没过多久,又看见了几个赵磊军的士兵拉着已经昏迷不醒的袁弘游街示众,替易京的群众大大的出了口气。百姓们对这个讨伐大都督都是赞不绝口。

  赵磊营中。

  “军师,信写好了么?”赵磊走进贾诩帐中问道。

  “好了,主公请过目。”贾诩拿起刚刚写完的信,递给赵磊。

  “呵呵,贾军师言辞也很犀利啊!”赵磊边看边笑道。

  “这个是必须的,不然我们怎么能站得住理呢?”贾诩笑道。

  “抄一千封,在渤海,河间等袁氏的城池散发出去。”赵磊笑笑,对身后的叶伟说道。

  “主公,写给袁逢的信我也写好了,主公请过目。”贾诩又拿起第二封信,说道。

  “哦?这么写会不会激怒袁逢啊?贾先生。”赵磊看到这封信上完全都是在指责袁逢的话语。特别那句是关于袁家的土地的语句。

  “如果我们气势上不压倒他们,那最后倒霉的就是我们。”贾诩笑道。

  赵磊哈哈大笑,心想,有贾诩这军师在,什么稀奇古怪的困难他都能解决。

  于是乎赵磊大军在易京停留了数日来高调处理此事,这封信也是在周围郡县广泛流传。百姓们看到这封信纷纷对袁弘充满了鄙夷,爱屋及乌,袁氏这四世三公的世家也多多少少受到了影响。

  渤海太守袁立在看到信的同时赶紧派人快马加鞭到洛阳通知袁逢,问袁逢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现在赵磊在哪里?”袁立问道。

  “好像就在易京驻扎。”一个下人回答道。

  “派人去通知赵磊让他多在那里驻扎几天,所用粮草算我渤海郡的。再跟他说十天内一定会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袁立说道。

  这事情已经到了一种不可收拾的地步了,现在渤海附近所有的人都知道了袁弘说的那句话,皆误以为他们袁家要做第二个张角。加上现在势头正足的赵磊,刚刚杀了张角立了大功。面对他对袁家的指责,河北群众自然而然的是完全拥护。因为这个时代任何的事情是不讲究证据的,谁的说话权强,谁就是真理。

  赵磊收到袁立的通知后,也不着急,静待这件事情的发展。不过他心里清楚的很,现在他已经完全掌握住了主动。

  三日后,在洛阳的袁逢同时接到了袁立和赵磊的信,看完后勃然大怒,说道:“这袁弘是怎么一回事?他是不是要害死一族才开心啊?”

  袁立这边派信的人看见袁逢发怒吓的发抖,而赵磊这边的信使则是得意洋洋。

  “麻烦你回去告诉赵将军,说希望赵将军卖给老夫一个面子,这件事情不要在追究下去,把袁弘带到洛阳来,由老夫亲自审问,一定给赵将军一个满意的答复。”袁逢说道。

  袁逢自己心里其实很清楚,张角现在刚刚被灭,天下的局势还没有稳定下来。而袁弘有心无心的说的这句话,不就是在告诉天下人我们袁家要推翻大汉刘氏么?在这种风口浪尖上,这种话被别惹来拿当做炒作的话题,也是正常的。所以目前,只有让赵磊不追究,事情才能平复,不会传到洛阳这里来。

  贾诩就是看重了这一点,才想到要把这件事情闹大,这样才能转移掉袁弘被打革职这件事情的注意力,而是全部集中在那句煽动性的话上,让袁逢无话可说。

  在得到袁逢的答复之后,贾诩也让赵磊见好就收,这件事情倒是有了个最完美的结局。既没有袁家结仇,还让天下人知道了赵磊是一个忠臣,忠于大汉,还会为百姓出头。真是一举两得。

  卢植的营帐。

  “子翰,你太折腾了,你不应该得罪袁太尉的。”卢植听到最近发生的事情后,把赵磊找来,说道。

  “大人,属下为了救百姓不得已才得罪他们的。”赵磊无奈的说道。

  “这我知道,但是得罪了他们,你以后的仕途不好走啊!”卢植感叹道。

  “属下不解,属下认为只要当一个正直的好官,为百姓做事,就可以了,我又不稀罕什么升官发财。”赵磊说道,同时心里想道:马上汉室就要灭了,谁稀罕你们的官了。

  “真像年轻的我。这样吧!到了洛阳之后,你要亲自去袁大人的府上赔不是,虽然是你在理但是袁大人的官位要比你高,还是不要得罪他。我和他还算关系不错,到时候帮你说说情,我想他也不会再跟你计较了。”卢植说道。

  “是,谢谢大人。”赵磊说道,但是心中一点都不稀罕,袁氏算什么东西,我才不去道歉呢!以后我一定要灭了你袁氏全家,我才是霸主。

无敌特警横扫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龙啸大明 连载中
龙啸大明
木林森444
简介:明朝末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也是一个痛心的时代;有人前赴后继,誓死抗击,也有人卑恭屈膝,首鼠两端;是非以经颠倒,公道失去标准,这不仅仅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轰然倒塌,而是中华历史中最大的悲哀。而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商毅回到崇桢十五年(1642年),得到了一个修改三百年前那场错误的机会。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木林森的新书【战国征途】,开始上传,参加网文联赛新赛季,希望各位书友多多支持,投票。http://www.***.com/book/645027.html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475.7万字6年前
红颜三千 连载中
红颜三千
逆风小径
简介:王彦,转生成了一个富家少爷,凭着一身不俗的武艺,在这大梁乱世,手持三尺青锋,胯下朱蹄扬尘,血染黄沙,且试天下!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28.1万字6年前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连载中
纵横隋末的王牌特种兵
乱石兰竹
简介:为救美人独闯禁宫,搁置恩怨从军西征。揽文才,收猛将,逐鹿中原。平漠北,定波斯,扬帆海外。王牌特种兵刘子秋穿越隋末,逆袭乱世,开疆拓土,为您演绎一段不寻常的隋唐故事……群号:115455564本书数字版权由“中文在线”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146.8万字6年前
旭日东升 连载中
旭日东升
天空魔术师
李云慕:“将军咱们的弓兵怎么拿着复合弓啊。”将军说:“那是墨家的十里追风。”李云慕:“。。。。。那个将军,咱们重骑兵的盔甲怎么这么轻。”将军说:“那是欧阳家冶炼出来的飞云钢,轻便合身利于奔袭。”李云慕:“丞相,你一个堂堂一品大员怎么会怕一个打铁的?”丞相:“不怕不行啊,那老家伙,随便搞点东西出来,那些江湖势力都搅风搅雨的,你说我能不怕他吗!”李云慕:“夫子,您今年究竟多少岁了?”夫子:“不记得了,记不得了,不过活的久还是有好处的。”
2.6万字5年前
大明头上长了草 连载中
大明头上长了草
二分三夏
什么!早起刚睁眼睡得满脸胎记?历史的车轮正滚滚而来?Cao!(一段舞蹈)什么!东北奴儿铠甲已经+13?西北快递李哥即将被裁员?Cao!(一代奸雄)什么!3岁小孩明末搞工业革命?只因为爱发电回到未来?Cao!(一种植物)
1.5万字5年前
妙锦传 连载中
妙锦传
鸳鸯乾符
中国明朝,这个国祚近二百七十余年的大一统王朝,在历史上因其辉煌与黑暗并存的特殊性,一直以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至千禧之年而下的二十余年里,这个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的朝代总是被掩盖着一层朦胧,有人唾弃其厂卫的阴狠恶毒,亦有人颂扬其威震八方的天朝国威。但无论怎么说,象征这个朝代的符号总是让人屡屡惊叹。《永乐大典》,《本草纲目》,《纪效新书》亦成为了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难以磨灭的光辉星辰。扫荡安南,南驱倭寇,北攘蒙古,壬辰战争,铿锵铁马之声至今仍旧回旋于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七下西洋,宣仁之治,火枪,紫禁城,内阁等等诸如此类,频频成为历史大家们热烈讨论之对象。三次盛世,两次中兴,一次革新。在古典王朝中,这是极其少见的。而明朝自开国以后,平均五十年就出现一次极度繁荣的社会现象,亦不可不为之惊奇。诚然,脱离洪武之治来浅谈永乐盛世无异于空中楼阁。那么,这个开国仅仅以半个甲子的时间,就快速步入巅峰的王朝,它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又是谁铸就了宏伟的永乐盛世?在这盛世中,又隐藏了多少悲欢离合?请让我们慢慢走进明朝,去细细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别样美感。
12.1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