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猎魔人
超小超大

第八章第一本书

  看到这几个妹子兴奋的表情,我内心暗自高兴啊。你个坏老三跟我争,我打小就知道从小卖店五毛钱买粘片再转手五毛五卖给同学,还有就是我身上发生的那些灵异事件,够我给这群丫头讲好几天的,跟我斗你丫还嫩点,到最后王艳这朵花儿,到底落谁家,咱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点上一根香烟后,我发现这几个妹子应该从刚刚那场惊悚的事件里走出来了,于是继续开始讲述我的故事。

  “由于出生和抓周事件的发生,使得我父母家的亲属分为两个极端,其中的一群亲属见我如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例如我的二姑,我的大舅;而一群亲属则视我如珍宝,天天探望,例如我的二姨,我的姥姥。

  我识字的启蒙老师严格来说就是我的姥姥。我那会儿刚刚会冒话儿,可是我的父母整天都忙着工作。因为是计划经济年代,大家都是铁饭碗,必须得工作的,而且没工作的人是被人看不起的,不像现在市场经济,工作的流动性和自由性比较大,甚至坐在家里通过网络,就可以做买卖,这就是时代的进步。因为上述原因,我小的时候,只有姥姥带着我。我依稀还记得那个时候,我的姥姥成天领着一群小脚老太太,不是打打纸牌麻将,就是聊聊家长里短。因为姥姥本身是奉天女子高校毕业的高材生(想当初我姥姥是大地主的女儿,我恨老蒋啊),精通满,汉,蒙,日四种语言,做起事来有决断力,且为人公平公正,基于以上这些,姥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了这一群老太太的头儿。其实我个人认为是因为姥姥的家人比较开明,受了新思想、新教育,姥姥打小没有裹小脚,走路比其他老太太都快,做事儿又比较有效率,属于雷厉风行的主儿,因此才能成为这群老太太的头儿。

  此处讲一则我姥姥的趣闻:我姥姥有一次遇到骗子行骗,就是那种拿个小金龟小金佛的骗子,说是捡到或者偷来的,几个人合伙围住我姥姥一顿忽悠啊,姥姥就说了一句,‘当年咱家的金元宝都一箱一箱的,你那金子贼光光的,一看就是假的,再不走我报警了啊。’就这一句话,就把那几个骗子吓跑了,临了临了骗子扔下一句话,‘你这老太太还什么都知道啊。’我姥姥事后跟那群老太太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用宣统时候的骗术呢,真不长进啊!’这就是我的姥姥,见多识广,便宜莫贪是姥姥教给我的至理名言,我受用一辈子。

  老太太们打纸牌麻将的时候,姥姥就把我抱在怀里,拿出一张,就教我上面的文字,我学得也快,三个月以后,我基本能摆出‘击鼓骂曹,枪毙东条’等一系列的‘喜儿’来了(懂纸牌麻将的老人都能明白不好解释),也就是我三岁左右就能跟那群老太太打纸牌麻将了。这中间还有个好玩的事情:那是我三岁半的时候,我经常去我家附近的一个邻居家里看热闹,那邻居家的男人是我父亲的技术师傅--本文暂叫李师傅吧。李师傅家很有背景的,毕竟他的叔叔是某钢铁集团公司的老总,在那个年代能倒腾钢材,一本万利啊。因此他家经常打麻将,牌面很大的那种,一个子五毛钱,一套底一百个子就是五十元钱(当时一个月才赚三十八元六),我去他家后,就站李师傅的后面,看他打麻将。也就是第二次去的时候,李师傅上挺了,准备自.摸,对家打了一张三万,李师傅胡了,可他并没有马上推牌,而是打算自.摸,毕竟摇三家赚得更多(摇的意思就是赢到三家都没子了,然后加倍给钱),我站后面来了句‘叔公,你胡了,怎么不推牌呢?’李师傅回头看了一圈,也没看到人(我三岁半的小孩,他上哪儿看得到),骂了一句:‘谁特么的捣乱呢?’然后低头看到了我,李师傅有些吃惊地问道:‘你会打麻将?’‘嗯,姥姥教的!’我很骄傲地回答道,‘这谁家熊孩子,有人管没人管了?赶紧带走!’我无奈的被父亲领回自己家去了,说来也怪,打我离开李师傅家到散局儿,李师傅基本就没胡过!后来打麻将的时候,基本我站到谁家后面,谁就一直胡,这也导致了别人打麻将的时候从来不带我;而我自己玩却没这个运气。(一直到我从事风水店才懂得这叫偏财运,也叫助财运,当然这是后话)也是通过这个事情,让我从小就懂得‘看破不说破’这个道理。

  就在我姥姥做好了我识字的启蒙工作后,我的母亲则更奇葩地开始教我识字了。老妈先是把自己所知道的全部故事,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我讲述完毕,当我软磨硬泡的让她继续给我讲故事的时候,老妈居然让我自己看故事,美其名曰:书里能让我知道更多的故事,并送了我人生的第一本书--新华字典。(将来我有孩子,我也这么玩,而且我要青出于蓝胜于蓝,玩得更嗨)能把字典当故事书看的小孩估计我是第一个,现在想来那么枯燥的字典,我居然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通读完了,里面的字也认识了个七七八八,尤其是繁体字,更是我的最爱;反观现在的我拜电脑所赐--提笔忘字,惭愧啊惭愧。

  就在同龄的孩子做弹弓打鸟,撒尿和泥,弹玻璃球,扇带图案的硬纸板,打嘎(挖个坑,用两根木棍玩的游戏),警察抓小偷(现在是城管抓小贩)等游戏的时候,我基本把那几年的《童话大王》《故事会》金庸80%的小说,古龙50%的小说,倪匡30%的小说(邻居有人开租书店的),四大名著,国外某些名著都给通读了。(金庸,倪匡,三国,我的最爱啊)

  这些知识让我再次成为了同龄孩子里的异类,说话先思考,话到舌尖留半步,小孩的年纪满口大人的话,会撒一些善意的谎言,打小就懂得小事儿看人,知道同龄的孩子,哪些可以交往,哪些需要远离,也就是老话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对父母来说,只要我有书看就很乖,这让父母着实省心;对于我来说,有了超越同龄孩子的见识,那就是件闹心的事儿了。不过一直到我上小学前,并未出现特别怪异的事情,也算是祖上积德了。就这样一直到我六岁,家里实在看不下去我天天的不出屋,成天窝在家看书,太不合群了,父母也有些担心我了(终于发现我不是抽彩票得来的了),于是就把我送进了学校,而我的学习生涯至此开始。”

  待续

最后的猎魔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民间鬼故事之异志 连载中
民间鬼故事之异志
陌路繁华终成殇
简介:故事大都是亲身经历,鬼神之事,你信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吧!本作品来自我看过的各种民间故事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我删除。
114.8万字5年前
解冻人 连载中
解冻人
白奇
简介:冷冻案,俗称“悬案”,指的是两种案件:其一,没有线索没法追凶的案件;其二,有犯罪嫌疑人但缺乏证据只能停止追查的案件。警校毕业生沈攀入职刑侦大队,因缺乏资历频坐冷板凳。一次偶然,菜鸟打开了尘封已久的冷冻案,在菜鸟坚持不懈的追索下,一桩桩奇案终是再现世间,真凶在劫难逃,方显菜鸟神威。本书数字版权由“当当”提供并授权话本联合销售,若书中含有不良信息,请书友告之客服。
254.1万字6年前
白鬼传人 连载中
白鬼传人
W修罗武神
简介:为解七十二冢,杨天明携百鬼谱下潜山,闯荡都市,邂逅美女。救尸姐,修禁术,度阴灵。本想种个鬼,却挖圣贤魂,打魂鞭在手,百鬼谱傍身,来日龙魂归体,他不是一个人。
1.5万字6年前
一回眸三世恋 连载中
一回眸三世恋
灵桐梦冰蝶
简介:她,一个拥有双重身份的神秘少女;他,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魔域圣君。她因小时候的不幸与天真,导致她失忆,变成了一个在人类世界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学生;而他,又因某种原因,竞故意隐藏身份,来到人类世界;他们,又因“缘分”二字偶遇于一棵梧桐树下,那初次的相遇,他们便从彼此的眼眸中看到了其他人没有的丰富感情。第一次见面的高冷,第二次见面的分歧,第三次见面的帮助等等各种事..............让他们走上了三世的爱恋。
2.0万字5年前
异世界23333 连载中
异世界23333
萝莉控一名
还行,看看的进来瞅瞅吧
0.8万字5年前
灵王神珠图谱 连载中
灵王神珠图谱
灵域魔王
简介:我是一名喜爱探险的大学生,在一次四人的藏地旅行中,我体验了生死考验,生死离别,神奇传说中的妖魔鬼怪,在这里都变成了现实,队友的不幸遇难,悲痛之时,又逢转机"九星连珠,灵王墓现,神珠汇集,真龙现世,古墓寻宝,精诚探寻,可得重生,万灵归一"从这句谶语我似乎看到了希望,坚信队友能够重生,只需灵王神珠图谱与13神珠,也许奇迹就会出现,但这一路上尽皆苦难,凶猛的野兽,巨型怪物,吸血的湿尸,吃人的骷髅等,都早已等待着我们,唯有灵王降世,一切方可结束,重生方能成真,那么接下来,图谱与灵珠又该去何处寻呢?小说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1.8万字5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