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照,天际映照在美轮美奂的红晕之中,船队已经看得见台湾的海岸线,马上要登陆上岸了,大清水师的舰队拉响汽笛,向马公港的大清官兵报喜。
冯子才好似忘记了适才对李国楼的不满,舔着脸请李国楼为威武号题字。
李国楼看着一张张殷切期盼的脸,不好拒绝冯子才的好意,便大笔一挥,留下墨宝。
第一.船上要洁净,早晚擦洗扫灰尘。
第二.湾船要稀松,时时防火又防风。
第三.军器要整齐,药箱要放显眼处。
第四.军中要肃静,探听敌情勿乱报。
第五.打仗不要慌,练好准头越有劲。
第六.水师要演操,荡桨要快舵要稳。
第七.不可抢敌赃,不慌不忙听号令。
第八.水师莫上岸,只许一人当买办。
第九.知识最重要,学习文化记在心。
第十.官兵要团结,水师是集体作战。
冯子才看着李国楼书写,字写得工整圆润,内容贴合实际,不愧为钦点的探花郎,这么给他面子,写了这么多字,难能可贵。冯子才笑眯眯的说:“李总指挥写得很好嘛,我要向你学习。”
李国楼微微一笑道:“这是大白话,要让每一个水师官兵知道自己的职责,千万不能临时抱佛脚。冯管带,训练弹的威力如何?”
“哈哈哈哈!”冯子才毫不介意,倚老卖老的捶打李国楼的胸口,笑道:“还是你说得有理,我是绝对服从你的军令,你的运气好嘛。”
李国楼的食指敲打几下太阳穴,意味深长的说:“我不是运气好,是用这里思考问题。懂否?”
“懂!李总指挥,你就是运气好嘛,我会牢记你的教诲,接受你的领导。”冯子才不知真懂、假懂,反正对李国楼,惟命是从。
能让冯子才佩服的人,天底下少之又少。
李国楼第一次看见冯子才献媚的表情,浑身起鸡皮疙瘩,挤出一丝笑容道:“冯管带,打仗要刚柔相济,你不示弱,敌人就不会进攻。T字形战术,就是这个道理。同样可以用在为人处事上,你也要检讨一下自己,别老说别人是贪官污吏,打仗可以发财,你也捞得不少。你能发战争财,就不容许别人发财,看不得官场黑暗。若是国泰民安,由你出头的一天吗?”
冯子才抚着长髯,哈哈大笑道:“李总指挥,你是歪理十八条,条条站着一个‘理’字。我听你的就是,以后少放厥词,大不了你再把我参革下去。”
“我相信你,替天子守国门就需要你这样的人,你就是大清国的关公。”临走之人,其言而善,李国楼吹捧冯子才,还写下“忠义无双”四个大字送给冯子才。
冯子才激动不已,满含热泪,凝视李国楼,已把李国楼当成知己。这“忠义无双”四个大字是对他一生的肯定,虽然出身不好,但自从归顺大清之后,绝无二心。
“我一生跌宕起伏,转战大江南北,军旅生活漂浮不定,将来不知死在哪里?李总指挥,将来我的墓志铭,请你来写。可否?”冯子才说话,不着边际,想到战死沙场,突然说到墓志铭上面。
“好!再过四十年替你写,老骥伏枥,才是忠义无双的冯大帅。”李国楼满口答应,嘉许的拍一拍冯子才宽厚的肩膀,并肩战斗的友情铭记于心。李国楼早已把南洋水师的官兵,当做自己人。
冯子才直肠子,感觉李国楼看得起他,早就把李国楼当做军神一样崇拜。冯子才是老军人,真刀实弹打出来的战将,又不是傻瓜。天地会里的神棍见多了,洪秀全自吹是上帝之子,天兵天将都不是洋枪洋炮的对手。李国楼到底靠什么赢得胜利?冯子才早就看出破绽,军事秘密不说而已。
赢得胜利的指挥官,就会被人崇拜,李国楼出征台湾,二场战役就赢得大清水师的军心。南洋水师里的两股势力,皆被李国楼所用。
马公港原本是军民两用港口,被用渔民用来停靠渔船。
泰雅族人和北邹族人世代居住在这里,与汉人和睦相处。北邹族人以打鱼为主,泰雅族人以打猎为生,这里主要是泰雅族人居住地。泰雅族人和北邹族人属于“熟番”,早已自认是大清子民,在日军入侵台湾事件中,这两个民族没有背叛大清,与大清官兵并肩战斗,这才遭到海盗的荼毒。
马公港军用设施残破,幸好冬季的时候,沈葆桢派遣侄子林泰曾,带领一支炮兵部队驻守马公港。修缮了马公港的炮台,对马公港加强了防务,这才让这座军事港口没被日军攻陷。
林泰曾率领一个营的兵力,有四百多名战士,其中包括沈葆桢训练的民团一百多人,滥竽充数充当精兵。原本驻守马公港的一哨官兵,早就荒废掉了,老的老,小的小,官兵变成商队,早已没有战斗力。林泰曾只能把原有的人马,重新整编,撤裁年纪大的老兵,年纪小的战士用以维持治安。
林泰曾让一些年纪大的军人,转行做商人,以商养兵,用以养活马公港的驻军。要是光靠福建运来的军饷,那他连枪炮都要卖给少数民族,“以商养兵”是台湾的现实。
台湾人烟稀少,大多是荒蛮的山地,少数民族虽然自认是大清子民。可是,这些少数民族享受大清优惠政策,以进贡的方式交粮纳赋,台湾政府收的赋税,不足以搞好地方经济,养活台湾镇四千驻军都成问题。
林泰曾捉襟见肘,俗话说“家有余粮,心中不慌。”林泰曾面对残酷的现状,只能请求泰雅族的土司雅布和北邹族的土司舒发然支持。但这两位土司以保卫自家领地为托词,各自借给林泰曾一百名战士,送了二百石粮食,以及一批咸鱼、猎物,让林泰曾自己招募战士。
林泰曾手里没钱,地方官徐秋生被他逼得躲起来,林泰曾只能发扬艰苦风斗的精神,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在日军入侵台湾之后,林泰曾加强防务,又招募了二百多名战士,队伍有九百多人,已经到了他的极限,他不是大财主,哪里养得起上千人。要知道战争时期,军饷可以暂时不发,守住马公港非常重要,关系到他的身家性命,可九百多张嘴,每天要吃要喝,难不成让少数民族的战士自带口粮,为国效力。
林泰曾是读书人,善于动脑,危难关头,林泰曾布置疑兵,在炮台制作假炮、假人,遍插锦旗,看起来马公港兵强马壮,让敌人摸不透马公港虚实。
日军舰队对马公港试探性进攻,挨了一阵炮弹,看见马公港不似探子禀告的那样防卫松懈,还有几十门新式火炮。守将林泰曾善于用炮,清军火力强大,是块难啃的硬骨头。若是强攻马公港炮台,至少死伤千人,日军舰队就撤出马公港港口,没有强攻清军炮台。
林泰曾躲过一劫,还没有庆贺胜利,后防不稳,屏东地区燃起战火。日军改变战术,派遣海盗来骚扰马公港海域,小吕宋海盗趁火打劫,抢掠沿海百姓。日军开始从陆路进攻泰雅族的领地——屏东,台湾东部危机四伏。
泰雅族的土司雅布向林泰曾求救,这屏东失守,马公港的侧翼就暴露在日军的攻击之下。马公港有失守的危险,林泰曾兵力不足,只能让三百多名少数民族的战士回防屏东。林泰曾摸不透日军进攻的虚实,正在左右为难之时,天降喜讯,李国楼率领大清水师来了。
林泰曾高兴坏了,他的一帮校友来了,林泰曾是贵族子弟,天生就是将种,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是他叔公,林泰曾是马尾船政学堂的学子,还曾经去英国留洋。他是沈葆桢的外甥,所以才会被沈葆桢派驻在危险的马公港。
想要功名利禄,就要为国效力。林泰曾一门忠烈,他是继承祖辈的光荣传统。坚守马公港炮台,早就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林泰曾急忙整队,带领全体官兵,迎接胜利之师的到来。
林泰曾手按腰际的战刀,走路虎虎生威,一副宁折不弯的架势。四百多名战士挺胸吸肚的站在码头,目光炯炯的看着庞大的水师进入港口。
船队抵达马公港,水师官兵以备战的姿态,继续坚守岗位。
二千名新武军和二千名常胜军登岸,庞大的军队军容整齐,组成一个个方阵,指挥官令行禁止,四千人鸦雀无声,杀气四伏,马公港已经固若金汤。
这是台湾马公港开埠以来从未有过的盛况,林泰曾傲然不动,他有理由骄傲,依靠台湾民众的鼎力相助,全体将士用命,守住了马公港炮台。
李国楼其实对检阅大阵不感兴趣,他还是喜欢多用脑子,与日军斗智斗勇。但是,他这次出征台湾,新武军只有二千人马,另外五百人是长夫,是用来搬运物资的。
另一支军队踏上台湾岛的军队,是大清的雇佣军—常胜军,总要给白朗宁露脸的机会。洋人替大清效力,一个是看在钱的份上,另一个是洋人也讲忠义。常胜军完全可以不来台湾,李鸿章原本把常胜军安排在马尾港。但是常胜军已经把李国楼当做主子,愿意为李国楼效死,常胜军跋山涉水的来到台湾,共同打击日寇。这份情谊怎不让李国楼感动?
还有一点,常胜军的军官以英国人和法国人居多,西方列强对这支军队充满好感。常胜军自愿来台湾打仗,对于英国人和法国人也是一种鞭策,西方舆论一面倒的倾向大清,痛斥日本人的蛮横无理。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在政治斗争中得不到的东西,通过战争途径来解决。反之,战争中得不到的东西,可以用政治手段敲诈得来。
大清尚在打内战,不能做到军民一心,共同抗击倭寇。所以,就要充分运用政治手段,来给日本人施压,英国人、法国人,就成为大清拉拢的对象。
李国楼善于运用策略,岂肯放弃手中的王牌,要把常胜军用到极致,让英国人、法国人为大清捐躯。
西方列强岂能容忍本国子民被日军残杀,一定会在政治上表态,国会通过表决,全力支持大清。西方列强会把一些违禁品出售给大清,包括机器设备、武器弹药、军舰,甚至各种新技术。
大清又将迎来和西方列强的一个蜜月期,与日军作战,对***来讲,反而是一个经济腾飞的契机,一次与西方接轨的天赐良机。
李国楼能言善辩,分析得头头是道,以天下大势说动李鸿章。这才使得李鸿章改弦更张,让二千名常胜军出征台湾。
李国楼作为台湾战役的总指挥,奔赴台湾岛作战。李鸿章转战谈判桌,去说动英法两国,使世界舆论支持大清保持领土完整,对日本实施经济制裁。李氏双雄双管齐下,要给日本人一个血的教训。
如今,李国楼与白朗宁肩并肩而行,肩膀上麦穗花式一模一样,代表官衔也一样大。两人不分彼此,好似连体婴儿,迈着整齐的大步,目光如炬,神情严肃。
白朗宁耀武扬威的检阅方阵,早就把他看成李国楼的左膀右臂,自认钓鱼岛海战,常胜军也有大功,搬运炮弹也是大功一件。踏上陆地就看常胜军打仗,要打出常胜军的军威,替大清打出国威。
白朗宁拔出战刀,昂头向天歌:“常胜军!”
“必胜!必胜!必胜!”军阵发出雄壮的呐喊,字正腔圆。
“啊探寻••••••”白朗宁发出英文口令,自认比李国楼的军事才能高过数筹,台湾战役常胜军将是主力部队,李国楼就跟在他后面,捞取胜利果实。
常胜军扛起来福枪,昂首阔步的前进,踏上了漫漫征程。
晚清神捕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