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府外,一个少年正在和荀梧对视。荀梧望着眼前这个熟人,有些疑惑,也有些喜悦。
荀梧:你怎么又来了?是你娘又生病了吗?
少年摇了摇头。
他走上前递给了荀梧一张书信,荀梧接过,发现是少年的母亲所写:
谢谢先生医好了我的病,还为我家准备了粮食。我能够活动、耕地都是多亏了先生,但如今却无以报答……还望先生收下我儿子,他定会任劳任怨,可以做先生学徒。
荀梧看罢信封,又抬头看了看眼前这个年轻的孩子。
荀梧:你叫什么名字?
林夕:我叫林夕。
少年稚嫩的声音回响在荀梧耳畔。
荀梧:你还没取字吧?
林夕:今年刚好十六岁。
荀梧:好了,我叫荀梧,字令仪,以后你跟着我做我的学徒。
林夕:是!
荀梧:看你忙来忙去为母亲操心也挺累的,我带你去街上买点东西吃吧。
说着,荀梧带着林夕来到了桂阳街区。周围的百姓大多都认识荀梧,看见他来到了街上,于是纷纷问好感谢。
由于疫情和饥荒的缓解,街道上的人流逐渐多了起来。左右两边的商铺也几乎都开张了。
远处的米铺店口已经水泄不通。躲过喧闹的人群和感谢者,荀梧给林夕买了些糖糕和面饼:
荀梧:给你,省着点吃,这也是你明天的粮食——到时候赶路可没那么多吃的了。
林夕:明天?明天要去哪里吗?
荀梧并没有回答,他的目光来到了一处胡同当中:
那里依旧有些乞丐倚着灰脏的墙壁盘坐在一起,他们褴褛筚路,仿佛只是看一看便可以嗅到恶心的臭味……
但荀梧却迈步缓缓地朝他们走去。
林夕:先生,先生!
身后是林夕不断的声音,但荀梧依旧信步走向胡同。
荀梧:怎么如此落魄?饥荒不是解决了吗?
荀梧的声音忽然响彻在耳边,这可把一个昏睡的中年乞丐吓了一跳,他惊慌地往后躲避,却撞到了墙上。
其他乞丐见状早就惊恐地跑得无影无踪。
荀梧:能不能请你告诉我,既然无灾无难了,你为何还要做乞丐?
荀梧接着盘问,乞丐却面色苍白,他上唇与下齿不住地抖动,仿佛在念叨什么,但紧接着也踉跄而慌忙地逃走。
这是为何呢?
只留下荀梧一人疑惑地站在胡同里。
林夕:先生!先生……
身后的林夕看到这一幕,仿佛有些话要说。
荀梧:你尽管说。
林夕:先生,乞丐在所难免——就像百姓的艰难日子总是占一生的大多数。您解决了饥荒与瘟疫,但天下却依旧动乱,百姓哪得安稳?这才不断有流民乞丐啊……
荀梧惊讶于眼前这个十六岁的少年,竟然能说出如此言语。
荀梧:这是你娘讲给你听的吗?
林夕摇了摇头:
林夕:这并不需要任何人来传授,这不是知识,这是每一个底层困苦百姓的常识,我家便是其一……官兵欺压、徭役繁重、匪徒侵扰、天灾不断、国家危难……我们其实都是乞丐,只不过我们有了一件像样的衣裳……
林夕激动地说着,一旁的荀梧则是惊讶而惊喜。
眼前这个少年,不仅天资聪颖,是个可塑之才;而且还一语点醒了荀梧——百姓安居的根本,在于国家的稳定,而不是黄巾起义的新动乱。
正想着,寂静的空气却突然被一声声鸣叫打断。这是一种动物的啼叫,荀梧寻声看去:
胡同的尽头,阳光撒满之下,正立着一只看不清颜色的玲珑活物,它不断地朝着荀梧叫着,声音回荡在空荡的胡同里。
林夕:先生,那是何物?
看来林夕也注意到了,他手指着远处的那个它,向荀梧问道。
荀梧:那是一只狸猫。
说着,荀梧转过身。
荀梧:走吧,我得趁早去辞了官,我们明天还得赶路呢。
于是,阳光小道上,两个长长的影子开始逐渐远去。徘徊着的除了轻轻的脚步声,还有清脆的猫鸣……
林夕:对了先生,您还没告诉我要去哪呢!
林夕执拗地问着。荀梧却摸了摸少年的头,并赁了一辆马车,放好了行李。
荀梧:你不必着急,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晚霞暖暖,天际红艳,荀梧的眼里有了明确的目标,而他的耳畔,是时起时伏的猫叫……
三国之荀梧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