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瓒为人忠义,降陈仪贼子,乃不得已而为之。”说话者是刘虞谋士魏攸,“太尉若讨陈仪,可先着人约公孙瓒为内应,再帅军讨之,里应外合,贼众可破之。”
“太尉,不用如此麻烦,小将愿领军三万,直取北平,将逢纪首级献上!”说话者正是刘虞手下大将麴义。
“恩,二位除贼之心甚佳,魏攸之策与吾所想暗合,冲锋陷阵,麴将军汝当仁不让。”太尉刘虞道,“魏攸便以你所说快去办理,麴将军则稍安务燥,待公孙瓒回报,再计议未迟。”
公孙瓒接到魏攸之信不由大笑,以书示逢纪,逢纪观之,书中大赞公孙瓒往日为朝廷效力之时,扫荡异族,功大莫焉。而后笔锋一转,说贼擒住公孙瓒家属,乃不得尔而降,太尉刘虞知之甚详,今若在太尉刘虞攻北平之时,公孙瓒于内呼应,他日太尉刘虞必在皇上面前保荐公孙瓒,请公孙瓒放心。
“伯珪以书示吾,足表真心,然笑之为何?”逢纪明知故问,但为其策出自己口,实示自己薄情寡义之徒尔。
“军师你看,魏攸既约我为内应,何不将计就计,引刘虞入内,一鼓而擒之,幽州则再无抵抗之人也,到时顺势取幽州,易如反掌,岂不快哉。”公孙瓒道。
“伯珪计谋是好,但刘虞非无能无智之辈,应于机密行事。近几日,将军可着本部属下与吾部下起些争执,选许心腹,吾罚之,纵其投刘虞,以为细作内应,探刘虞动向,方为万全。”逢纪补充道。
“军师仔细,我这就去办。”公孙瓒施礼而退。
“颜将军,这几日,北平安危全系将军一人啊,将军可得用心。”逢纪含深意的对颜良道。
“军师但为放心,有俺在,刘虞打不过来,俺就灭了他!”颜良道。
“恩,这个我放心,我说的是公孙将军虽然真心助主公,但手下众将军难保全为此心啊。”逢纪看颜良不明白自己说什么,干脆挑明。
“谁敢作反,俺斩了他!”颜良明白过来一脸愤色。
魏攸接到回信,公孙瓒道,当日降贼,便盼今日啊,太尉刘虞大军至北平之日,便是公孙瓒重归大汉之时。
“看来公孙瓒确是未忘吾大汉。”刘虞有些感叹道。
“公孙瓒既然愿为内应,北平可下,太尉宜速速发兵,以免事情有变,”魏攸道。
“不然,虽结公孙瓒为内应,但逢纪素有机智,岂能不防,吾应派出细作,以观北平动向,趁虚而击,逢纪措手不及,方能一鼓而下。”刘虞道。
“太尉高明,我这就去办。”魏攸转身而出。
不提太尉刘虞与北平细作往来,却说朝廷,发生了一桩大事。
二月前,灵帝崩,少帝即位。大将军何进当日未杀确宦官,心头一直闷闷不乐,如鱼刺在喉,不吐不快。
当下召众议事,何进道“吾曾欲杀尽宦官,奈何太后不许,此事搁之于今,众人可有计议?”
当下,一人道“可召四方英雄之士,勒兵来京,尽诛阉竖。此时事急,不容太后不从。”
何进道“此计大妙!”便发檄至各镇,召赴京师。
曹操进言道“宦官之祸,古今皆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何进怒曰:“孟德怀私意耶?”
操退道“乱天下者,必进也。”
曹操遂弃官投陈留而去。
却说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先为破黄巾无功,朝议将治其罪,因贿赂十常侍幸免;后又结托朝贵,遂任显官,统西州大军二十万,常有不臣之心。是时得诏大喜,点起军马,陆续便行;使其婿中郎将牛辅;守住陕西,自己却带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提兵望洛阳进发。
张让等知外兵到,共议道“此何进之谋也;我等不先下手,皆灭族矣。”乃先伏刀斧手五十人于长乐宫嘉德门内,入告何太后道“今大将军矫诏召外兵至京师,欲灭臣等,望娘娘垂怜赐救。”太后道“汝等可诣大将军府谢罪。”张让道“若到相府,骨肉齑粉矣。望娘娘宣大将军入宫谕止之。如其不从,臣等只就娘娘前请死。”太后乃降诏宣进。
何进昂然直入。至嘉德殿门,张让、段珪迎出,左右围住,伏甲齐出,将何进砍为两段。何进手下见其进良久未出,乃于宫门外大叫“请将军上车!”让等将何进首级从墙上掷出,宣谕“何进谋反,已伏诛矣!其余胁从,尽皆赦宥。”袁术厉声大叫:“阉官谋杀大臣!诛恶党者前来助战!”何进部将吴匡,便于青琐门外放起火来。袁术引兵突入宫庭,但见阉官,不论大小,尽皆杀之。赵忠、程旷、夏恽、郭胜四个被赶至翠花
楼前,剁为肉泥。宫中火焰冲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将太后及太子并陈留王劫去内省,从后道走北宫而遁。
车驾行不到数里,忽见旌旗蔽日,尘土遮天,一枝人马到来。正是前将军、鳌乡侯、西凉刺史董卓领军而至,遂斩张让、段珪、曹节、侯览,扶帝还朝。由此董卓主政。董卓收吕布,杀丁原,废少帝,立献帝,大乱朝政。
此事传至南皮、邺城、陈留、幽州刘虞处,皆大惊。
陈仪暗忖道,真正乱世来临了,遂拼命令文丑、魏续、侯成拼命练军。
袁绍处,手下谋臣都进言道,现今天下即将大乱,讨贼为次,清君侧为先,主公应滤之。袁绍遂不以讨陈仪为念,出兵并平原,北海为己地。刘备三兄弟遁至徐州,于太守陶谦下谋事。
陈留曹操竖“忠义”旗,召集义士。不数日间,应募之士,如雨骈集。
刘虞则大痛之,不数月间,已换二帝,汉室天下,不再为刘氏所有。于是,刘虞来日起军,帅军抵北平城下。
三更时分攻城,约公孙瓒举火为号,开门接应。
公孙瓒接之,与逢纪商议,逢纪道“将军可接刘虞入城,但防刘虞顺势麾军掩杀,可令颜良于城门斩杀刘虞,军无主将,不战自乱。”
“军师之言,甚为有理,但若刘虞自己不入城,派一将入城,则又如何?公孙瓒问道。
“无妨,陷一军,刘虞军士气必然大受打击,将军那时可率本部人马出城击刘虞,颜将军率骑卒专斩刘虞,刘虞一亡,大事可成!”逢纪定计道。
“好,就依军师所言,我等必溃刘虞军!”公孙瓒、颜良、公孙越等一干众将齐出。
三更,刘虞令魏攸举火,北平城门果然缓缓而开,刘虞大喜,命大将麴义率军而进。
麴义引军至城门,火光中见公孙瓒提刀纵马率众将士迎过来,道“可是公孙瓒公孙将军?”
“然,太尉刘大人何在?”公孙瓒问道。
“大人自守中军,止有小将一人而来。”麴义答道。
“太尉不信吾乎?”公孙瓒怒道,“颜将军何在!”
颜良大叫“匹夫,你已中我家逢纪之计,还不下马受降,更待何时?”
麴义听闻大怒,挥刀砍颜良,可惜麴义不看看形势,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分量,敢与颜良争锋?
麴义战未数合,遮拦不住,拨马便逃,到吊桥边,城上公孙范乱箭射下,麴义众军死伤无数。麴义只得绕城而走,颜良赶上,手起一刀,砍麴义于马下!
公孙瓒看颜良已斩麴义,复振手大喊,“众将士努力向前,破刘虞就在眼前!”说完麾军冲奔而出,直突刘虞中军。
刘虞正待着麴义攻入城门,自己便帅军随后而进,那料麴义已被斩,公孙瓒杀至眼前了。忙道“贼寇不多,众军向前,定可破之!”
话未及完,身后绕过一军骑兵,领头之将,勇不可挡,自己将校纷纷被斩落马。刘虞怒道,“诸将谁为吾斩之!”
身前几个将领随即拍马而上,迎击颜良。
可怜几个无名之辈,刀枪尚未相向,自己大好头领已被斩下,身躯还跨坐马上。
颜良砍翻几人后,随即冲向刘虞。
刘虞大急,“诸将援我!”
未待将校上前,颜良纵马掠过刘虞,大刀一摆,刘虞身躯顿时分成上下两段。
颜良割下刘虞首级,望刘虞军大呼道“刘虞俺已斩杀,你等无辜,快快投降,以免死罪!”
于是,诸军倒戈投降。未降者被公孙瓒等诸将率军诛杀。
水煮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