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金军已经攻陷大名府并且正在横渡黄河的宋国朝廷上下一片恐慌,赵佶魂不附体、惊恐万状,他捶胸顿足、呼天抢地:“想不到金人竟敢这样长驱直入!”言罢气塞昏倒,群臣急忙灌药急救。赵佶在苏醒过来后拿起纸笔,哆哆嗦嗦地写道“太子可即皇帝位”。就这样,在国家大难临头时,赵佶选择了逃避退缩,自己当了太上皇并且逃去了亳州,让只有二十三周岁的他的长子、太子赵桓登基继位,即宋钦宗,同时改元靖康,西元1123年即靖康元年。
赵桓与其父赵佶一样,性格优柔寡断、胆小懦弱、反复无常,在政治上、战略上都十分短视并且缺乏魄力、判断力,根本没有能力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得知自己的父皇要把皇位传给自己,赵桓吓得痛哭流涕、到处躲避,他心知肚明,这时候的龙椅完全就是一个大火炉,坐上去会被烤得生不如死,否则,赵佶自己怎么不肯坐呢?赵佶让皇后、群臣反复劝说赵桓,但赵桓就是死活不肯,无奈,众人只好架起他把他强行地带去大殿即位继位。一路上,赵桓哭昏过去多次,众人叫来太医给他医治,把他救醒后继续架着走。于是,皇宫里出现了这么一幕堪称滑稽的冷幽默场景:龙椅本来是人人望眼欲穿的,但面对自己可以坐的龙椅,赵桓却是拼命地不肯坐,硬生生地被别人拖上去坐的。在身不由己中当上了皇帝的赵桓完全高兴不起来,他跟他父亲一样心慌意乱、惊慌失措,面对金军来袭,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逃跑。
在朝中一片支持赵桓逃跑的声音中,太常少卿李纲据理力争,他判断:金军主力还忙着剿灭辽国残余势力,用于南侵的兵马肯定不多,加上其又是长途远征、孤军深入,粮草消耗难以维持长久,因此,只要开封城上下齐心、据城死守、持久消耗,加上外地宋军前来勤王救驾,金军必然败退,赵桓身为皇帝,应该以身作则,保持镇定,不能逃跑,从而稳定人心。
为了说服赵桓,李纲拿出宋真宗赵恒在“澶渊之盟”缔结前御驾亲征、最终击败辽军的事迹鼓舞赵桓,又道“大宋历代先皇先帝把江山社稷传给了陛下您,陛下您却打算弃之而去,这合适吗”“大宋的宗庙、社稷、百官、万民都在这里,陛下您怎能丢弃呢”,赵桓无言以对,只得留下并且在李纲主动请缨下任命李纲为开封军事主官,但李纲刚去组织城防战备,赵桓又想跑路,得知此事的李纲急忙跑来向赵桓跪下,流泪磕头,以死挽留赵桓,赵桓勉强保证不会跑路,可在当天夜里,多名大臣入宫鼓动他尽快离去,于是,他再次想跑路,连夜集合禁卫军。得知此事的李纲急忙赶来,他大声问禁卫军“你们是愿意留下来保卫宗庙社稷还是愿意跟皇上逃跑”,禁卫军纷纷道“父母妻儿都在这里,不愿逃跑,只愿死守”。看到禁卫军不愿跟着自己一起逃跑、害怕在自己逃跑路上无人保护的赵桓无可奈何,只好硬着头皮留下。
赵桓虽然留在了开封,重用了李纲这个“主战派”,还根据李纲的请求,把正在牢中的种师道、王渊等蒙冤将领释放出来与其一起整军备战,但他内心里仍然患得患失、畏手畏脚、瞻前顾后,在战和之间举棋不定、反复无常,一方面任用李纲、种师道等主战派,另一方面继续宠信主和派(投降派),在暗中悄悄派遣使者前去金军营中与完颜昌谈判媾和。完颜昌向赵桓开出了四个停战议和条件:
第一,宋国皇帝赵桓必须尊称金国皇帝完颜阿骨打为伯父,金宋两国从此是“伯侄之国”;
第二,宋国赔偿金国一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两万头(匹)牛马、五十万匹绸缎;
第三,宋国必须把真定府、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割让给金国;
第四,宋国必须派遣亲王、宰相到金国当人质。
赵桓在看完完颜昌狮子大开口地开出的条件后大为震惊:“金人未免太贪暴了!”他恼羞成怒,因为完颜昌的这四个条件一个比一个更让他难以接受,第一个就是在侮辱宋国,当初,宋辽缔结“澶渊之盟”,双方成为“兄弟之国”,宋国为兄、辽国为弟,让宋人感到“有面子”,如今,金人却要金国和宋国成为“伯侄之国”,金国是伯父,宋国是侄子,太令人难以接受,第二个简直就是漫天要价,第三个和第四个也令人难以接受。赵桓毕竟年轻,因此年轻气盛,他深感自己被金人羞辱了,加上金人开出的条件实在太高,并且从外地赶来勤王救驾的宋军越来越多,让他有了越来越多的底气,于是,他开始倾向于“战”。
从外地赶来勤王救驾的宋军里包括夏华的两个“老熟人”:宗泽、张叔夜,二人用夏华当初送给他们的军械钱粮迅速地组建了两支兵马,火速地赶到开封参战。在各路勤王救驾的宋军里,实力最强的是姚古率领的两万西军。姚古是名将姚兕的儿子,姚古有一兄长叫姚雄,也是名将,已在宋夏战争中为国捐躯,姚雄有一子叫姚平仲,被姚古抚养。姚氏家族是宋国著名的军事家族,姚兕、姚雄、姚古、姚平仲都是名将良将,姚兕之弟姚麟亦是名将,兄弟二人合称“二姚”,另外,姚氏家族与以种师道为代表的种氏家族都是山西大族,种氏家族也是宋国著名的军事家族,姚种两家长期在宋夏前线为国戍边,长期互相竞争。在率军抵达开封后,姚平仲立功心切,他不希望勤王救驾大功被种家人夺走,鼓动姚古向李纲主动请战,偷袭金军。李纲有些迟疑,但赵桓当即批准,先前一心求和的赵桓此时又一心求战了。于是,姚古、姚平仲率领西军在一个深夜里偷袭金军,然而,诡异的事情发生了——金军似乎未卜先知,竟然早有准备,守株待兔地等着西军自投罗网。西军被以逸待劳的金军杀得一败涂地,姚古战死,两万西军死伤过半,姚平仲心头惊骇,认为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不但有负皇命,还害死了犹如亲父的叔父姚古,这位在宋夏战场上屡立战功、在童贯麾下从不阿谀奉承童贯、深受关中豪杰推崇的将门之子居然心态失衡,连夜独自逃跑了,导致西军剩余部队全体崩溃。
宋军的这场败仗还没有来得及激怒完颜昌,就已经吓破了赵桓的胆,他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一下子泄个精光,极度恐惧金人即将报复攻城的他二话不说,把战败责任全部推到李纲、种师道等主战派的头上,趁机解除了李纲、种师道等主战派的军职,并且严令守城军士“不准挑衅滋事”,一名宋军炮手误开一炮,竟被处死,但他此举受到全城军民的反对,太学生陈东带领几百名太学生来到皇宫外联名情愿,城内民众纷纷响应,当即聚集了几万人,迫于民意的宋钦宗只好把李纲、种师道复职。果然,完颜昌大怒,下令攻城。开封城军民在李纲、种师道、宗泽、张叔夜、王渊等人的指挥下奋勇还击,多次击退金军,迫使完颜昌停止攻城。
尽管形势很有利于宋国和宋军,但赵桓早就丧失斗志和勇气了,一心求和,完颜昌故意恐吓,声称“本将所部只是先头部队,大金国三十万铁骑马上就要南下,到时候,打破开封,鸡犬不留,尔等君臣哪怕逃到天涯海角,也逃不出大金国的追击搜捕”,使得赵桓亡魂丧胆,求和之心愈发急切。同时,完颜昌也无意死拼,他已经感觉得到,宋国虽然虚弱,但也不是不堪一击,金军的主力毕竟还在剿灭辽国残余势力,暂时无法全力南下,自己所部实力不足,无法强攻开封,所带粮草也不够进行持久消耗,身后的真定府、河间府、中山府都没有拿下,使得自己孤军深入,这些都是不利因素,因此,自己必须见好就收,狠狠地大捞一笔,外加奠定金军主力以后全面南下的胜利基础。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完颜昌修改了他的条件,废除了第一点和第四点,不强迫赵桓尊称完颜阿骨打为伯父,不强迫宋国承认金宋两国是“伯侄之国”,也不强迫宋国派遣重要人物到金国当人质,只要宋国支付一百万两黄金、一千万两白银、两万头(匹)牛马、五十万匹绸缎以及割让真定府、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给金国就可以了。
完颜昌很聪明,他知道,第一点和第四点都是虚的,可暂时放弃,第二点和第三点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必须丝毫不让步,只要宋国赔偿巨款、割让四府,那么,金国就可以更加强盛壮大,金军下次南侵就可以更加迅猛方便,到时候,金国只要打败、灭亡宋国,宋国的皇族成员、公卿大臣都会成为金国的阶下囚,金国别说强迫宋国当金国的侄子国,就是强迫宋国当金国的儿子国、孙子国,也是随心所欲的。
对于完颜昌的“退让”,赵桓大喜,他急不可耐地一口答应完颜昌的新条件,在他看来,他成功地保住了大宋的国格和他本人的颜面,这是最重要的,至于财物和土地,赔偿就赔偿,割让就割让,没什么大不了的。大宋共有280多个州府,割让区区4个不算什么,至于财物,虽然数额巨大,但也无所谓,只要龙椅继续坐得稳,就会“千金散尽还复来”,并不成问题。
尽管李纲、种师道、宗泽、张叔夜等人苦劝赵桓不要答应这些丧权辱国的条件,但赵桓心意已决,根本听不进去,使得李纲等人悲愤交加、洒泪长叹。赵桓随即忙不迭地付诸行动,颁布圣旨,宣布把真定府、河间府、中山府、太原府割让给金国,并且下令筹备和搜刮金银、牛马、绸缎送去金军营中。顿时,开封全城鸡犬不宁,民众惊慌愤恨,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黄河入海口外的海面上,北方水师旗舰“北海龙王号”的指挥室内。
夏华眼神微妙地看着朱武:“军师,我们可以出击了吧?”
朱武笑了笑:“出击的时刻确实到了。”
夏华继续看着朱武:“军师,你为什么一直劝我按兵不动呢?”
朱武表情幽深地道:“第一,让我军得到更多的战备时间,从而准备得更加充分,获得更多的胜算,减少更多的伤亡;第二,让赵佶、赵桓这两个昏君和他们身边的、宋国朝廷的那些奸臣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各种丑恶表演,让他们尽情地、一览无遗地丑态百出、原形毕露。”
夏华笑了笑:“第一个我理解,第二个…”
朱武目光炯炯地看着夏华:“殿下,争夺天下的根本是什么?是争夺民心呀!得民心者,得天下!殿下既欲与赵家争夺天下,就要获得天下人心,就要让赵家失去天下人心,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外敌入侵,天下人看透赵家的无能、荒诞、可笑、丑恶、软弱、卖国的嘴脸,必然对其心寒失望、憎恨厌恶,如此一来,人心不就离开了赵家,慢慢地聚拢向殿下您了吗?”
夏华再次笑了笑,他没有说话,等于默认了朱武的看法和计策。
龙战于野之北宋末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