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豫皖二省作为第一梯队,是因为晋冀鲁苏浙五省在开战后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沦陷区或交战区,在这五省内即便建立了预备役部队,也没有时间和条件进行系统性的训练,所以要把位置靠后一点的豫皖二省作为真正的第一梯队。抗战是一场持久战,需要长期考虑。
想要建立完善的预备役部队,决心是其次的,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合理的制度。蒋百里、蒋纬国以及十多名被蒋百里邀请来一起参与的高层将领经过反复的研究、讨论、修改、补充、精简,最后向蒋介石递交了众人呕心沥血一个多星期才完成的《建立国军战略预备役部队的大纲草案》,该大纲草案的主要内容是:
一,军政部兵役司扩建为军政部兵役署;
二,在苏浙粤闽四省建立国军正规军的后备军,预定人数50万;
三,在豫皖二省建立国军正规军的第一梯队预备役部队,预定人数100万;
四,在鄂湘赣黔四省建立国军正规军的第二梯队预备役部队,预定人数100万;
五,在时间和重心上,豫皖第一;苏浙粤闽第二,鄂湘赣黔第三。一旦战事爆发,苏浙二省的后备军直接参战,豫皖二省的预备役部队就近开赴华北、华东战场,鄂湘赣黔四省的预备役部队在华北、华东沦陷后就近开赴华中战场,粤闽二省的后备军负责华南的就地驻防;
六,在兵役署外设立独立而专门的监查部门,部署建立全国性“兵役监查网”,培训“兵役监查员”,分派到各地各兵役管区进行监督调查,严厉杜绝可能发生的各种违法舞弊事件;
七,兵役署组建“思想工作队”,对后备军和预备役部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从而灌输和强化官兵们的“民族意识”;
八,建立完善而可靠的“户籍制度”;
九,保障现役军人、后备军人、预备役军人的待遇,薪饷水平必须超过务农收入;
十,在后备军人和预备役军人从后方开赴前线的交通线上每隔若干公里就要设立专门的休息区、招待所、卫生站等设施,提供休息场所、饮食医药等,确保后备军人和预备役军人在路上不会遭受饥饿、疾病、伤痛、劳累等。
把这份大纲草案送给蒋介石的“重任”当然是蒋纬国去干,蒋百里等人都知道,蒋介石对这个小儿子的疼爱程度是与日俱增的,话由蒋纬国去说,事由蒋纬国去办,肯定事半功倍。打个比方,跟蒋介石要二十万经费,别人去要肯定打折,顶多从蒋介石牙缝里撬出十万八万,如果换成蒋纬国出马,不但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定,说不定还能超额完成一下子要来三十万。
当蒋纬国把这份大纲草案递给蒋介石后,蒋介石还是很重视的,他粗略地看了看,目光立刻被那几个数字给套住了。“这么多?”蒋介石吃惊不已,“苏浙粤闽五十万,豫皖一百万,鄂湘赣黔一百万,加起来整整两百五十万人!太多了!太多了!”他连连摇头,“人数太多了!”
“父亲!”蒋纬国立刻抖动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后备部队和预备役部队的重要性,相信父亲您肯定是非常清楚的,两百五十万人确实很多,但是,第一,这项工程是一步一步来的,没打算一朝一夕或在一年半载内就完成,毕竟咱们跟日本人开战,战争必定是持久而漫长的。
根据计划,在时间上,苏浙粤闽豫皖六省第一,立刻着手,鄂湘赣黔四省第二,一年后再开始;在重点上,豫皖鄂湘赣黔第一,苏浙粤闽第二,说白了,豫皖鄂湘赣黔是要精心地建立大部队,苏浙粤闽只是临时组建,到时候直接参加第一阶段作战,豫皖部队是要慢慢地训练好参加第二阶段作战的,鄂湘赣黔部队同样是要慢慢地训练好,然后参加第三阶段作战。
中日爆发战争,第一阶段必然是敌攻我防、敌进我退,第二阶段是拉锯争夺、比拼消耗,进入僵持对峙态势,第三阶段就是我方展开战略反攻。国军后备军和预备役部队的‘三步走’计划正是根据这个战争宏观发展态势而对症下药的;
第二,两百五十万人确实很多,但民兵并不算正规军,他们是半民半兵,一边正常耕种劳动一边接受军事训练,周一至周五抡锄头,周六周日集中起来拿枪进行训练,所以,国府不需要像养正规军那样养他们,当然了,还是要给予补贴的,比如每个民兵每个月发放三元薪饷以资鼓励,因此,国府肯定是要额外掏钱的,但没那么巨大,并且两百五十万人也不是一下子就全部组建起来的,初期先五十万,中期一百万,后期一百万。”
蒋介石一边看着一边思索:“纬儿,组建这么多的后备军和预备军,资金和器材先不谈,人员呢?谁去训练那些刚放下锄头的民兵?”
蒋纬国笑着道:“父亲,您以前不是曾组建过一个‘庐山军官训练团’吗?我觉得这个做法非常好啊,也可以用于建立后备军和预备军的工程。大规模地组建民兵,需要很多教官,教官就从国军的正规军里抽调基层军官去担任,也可以让那些在过往战斗中断手断脚的伤残军人承担,既可以让他们发挥余热,继续为党国效力,也能解决他们退伍后的生活收入问题,当教官,一个月能有二三十元薪饷,岂不是一举两得?五十个民兵一个教官,按照这个比例,两百万民兵也就需要四万名教官,难道国军连几万军官或伤残老兵都抽调不出来吗?
父亲,举个例子,假如有个县,抽调出一千个壮丁组成该县的民兵队,这支民兵队需要二十个教官,国府就派二十名教官前往该县,住在当地,甚至,教官的工资可以由该县自己承担,反正又不多,一个县难道养不起区区二十个人?等战事爆发了,这一千个接受过一定训练的民兵被打散掉,三四百人补充给这个师,二三百人补充给那个旅,就不会形成太大的小派系势力,另外,在那个县的二十个教官也有了练兵经验,既可继续留在当地训练下一批民兵,也可以被调往后方省份参加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的练兵事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蒋介石听得微微点头。
“当然了。”蒋纬国补充道,“另外还需要一个专门机构进行这项工程的监督调查事务。”
蒋介石在反复思索后回答道:“好,那就先试试看,效果好的话,再进行大规模的扩建。至于这个监查机构…”他看了看蒋纬国。
蒋纬国顿时感起了兴趣,他确实也该组建一个特工机构了。“父亲,交给我吧!”蒋纬国很是踌躇满志、信心十足地主动请缨,“组建国军的后备军和预备军是关系到国家抗战成败、民族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我保证铁面无私、执法如山,绝不会让任何人败坏这件军国大事!”
蒋介石用一种十分古怪的目光看着蒋纬国,没说话。
蒋纬国有点愣住了,因为素来对他“百依百顺”的蒋介石第一次露出这种很诡异的神色。
几十年后,根据被公布的《蒋介石日记》,事实真相才被外界所知。蒋介石对两个儿子都是寄予厚望的,经天纬地、经文纬武,蒋经国从政,蒋纬国从军,一个搞政治一个搞军事,珠联璧合、相辅相成,以后分别继承蒋介石手里的政权和军权。按照蒋介石的设想,蒋经国以后当政坛领袖,蒋纬国以后当军队首脑,因此,蒋纬国怎么搞军事,蒋介石都是大力支持,但是,蒋纬国想搞特工机构,蒋介石就担忧了。
因为按照这样发展下去,蒋纬国左手几十万军队,右手十几万特工,他哥哥蒋经国就是当上了国家元首,也可以被他轻而易举地搞下去。蒋介石心里只希望蒋纬国当个纯粹的军人,不希望他掺合特工部门。手上有军权的将军,依旧听命于手上有政权的政治家,但手上又有军权又有特工的将军就发生质变了,军人不会搞暗杀,但特工是可以搞暗杀、搞阴谋诡计的。中国跟美国不同,在美国,有了政权,才会掌握军权,在中国,有了军权,就可以夺取政权。
蒋介石不希望蒋纬国“逾越”一个军人的本分,作为父亲,他肯定万万不愿意看到两个儿子手足相残。李世民就是干掉他哥哥李建成,取而代之,当上了皇帝。蒋介石可不想看到蒋纬国变成李世民,蒋经国变成李建成,他自己成了李渊。蒋介石希望自己是曹操,蒋经国是曹丕,蒋纬国是曹彰。
但蒋介石转念又一想,假如蒋纬国真的样样都强过蒋经国,那为何不让蒋纬国当自己的唯一继承人呢?自己没必要一直死抱着蒋经国这个“皇长子”将其立为“皇太子”,虽说“废长立幼”向来是帝王家发生内乱的祸根,但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不过,蒋介石发现蒋纬国搞军事确实是头头是道,但他从来没觉得蒋纬国有搞政治的头脑,起码他一直没发现蒋纬国拥有政治天赋。
如果,蒋经国擅长搞政治,适合当国家领袖,蒋纬国搞军事在行,搞特工也在行,但他偏偏没有玩政治的本事,那么,蒋纬国有能力有野心造他哥哥的反,却又没能力管理好国家,他在把他哥哥取而代后岂不是会成为国家的一场大灾难?
房间里,蒋纬国大惑不解地看着陷入沉思的蒋介石,他脑子很简单,哪里会知道蒋介石在短短几分钟内居然想了这么多、想得这么长远。
蒋介石感到难呐。继承人问题,向来是历朝历代皇帝最头疼的事。一不小心,要么弄出一个祸国殃民、断送基业的昏君继承人,要么弄出同室操戈、自相残杀的皇室悲剧来。如果只培育一个继承人,出了什么意外,独苗没了,大业就会后继无人,但如果培育多个继承人,等于埋下以后发生“九子夺嫡”的内乱祸根。蒋介石也曾反复地想过蒋经国和蒋纬国的问题,在他看来,无非以下四个情况:
第一,蒋经国出色,然后继承大统,蒋纬国也很出色,但威胁不到他哥,这是最好结局;
第二,蒋纬国出色,然后继承大统,蒋经国也很出色,但威胁不到他弟,这结局也很好;
第三,蒋经国平庸,蒋纬国也平庸,两人都不行,都无法继承大统,这结局虽然不大好,两个儿子都不争气,很让蒋介石失望,但能保证全家平平安安,不至于刀光剑影、血雨腥风;
第四,蒋经国很出色,蒋纬国也很出色,并且双方都又有能力又有野心,能够互相威胁、互相暗算,这是蒋介石最怕的结局。
足足没说话十分钟,蒋介石轻轻地叹口气,对蒋纬国点了点头:“行,就交给你去办吧!”
蒋介石之所以到最后还是同意了,源于三个原因,第一,如果蒋纬国样样都强过蒋经国,那他就直接确定蒋纬国是继承人了,没必要再强扶蒋经国;第二,蒋经国眼下毕竟还在苏联,能不能活着回中国都是一个问题,万一蒋经国死在苏联,蒋纬国又不拥有全方位的强大势力,那蒋介石就没法把权力传给仅剩的唯一儿子蒋纬国了,说白了,蒋纬国就是蒋经国的“备胎”;
第三,蒋介石考虑到如果蒋纬国手里有了独立的特工力量,那他可以把“党务调查处(中统)”和“力行社(军统)”都交给蒋经国,从而抗衡并抵消掉蒋纬国的地下势力,消除威胁。
正在欢天喜地地出门的蒋纬国哪里想到蒋介石居然想得这么深谋远虑,他只是兴奋:“哈哈!老子要建立自己的特工机构了!”
组建后备军和预备军的事务在蒋介石的支持下开始有条不紊地如期展开,军政部兵役司被扩建为兵役署,署长由程泽润中将担任(程泽润是何应钦的心腹),副署长由朱为鉁少将担任。朱为鉁原先属于桂系,但已投入中央派系,对桂系的民团制度十分了解,成为兵役署副署长后自然能发挥专长。
蒋纬国在这项浩大工程里肯定不是主官人员,他跟以前一样只负责两件事,一是进行“重要指导”,二是掏腰包进行“资金赞助”,因此这件事让他很忙,但也不是特别忙,他把更多精力投入于组建他的特工机构。
特工机构或者说是情报部门,其重要性无需多言,蒋纬国在一开始就有这种打算,因为他发现“很多重要事情都没有值得放心的人去办”,给别人下达任务后,总是感到患得患失,就像强迫症那样,对别人无法完全放心,缺一股可以对办事的人进行暗中监控的“隐形力量”。
蒋纬国知道自己的这个想法很不道德,按理,身为领导,用人时应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但是,什么是“疑人”?一个人可不可靠难道会写在他脸上?另外,人心不但难测,并且人心还会变,今天是“忠臣”,明天可能就变成“奸臣”了,因此,“疑人不用”其实是行不通的,而“用人不疑”也存在着极大风险,鬼知道你用的人会不会两面三刀甚至出卖你。
蒋纬国“缺少一只眼睛去暗中偷窥,缺少一只耳朵去暗中窃听,缺少一只手去暗中操控”,因此,他必须要建立一个属于他、忠于他的特工机构。只是,这件事真付诸行动了,却又像老虎啃刺猬,无从下口。钱,蒋纬国有,人,蒋纬国没有,蒋纬国当然可以拿蒋介石给的“尚方宝剑”去军统或中统那里挖人,但他不想挖,因为挖过来的人肯定“不干净”,特工机构需要“血统纯正”,这跟军队一样,但要求更高,特工机构里掺了沙子的恶果要远超过军队。
为了这件事,蒋纬国烦恼得焦头烂额。筹备到十一月上旬,得到蒋介石和蒋百里的批准,蒋纬国正式在海外部里挂上一个新机构的牌子:国民政府海外部调查统计局(简称“海统”)。
海统局的成立宗旨是为国军建立后备军和预备军而服务的,该部门独立于军政部兵役署之外,负责部署建立全国性的兵役监查网,培训兵役监查员,对各地兵役管区进行监督调查,杜绝在组建后备军和预备军的过程中发生各种违法舞弊事件,确保这项关系重大的国防工程得以顺利地完成。毫无疑问,海统局的“业务范围”没过多久后就不只限于进行兵役监查了。
梦回二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