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原始氏族的“公天下”制度,有点像梁山好汉的生活方式,有肉大家吃,有酒大家喝。好不嗨皮。
不过,很短很暂很短暂。到了夏禹的后期,这种“大秤分金银”的理想状态,被彻底打破了。夏禹晚年,跟宋大哥一样,开始有小心机了。随着水患功平,夏禹的私欲也在加码了,他在世的时侯,积聚了大量财富,拥有奴隶百千,牛羊无数。他的家族夏后氏一族,在当时,就是无人可比的“高枝”。
有雄厚的资金,有足够的粮草,夏禹的儿子,夏启要变天了。夏禹年老时,本打算禅让给夏朝二号人物皋陶,可皋陶死得早,出局了。夏禹又打算禅让给伯益,好了,夏启可不干了,夏禹老爸,我才是你的儿,那伯益,难道是小妈生的,你这么热脸热肺热心肠?
夏启是“夏衙内”,他要行“家天下”,他要“与时俱进”,他要改组“禅让制”,哪个大爷,敢投白票。我爸是大禹,我要如何玩,我说了算。结果,公推的伯益,生生地被夏启给囚了,然后又一刀儿解决了。
所有的民和主,在这时,都冤呆了
新生事物,就像新生儿,坎坷而多难。夏启得国后,用美酒好食,大宴四方诸侯。一家吃独食,不行,你大爷的,有扈氏这一部的首领,跳到前台,唱对手戏:夏启,我不服,“家天下”是条死路,我选“公天下”,我坚持“王道由天定,非人所能改”,我拒绝参与,我拒绝举酒言欢。
给你蒜苗,你却长成了葱,好没记性。夏启大怒,发兵讨伐有扈氏,双方大战于甘,最后有扈氏战败被灭,族人全部被杀光。
变革也好,变天也罢,几首刺世的风雅颂,是根本起不了作用的。战争,这种很男人的方式,一发动,马上立竿见影。要理由吗?好,给你一拳头,这就是真理。
酒无好酒,宴无好宴,在统治者的手中,从来都是打压、杀伐与流血,都是对反抗者的清理与清算,不是吗?
好境不长,夏启如果能吃着各部进贡的牛羊,悠哉一生,倒也算清福享尽,功德无量了。
偏偏夏启这强人,功能很蓬勃,美酒喝多了,一高兴,今天临幸这个妃子,明天又临幸那个才人,儿子像雨后春笋般,长了出来。五个儿子,传给哪个呢?
这是一个大问题,也是夏启后期混乱的原因。夏启死后,五子争位,各拉山头,争得那叫一个血腥。什么亲情啊,什么血肉啊,在一顶王冠的面前,都变得一文不值。五子之争,是如何的十室九空,迁兄没记,只写了一句,“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好像没什么潜台词。但,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真相,还是会冷不防地在述说,在揭密。
好了,太康得位,又一个夏启的翻版,出场了。
太康终日打打鸟,玩玩妇人,天天喝得二麻麻,朝政啊,黎民啊,关我何事?美酒温得正好,佳丽长得正点,君王嘛,我的地盘我做主。朝臣的忠言,见鬼去吧,我要再喝五百杯,我要再临幸五百人。
天,是我夏家的天,地是我夏家的地,谁能说个不字?
很不幸。太康的好日子,很快就走到了尽头。
夏民对这位“酒色太子”,已经失去了信心。另一位东夷的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读懂了好时机,要反了。
一日,太康出外田猎,后羿领兵断了太康的归路。太康见状,撒腿就跑。有版本,一说后羿当场射死了太康;一说太康脱逃,与其弟中康一同逃往东方,稍后死去(后羿是神射手,太康当场被杀,似更合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太康失国。
迁兄对于这个史实,只简单记了一笔,“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迁兄很经济很节约,没交待太康失国的原因,不知是资料缺乏,还是认为这些史料有假呢,不得而知。不过,从《五子之歌》看,此作是中国最早的亡国叹息,体现了中国最早最原始的政治思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以民为本,而不是以神为本,说得多好啊。
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的弟弟中康为帝。后羿大权在握,“挟天子以令诸侯”,广织党羽,准备自已称帝。
国乱之际,忠臣出焉。史记中说:“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史记这一说法,似有误。事实的真相是:羲氏、和氏是夏朝掌管天文星象的官员,他们清楚地意识道,后羿将“废时乱日”,反相已现了。
后羿大怒,用羲氏、和氏沉迷酒色这样荒诞的理由,派胤伯去征伐,还信誓旦旦地做了一篇《胤征》。
我呸,什么玩意啊,既要做陪房,又要立贞节坊,也亏他们想得出来.
中康死后,后羿立中康子相为帝。二年后,后羿完全掌控了夏朝局面,道具也不要了,自立为夏王,将另一个夏王相一脚踢下岗,自已粉墨登场了。
不过,这个后羿,仿佛也中了魔咒,依然走的是“太康”路线,打打鸟,喝喝酒,玩玩妇人,最后,又被自已的二当家寒浞给“洗白”了。
为什么说是这个后羿呢?因为,后羿有两个呢,一个生于帝尧时代,就是我们常说的射太阳玩的那个雷人。另一个,就是此君,称帝的后羿。依此看来,这个后羿氏,当是古代的射术世家,不过,令人惋惜的是,如此精于射术的他们,为什么他的箭,就射不中比太阳更重的民心呢?
一叹之。
水煮《史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