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hn-Banach定理是泛函分析四大定理之一, 本文将给出Hahn-Banach定理及其证明, 包括实线性空间的Hahn-Banach定理、一般线性空间的Hahn-Banach定理以及赋范线性空间的Hahn-Banach定理, 同时还将给出一些有用的推论.
为了对Hahn-Banach定理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我们首先介绍一个与Hahn-Banach定理密切相关的定理, 即超平面分离定理. 它具有非常直观的几何意义, 同时也能使我们了解后文中次线性泛函提出的动机.
定理1(超平面分离定理). 设 K⊂ℝᵈ 是一个凸的开集, υ₀∉K, 那么 K 和 υ₀ 可以由一个超平面分开, 即存在非零线性泛函 ℓ:ℝᵈ→ℝ 使得
ℓ(υ₀)≥α,并且 ℓ(υ)<α,υ∈K.
证明. 不妨设 K 非空, 并且可以假设 0∈K (这可能需要平移 K 和 υ₀). 构造的关键在于与 K 相关的Minkowski规范函数 p,它量度从原点出发沿 υ 的方向需要走多远(的逆)才能离开 K. 它的准确定义如下:
p(υ)=infᵣ>₀{r:υ/r∈K}.
非负函数 p 完全刻画了 k, 即
p(υ)<1当且仅当υ∈K. (1)
事实上, 若 υ∈K, 则 υ/(1−ε)∈K 对某个 ϵ>0 成立, 因为 K 是开集. 反过来, 若 p(υ)<1,则 υ=(1−ε)υ′ 对某个 0<ϵ<1 以及 υ′∈K 成立. 然后由 υ=(1−ϵ)υ′+ϵ • 0 得到 υ∈K,因为 0∈K 并且 K 是凸集.
此外, p 具有一个重要的次线性性质, 即
{p(αυ)=αp(υ),若α≥0且υ∈ℝᵈ,
{p(υ₁+υ₂)≤p(υ₁)+p(υ₂),若υ₁和υ₂∈ℝᵈ.
(2)
为证(2), 我们只需注意 K 是一个凸集, 因此只要 υ₁/r₁ 和 υ₂/r₂ 都属于 K,那么 (υ₁+υ₂)/(r₁+r₂) 也属于 K
现在, 只要我们能够找到一个线性泛函 ℓ 使得
ℓ(υ₀)=1,并且ℓ(υ)≤p(υ),υ∈ ℝᵈ
(3)
就完成了定理的证明. 这是因为, 根据(1)有 ℓ(υ)<1 对所有 υ∈K 成立. 我们逐步地构造 ℓ 如下.
首先, 对于由 υ₀ 张成的一维子空间 V₀={ℝυ₀} 这样的线性泛函已然存在. 因为当 b∈ℝ 时, ℓ(bυ₀)=bℓ(υ₀)=b,并且这与(3)相容. 事实上, 根据(1)和(2), 当 b≥0 时 p(bυ₀)=bp(υ₀)≥bl(υ₀)=ℓ(bυ₀),而当 b<0 时(3)显然成立.
下一步, 任选一个与 υ₀ 线性无关的向量 υ₁ 并将 ℓ 延拓到 υ₀ 和 υ₁ 张成的子空间 V₁ . 为此我们只需为 ℓ(υ₁) 选定一个值, 以使(3)对所有 υ∈V₁ 成立即可. 注意到, 对于任意 υ∈V₁, 要么存在 ω∈V₀ 以及 λ ≥ 0 使得 υ=ω+λυ₁, 要么存在 ω′∈V₀ 以及 λ′ ≥ 0 使得 υ=ω′−λ′υ₁. 因此, 我们只需为 ℓ(υ₁) 选定一个值使得
ℓ(ω+λυ₁)≤p(ω+λυ₁)ℓ(ω′−λ′υ₁)≤p(ω′−λ′υ₁)
对所有 ω,ω′∈V₀ 以及 λ,λ′≥0 成立即可. 由 ℓ 的线性性以及(3)可知上式等价于
−p(ω′/λ′−υ₁)+ℓ(ω′/λ′)≤ℓ(υ₁)≤p(ω/λ+υ₁)−ℓ(ω/λ).
因此, 满足条件的 ℓ(υ₁) 存在当且仅当
−p(ω′/λ′−υ₁)+ℓ(ω′/λ′)≤p(ω/λ+υ₁)−ℓ(ω/λ).
而这是显然的, 因为根据(2)以及 ω/λ+ω′/λ′∈V₀ 这一事实有
p(ω/λ+υ₁)+p(ω′/λ′−υ₁)≥p(ω/λ+ω′/λ′)≥ℓ(ω′/λ′+ω/λ)=ℓ(ω/λ)+ℓ(ω′/λ′).
最后, 以同样的方式逐步地将 ℓ 延拓到整个 ℝᵈ 上,就完成了定理的证明.
接下来我们给出实线性空间上的Hahn-Banach定理. 为此我们需要先定义线性空间上的次线性泛函.
定义1. 设 X 为线性空间, 定义在 X 上的函数
p:X→ℝ,x↦p(x)
称为次线性泛函,若
(1) p(x+y)≤p(x)+p(y),∀x,y∈X;
(2)p(αx)=αp(x),∀x∈X,α≥0 .
定理2(Hahn-Banach定理, 实线性空间). 设 X 为实线性空间, p 为 X 上的次线性泛函, Z 为 X 的线性子空间,f∈Z∗ 为 Z 上的线性泛函, 若
f(x)≤p(x),x∈Z.
则存在 g∈X*, 使得 g|z=f,且
g(x)≤p(x),x∈X.
证明. 令
S={(Y,h):Y为X的线性子空间,Z⊂Y,h∈Y*,h|z=f且h(x)≤p(x),∀x∈Y}.
由于 (Z,f)∈S,因此 S 不为空集. 在 S 上定义关系 ⪯ 如下: 对于 S 中的任意两个元素 (Y₁,h₁) 和 (Y₂,h₂), 规定 (Y₁,h₁)⪯(Y₂,h₂) 当且仅当 Y₁⊂Y₂ 并且 h₂|ʏ₁=h₁.
显然 ⪯ 是 S 上的偏序. 设 T 是 S 的任意全序子集, 定义
Y=∪(Y,h)∈S Y.
显然 Y^ 是 X 的线性子空间, 并且 Z⊂Y^. 定义 h^:Y → ℝ 如下: 对于任意 y∈Y^,存在 (Y,h)∈S 使得 y∈Y,令
h^(y)=h(y).
容易验证 h^ 的定义是合理的, 即它不依赖于 (Y,h) 的选取. 并且 h^ 为 Y^ 上的线性泛函, 满足 h^(x)≤p(x) 对所有 x∈Y^ 成立. 也就是说, (Y^,h^)∈S. 显然, 对于任意 (Y,h)∈S 都有 (Y,h)⪯(Y^,h^). 这就证明了 S 的每一个全序子集都有上界, 因此根据Zorn引理, S 有极大元, 设为 (W,g). 我们断言 W=X. 事实上, 若 W≠X, 则 X\W≠∅. 任取其中一个元素 x₁,并令 W₁ 是由 W 和 x₁ 张成的线性子空间. 采用与超平面定理的证明相同的方法, 我们可以构造 W₁ 上的线性泛函 g₁ 满足 g₁|W=g 使得 g₁(x)≤p(x) 对所有 x∈W₁ 成立. 因此 (W₁,g₁)∈S 并且 (W,g)⪵(W₁,g₁), 这与 (W,g) 的极大性矛盾. 因此 g 就是满足要求的线性泛函.
接下来我们给出一般线性空间上的Hahn-Banach定理. 为证明它我们需要下述引理.
引理3. 设 X 为复线性空间, Xℝ 为对应的实线性空间, 即作为集合 Xℝ 与 X 是等同的,但 Xℝ 中数乘运算的纯量 λ 要限制在 ℝ 中. 那么,对于任意 f∈X*,有 Ref∈Xℝ*,并且任取 x∈X 有 Imf(x)=−Ref(ix). 反之,任给 f₁∈Xℝ*, 若取 f(x)=f₁(x)−if₁(ix), 则 f∈X*.
证明. 对于任意 f∈X*,x,y∈X 以及 α,b∈ℝ, 由
f(αx+by)=αf(x)+bf(y)=αRef(x)+iαImf(x)+bRef(y)+ibImf(y)=Ref(αx+by)+iImf(αx+by)
得到 Ref(αx+by)=αRef(x)+bRef(y),即 Ref∈Xℝ*. 此外,由
f(ix)=Ref(ix)+iImf(ix)=if(x)=iRef(x)−Imf(x)
得到 Imf(x)=−Ref(ix).
反之,若 f₁∈Xℝ*, 则对于任意 x,y∈X 以及 α=α+ib,β=c+id∈ℂ, 有
f(αx+βy)=f₁[(α+ib)x+(c+id)y]−if₁[(iα−b)x+(ic−d)y]=(α+ib)f₁(x)+(c+id)f₁(y)−i(α+ib)f₁(ix)−i(c+id)f₁(iy)=αf₁(x)−iαf₁(ix)+βf₁(y)−iβf₁(iy)=αf(x)+βf(y).
这就证明了 f∈X*.
一般线性空间中的Hahn-Banach定理要求控制函数 p 是 X 上的半范数, 它强于 p 为次线性泛函这一假设.
定义2. 设 X 为线性空间, X 上的函数
p:X→ℝ,x↦p(x)
称为半范数,若
(1) p(x)≥0,∀x∈X;
(2) p(x+y)≤p(x)+p(y),∀x,y∈X
;
(3) p(αx)=|α|p(x),∀x∈X,α∈𝕂.
定理4(Hahn-Banach定理, 复线性空间). 设 X 为线性空间, p 为 X 上的半范数, Z 为 X 的线性子空间, f∈Z*, 使得
|f(x)|≤p(x),x∈Z.
则存在 g∈X*,g|z=f,且
|g(x)|≤p(x),x∈X.
证明. 若 X 为实线性空间, 由于半范数是次线性泛函, 因此根据实线性空间的Hahn-Banach定理, 存在 g∈X*,g|Z=f 使得
g(x)≤p(x),x∈X.
根据半范数的性质(3)可知
−g(x)=g(−x)≤p(−x)=p(x),
因此 |g(x)|≤p(x).
若$X$为复线性空间, 则根据上一引理有
f(x)=Ref(x)−iRef(ix).
于是
Ref(x)≤|f(x)|≤p(x),x∈Z.
由上一引理我们知道 f∈Zℝ*, 因此存在 g₁∈Xℝ* 满足 g₁|z=Ref 使得
g₁(x)≤p(x),x∈X.
令 g(x)=g₁(x)−ig1(ix),那么 g∈X* 并且容易验证 g|z=f. 此外, 对于任意 x∈X,存在 θ∈[0,2π) 使得 g(x)=|g(x)|eⁱθ, 于是
|g(x)|=g(x)e−ⁱθ=g(e−ⁱθx)=g₁(e−ⁱθx)≤p(e−ⁱθx)=p(x).
这就完成了定理的证明.
定理5(Hahn-Banach定理, 赋范空间). 设 X 为赋范空间, Z 为 X 的线性子空间, f∈Z′ . 则存在 g∈X′,g|z=f,且 ‖g‖=‖f‖.
证明. 容易验证 x↦‖f‖‖x‖ 满足半范数的条件, 因此根据上一定理, 存在 g∈X* 使得 g|z=f 并且
|g(x)|≤‖f‖‖x‖,x∈X.
于是 g∈X′ 并且 ‖g‖≤‖f‖. 另一方面, 存在 xₙ∈Z 满足 ‖xₙ‖=1 使得
limₙ→∞|gxₙ|=limₙ→∞|fxₙ|=‖f‖,
因此 ‖g‖≥‖f‖. 这就证明了 ‖g‖=‖f‖.
定理6(Hahn-Banach). 设 X 为赋范空间, x₀∈X,x₀≠0. 则存在 f∈X′ 满足 ‖f‖=1 使得 f(x₀)=‖x₀‖.
证明.令 Z=Span{x₀} 并定义函数 g:Z → ℝ 为
λx₀↦‖λx₀‖,λ∈K,
则 g 显然为 X 的线性子空间 Z 上的有界线性泛函并且 ‖g‖=1, 此外 g(x₀)=‖x₀‖. 于是, 根据上一定理, 存在 f∈X′ 满足 ‖f‖=1 使得 f(x₀)=‖x₀‖ .
定理6说明若 X 为非零赋范空间, 则 X′≠{0}. 进一步地, 任取 x,y∈X,x≠y,则 x−y≠0,由定理6, 存在 f∈X′,‖f‖=1,且 f(x−y)=‖x−y‖≠0, 因此 f(x)≠f(y). 即 X′ 中的元素可以分离 X 中的元素. 换句话说,若 x₀∈X,则 x₀=0 当且仅当任取 f∈X′, 有 f(x₀)=0. 这一判据经常用来验证赋范空间中某个元素为零元素.
推论7. 设 X 为非零赋范空间,x₀∈X. 则
‖x₀‖=maxf∈X′,f≠0|f(x₀)|
───
‖f‖
=maxf∈X′,‖f‖≤1|f(x₀)|.
证明. 对于任意 f∈X′ 有
|f(x₀)|≤‖f‖‖x₀‖,
因此
‖x₀‖≥supf∈X′,f≠0|f(x₀)|
───.
‖f‖
另一方面,根据上一定理, 存在 g∈X′ 满足 ‖g‖=1 使得 g(x₀)=‖x₀‖. 因此
‖x₀‖≥supf∈X′,f≠0|f(x0)|
───
‖f‖
≥|g(x₀)|=‖x₀‖.
这就证明了
‖x₀‖=maxf∈X′,f≠0|f(x₀)|
───.
‖f‖
第二个等式的证明类似.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