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
超小超大

黑格尔《大逻辑》二

客观逻辑:本质论

己内反思

映像(Illusory Being)

A. 本质的和非本质的

一旦本质最终从存在中出现,它所显示的直接性格就只是它不是存在。这显然把我们推回了规定之有的领域(见上文),在那里,关系的每一方都相互规定了他物的一方作为不是它所是的有。在这种直接的、单纯相对的关系中,本质和存在因此分别成为本质的和非本质的。然而,在这种关系内部并没有产生任何东西来告诉我们,什么东西是本质的,什么东西是非本质的。那些将这种思维模式应用于某物的人,是在做一种武断的区分,而这种区分的对立面总是可以用同样的正当理由被断定。使本质免于落入规定之有的相对主义的,正是它与存在的根本的和绝对的区别,而这种区别首先就定义了它作为本质。因此,存在不能简单地保持自己为相对于本质的他物,而是,在已经被本质扬弃之后,它本身已经由此成为虚无,成为非本质的,成为映像。

B. 映像

因此,在与本质的关系中,存在已经失去了它的有,成为了虚幻的。在《逻辑学》的前三分之一中所涉及的所有存在的规定都不再是自存的,而究竟说来只作为本质的否定而“是”。这种对本质的完全依赖意味着,在存在本身中不再有任何东西可以作为其自身规定的基础,也就是说,在存在之内不再有任何中介。这种作用完全由本质来承担,它是相对于映像的纯粹直接性的纯粹中介。黑格尔声称,这是对应于古代怀疑论以及莱布尼茨、康德和费希特的“现代”观念论的思想模式。映像,虽然不是本质本身,但却完全属于本质。它是本质藉着它产生自身作为它之所是的东西,即关于存在的纯粹否定。映像的空洞显现(manifestation)的不断出现(appearance)和消失(disappearance),现在可以被视为本质自身的自身产生(self-generating)的运动,它自身的反思。

C. 反思

本质领域的反思与存在领域的变相对应。然而,在存在中,这种运动是在肯定的——纯有——和否定的——纯无——之间。然而在这里,这两方面是映像和本质。映像,正如已经建立的那样,是一种无(nullity),虚无。本质,根据定义,是非存在,绝对的否定性。因此,反思,它们之间的运动,是从无到无的运动,因此又返回自身。这两方面都是绝对否定的,彼此是同一的。本质是映像,映像是本质。然而,它们也是相对否定的,因为根据定义,一个是另一个是的不是。这种矛盾在本质中显现为,它自己预设或设定了它直接与之区别的东西:映像。这种对自身的绝对反冲是本质作为a)设定的反思。

反思的下一个规定,即b)外在的反思,将重心从绝对的否定或虚无(在其中,被设定的映像和其设定的本质找到它们的同一)转移到相对的否定,它们的对立正是基于此。尽管它“知道”在它面前发现的直接的已经被设定的映像就是由它自己设定的,但外在的反思还是把这个存在作为外在于它的某物,它从这里返回到自身。因此,它所关注的不再是设定自身的活动,而是被设定的具体规定性,因为首先建立其外部性的是这个而不是别的。

黑格尔将康德的“反思性判断”与他的外在的反思概念进行比较,在《判断力批判》中,反思性判断被描述为心灵的能力,它规定了位于直接给予的特殊性背后的普遍性。这一活动与外在的反思相似,关键的区别在于,对黑格尔来说,普遍性并不简单地位于特殊性“背后”,而是从自身中产生特殊性,因此是特殊性自身的真正本质。康德的判断所依据的直接特殊性,实际上只是反思自身所设定的虚无,只是为了产生它的同样是无的普遍性——本质。

在设定的反思中,被设定的映像只是本质与自身中介的一种手段。现在,在进行规定的反思(Determining Reflection)中,不仅映像的环节再次被置于前台,而且这一存在的具体规定也开始发挥作用。本质的绝对虚无形成了它选择从自身中反映出来的任何和全部规定的背景。这些反思的规定——当它们处于质的领域时,之前被称为规定之有(见上文)——因此分享了支撑它们的无。这种无实际上是为着将它们永恒地固定在它们的具体规定中,并从变化中保持它们,因为它们不再像他物那样外在地相互联系,而是在本质之无中内在地相互联系。因此,存在的所有可能的规定都被否定性地保持在本质中,作为自由的本质性,“在虚空中漂浮,既不互相吸引也不互相排斥”。

本质性

A. 同一

在上述的存在领域中,质只是相对地规定的。某物是什么,完全由有别于它且它所不是的东西规定,也就是说,它是由它的他物否定地规定的。然而,在本质中,建立规定所必需的否定性不再向外,向一个他物,而是向内。这是因为本质是自在的(in itself)绝对否定性、虚无,由此可见,在此作出的任何规定都将分享这否定性,其本身本质上是无。因此,一个本质,与质相反,在本质上与它的另一个本质是一样的——它们都是本质的无。作为自我规定,无论本质采取什么规定,都是自由地自身产生(self-generated)的,它“是其所是”,所以是简单的与自身同一(Identity-with-self)。这种绝对同一性基于绝对的否定性,这种否定性将本质与它的本质性结合起来。然而,如果我们从上述的反思中回忆一下,相对于它的本质性,本质也是否定的。本质性是规定了的本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规定的定义涉及否定。因此,虽然本质性在它们共享的虚无中是绝对同一的,即它们的绝对否定性,但它们在它们的规定中同样是绝对区别(Different)的,即它们的相对否定性。

在这里,黑格尔开始了对古典逻辑最基本的假设之一的批判,即通常表述为A=A的同一律。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个命题的直接真理是不可否认的,但进一步的反思表明,从这个命题中无法得出任何绝对的东西。因为它只有在A与非A不同的情况下才能暂时性的为真。同一律的目的是要在同一和差异之间作出绝对的区分,因此它包含了差异,作为一个必然的环节隐含在其内部。它所要代表的绝对真理的苍白性,当应用于经验时变得非常清楚。“假使对例如什么是一株植物这样的问题给予一株植物是——一株植物这样的回答,那么,受到这种考验的全班人员,都会立刻承认这一命题的真理,但也同样会立刻同声齐说这样的回答什么也没有说”。

B. 区别(Difference/ Unterschied)

反思的区别必须与规定之有的他物性(Otherness)区分开来。后者是两个规定之有之间的相对关系,它们据此将自己与另一者区分开来,并在这种区分的基础上规定自己作为特殊的有。然而,在反思的领域中,本质所设定的任何规定,作为一种规定,必然与作为其本质的绝对否定性相区别。因此,反思的差异是与它自身相关联的区别,所以它不是相对的,而是a)绝对的区别。

绝对的区别在其内部既包含区别也包含同一,就像反过来说,同一包含其自身和区别,就像其环节。同一与区别之间的关系采取的形式是,一方面从另一方面反映回自身:区别进入同一返回自身,或者同一进入区别返回自身。“这应被认为是反思的本质的本性,也是所有活动和自我运动的具体的、原初的根据”。因为这两个环节中的每一个都是以这种方式自身关联的,它们并不相互规定彼此。相反,它们彼此之间是漠不关心的。因此,区别就是 b)差异(Diversity)。

然而,另一种二元性在这一点上出现了。作为环节,同一和区别需要彼此,并与对方相连结(bound up):一方面没有另一方面就不可能现存。但与此同时,它们又绝对地相互否定,而且只有凭着它们彼此的相互否定才根本上是。因此,如果我们是关注同一的具体规定的外部的一方,那么差异的环节,虽然是这个同一性事实上的内部因素(intrinsic),但离我们的心灵很远。它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在此环节并不关涉我们或它:它是隐含的。然而,同一的范畴本身并不是由它所适用的任何东西所规定的,而是由它进入区别反映回自身的。因此,如果从我们的外部立场来看,如果没有与其他事物的相似性的比较,构成某物同一性的东西就不能被建立。某物的具体区别也同样只能通过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不相似性的比较来规定。相似和不相似,作为它们所指涉的事物的外部因素( external ),可以同样适用于一个和同一个的规定。事物只要不是彼此不相似,就是彼此相似,反之亦然:这两个方面只要是指同一事物,就是相互排斥的,但就它们本身而言,除了它们所指涉的事物之外,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区别。由于可以从外部择选任何方面来证明任何两个事物的相似性和不相似性,这些术语真正说来只是指称,不是内在地指称它们的对象,而只是指称它们自己,而且,由于同样是自我指称,它们彼此之间是不可区分的,独立于它们的对象。相似性和不相似性事实上都只是相似性。因此,存在于同一和区别之间的内在结合,对外在观察者来说只是隐含的,在相似性和不相似性之间的外在反思中再次出现,从而克服了将同一和区别漠不相关地分开的外在差异。这种从差异中产生的重构了的统一是c)对立。

隐藏的、内在的统一将同一和差异的两个环节连结在一起,尽管它们表面上是相互漠不相关的,但一旦它们被相似性和不相似性从外部中介,这种统一就变得明确。它们不再彼此漠不相关,而是作为对立面而彼此内在地相关联。一个被给予的规定,从它的肯定方面看,是相似性进入不相似性反映回自身。从它的否定方面看,它是不相似性进入相似性反映回自身。然而,这两个方面是同一个整体规定的构成性环节。尽管作为一个整体,肯定和否定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但肯定本身也是一个自存的存在,正如否定本身一样。正因为如此,否定同样可以被视为肯定,反之亦然。它们不是仅仅在相互比较时才是肯定的和否定的,而是每一个都在自身中包含着另一个,作为其自身规定的一个本质要素。

例子:“向东走一个钟点的路程,又面向西走同样多的路程,这便把以前走过的路程扬弃了......向东一个钟点的路程既非自在的、正的路程,向西的路程也非自在的、负的路程:这两个方向对于对立的这种规定性,乃是漠不相关的;只有在两者以外的第三者的观点,才把一个方向造成正的,另一方向造成负的...... 路程也只是一段路程,并非两个,其中一个向东,另一个向西”。但同时,“ 那条向东又折回向西的路程,也是一个双重努力的总数,或两个时刻的总数”。

C. 矛盾

肯定和否定都是自存的规定:每一方都可以自身独立(stand on its own),而不需要明确指涉另一方。然而,与此同时,它们又完全排除了彼此,而且事实上,它们的自存依赖于这种排除。在这个意义上,肯定本身就是由它所排除的否定构成的;它基于这种排除,因此在自身之内包含了它所排除的东西。同理,否定也是如此。这种对被排除的东西的包含,是构成肯定和否定作为它们所是的东西的原因。这就是矛盾。(在否定中,这种自我矛盾是明确的,但它并不亚于肯定的本性)。

因此,与上面的变相似,肯定和否定直接一个过渡到另一个:肯定包括否定,否定直接排除肯定;然而,由此产生的肯定也包括否定,肯定又排除否定,如此循环,以致无限。这种相互包含和排斥抵消了两者。这就导致了无(nullity)。从这种无中,双方的统一以下列方式得到恢复。如上所述,肯定和否定各自都是凭自身自存的,但这种自存直接被对方的自存所抹消。

然而,现在,从它们的相互毁灭中产生了它们两个共同的自存。每一方不是仅仅排斥对方,而是扬弃对方,这意味着凡是被设定为肯定的东西同时也是其否定的否定,凡是否定的东西同时也是肯定的。这两方同时设定和否定对方,在这样做的时候,它们不再相互破坏,而是相互保存。因此,肯定和否定事实上是相同的,这一点,即它们的相同性——其中包括它们的矛盾——是它们的作为根据的本质。

例子:光普遍被认为是纯粹肯定的,黑暗则是纯粹否定的:光的不在场。然而,这些方面并非固有的,仿佛它们应该如此。黑暗凭借自己能力就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肯定,“作为没有自相区别的生产的子宫”,反之亦然。此外,尽管它们通常被定义为相互排斥,一是另一个的不在场,但在一极端和另一极端之间存在着灰色的量的光谱和颜色的质的光谱。根据将是一个包括上述所有内容的“光”的概念。

根据

简单地说,根据是“本质的本质”,对黑格尔而言,这可以说是他的本体论中最低、最宽广的阶梯,因为根据似乎从根本上支撑他的体系。例如,黑格尔说,根据是“现象由之被理解的东西”。在根据中,黑格尔把实在的基本构成要素,如形式、质料、本质、内容、关系和条件,都集中在一起。关于根据的这一章最后描述了这些要素如何在恰当的条件下最终将一个事实带入实存(接下来的章节是关于实存的)。

黑格尔认为形式是“绝对根据”的焦点,说形式是 “反映的完成了的整体”。将形式分解为各个组成部分,与本质一起给我们提供了 "根据关系的基底"(黑格尔似乎是指准普遍意义上的关系)。当我们把形式与质料结合起来时,结果就是 “被规定了的质料”。黑格尔认为,质料本身“不能被看见”:只有来自特殊形式的质料的规定才能被看见。因此,看到质料的唯一途径是将质料与形式结合起来。最后,内容是形式和被规定了的质料的统一。内容是我们所感知到的。

被规定的根据包括形式的根据、实在的根据和完全的根据。请记住,对于黑格尔,当我们把某物归为被规定时,我们不是指绝对的抽象物(如上述的绝对根据),而是现在(用被规定的根据)有一些值附在了一些变量上——或者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说,根据现在是“设定和派生”,有“被规定了的内容”。

在形式的根据中,黑格尔似乎指的是那些对一些现象的因果解释,这些解释使它成为它所是的。在一个(一反常态的)可读懂的三段话中,黑格尔批评了对形式根据的滥用,声称科学基本上是建立在空洞的同义反复上的。黑格尔说,作为从物理科学中抽取的几个例子之一,离心力可能被作为一些现象的首要根据(即 “...的解释”),但我们后来在批判性的审查中可能发现,这个据称由离心力解释的现象实际上首先是用来推断离心力的。黑格尔把这种推理描述为“巫婆的迷魂阵”,在这个迷魂阵里,“现象和幻影都乱作一团”。

实在的基础是外在的,由两个基底构成,都直接适用于内容(显然是我们似乎感知到的东西)。第一个是根据与有根据的东西(grounded)之间的关系,第二个基底处理内容的多样性(diversity)。举个例子,黑格尔说,一个官员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担任一个职务——合适的关系,在这样那样的场合出现过,等等。这些不同的因素就是他担任职务的根据。实在的根据首先是被用来在任职与这些理由之间建立联系,其次是将各种理由,即不同的内容,绑在一起。黑格尔指出,“门是敞开的”,无限的规定是外在于事物本身的(回顾一下,实在的根据是外在的)。潜在地,可以为一个官员的任职给出任何一套理由。

在完全的根据中,黑格尔把形式的根据和实在的根据结合起来,现在说形式的根据是实在的根据的前提,反之亦然。黑格尔说,完全的根据是 “全部根据关系”。

主观逻辑或概念论

在《逻辑学》的第三个重要章节中,黑格尔介绍了他的纯粹概念的理念,他在其中扩展了康德的判断和三段论分类法的基本方案。黑格尔表明,真理念只能建立在有效的推论和客观性之上。黑格尔肯定了一种概念实在论,其中纯粹概念为任何形式的现实存在者提供了根据。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蚊子 连载中
蚊子
巟无
oc一号世界观而已
0.5万字5个月前
梦境大世界 连载中
梦境大世界
梦颜宁
我自己做的一个梦
0.6万字5个月前
碎梦之白鲸神明 连载中
碎梦之白鲸神明
白页茉
天空中的鲸鱼……在海里泡着的云朵……
2.3万字3个月前
海的生命 连载中
海的生命
卿蚩
时间
0.4万字1个月前
变成男人去救世 连载中
变成男人去救世
白云衣
兽人、羽人、鲛人…没带脑子,想哪儿是哪儿,大女主,全文女主最大。
7.3万字1周前
星缘栀子 连载中
星缘栀子
是洛小允吖
初恩映月栀黎凝香
1.6万字4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