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概述 ▹
2.作为心灵哲学中立场之一的泛心论 ▹
2.1本体论简单性 ▹
2.2一元论 ▹
2.3载体论题 ▹
2.4内在本性 ▹
3.构成泛心论、突现论、心灵因果作用! ▹
3.1元胞自动机 ▹
3.2现象心灵的因果效力 ▹
3.3附随因果论? ▹
4.非构成泛心论、突现及心灵因果作用 ▹
4.1因果附随 ▹
4.2这与科学一致吗? ▹
4.3为何非构成泛心论不同于突现二元论 ▹
5.总结 ▹
作者 Godehard Brüntrup
译者 Thuringiana
1. 概述
“若它不是真的,它也是好理解的”这句格言来自于布鲁诺(Giordano Bruno,1548-1600)。布鲁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泛心论者之一。他相信所有的物质都充满心灵。泛心论一向是西方形而上学的参与者,虽然没有二元论或唯物论那么出名。身心问题可能是难以捉摸的,泛心论可能不是真的,但它是一个一致的观点,值得在当代讨论中被更多地关注到。
这一篇文章将辩护以下三个要点:
1. 泛心论是心灵哲学中一个真实的、概念清晰界定的立场,它应该被严肃地对待,作为另一个可选项补充主流的,多少简单化的观点,即认为唯一可行的是物理主义或二元论。它也不同于唯心论和中立一元论。
2. 构成泛心论是当前比较受欢迎的泛心论版本。保持物理的因果封闭性,这个泛心论的构成形式似乎提供了一个心灵因果作用的形而上学,它刚好也和广义物理主义框架是相容的。然而,它是否能稳健地解释主体的形而上存在是值得怀疑的。这就是为何泛心论的其它可选项需要得到更多关注的理由。
3. 非构成泛心论,一个到目前为止较少得到发展的观点,拥有客服构成泛心论的一些问题的资源,哪怕考虑向下的因果作用,它也不同于实体二元论。
2. 作为心灵哲学中立场之一的泛心
这一部分将简述一般而言泛心论者的形而上学观点,并尝试区分泛心论和罗素式一元论的更一般化的直觉。
令人惊讶的是,泛心论常被指责是伪装的物理主义或二元论,也就是说,在最后的分析中总是掉入这两者的其中之一。这些令人惊讶的说法是有见地的,要理解这一点,不妨想想泛心论的两个显著不同的版本。其一,构成泛心论,类似于经典的物理主义,其二,非构成泛心论,则类似于经典的二元论。但这两个版本的泛心论又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假设,使它们不同于上述的其它立场。构成泛心论认为宏经验由微经验所构成、实现,以微经验为根基。非构成泛心论认为统一的宏经验是一个突现现象,不能完全被构成、组合、根基、实现这些形而上学概念所把握。
2.1 本体论简单性
像其它的形而上学家,泛心论者钟爱一些普遍而无所不在的形而上学理念,如简单性、紧缩性:自然的齐性、一元论、单范畴本体论。很多物理主义者和唯心论者都推崇理论的简单性,如物理主义的事件本体论,唯心的莱布尼兹式单子论。在泛心论者看来,为了将心灵还原为物理,或把物理削弱成可接触到的现象,付出了大量的代价。同样严肃看待物理和心灵,同时又避免实体二元论的复杂性,是泛心论者的主要动机。假如泛心论无法保持物理主义或唯心论的简洁,那么二元论会是更吸引人的选项,因为它比泛心论更有效地保持了我们的日常世界观。
齐性论题认为,自然是由空间,包括时间中的同一种基本实体所构成的。遥远星系中的存在物也是由普遍存在于我们周围的同一些元素构成的。所以不会发生这么一回事,有些星系存在简单的笛卡尔式灵魂,另一些星系则只有基本物理粒子及其复合物。根据泛心论者,不会有些星系存在拥有经验的实体,而其它星系的实体则连最简单形式的经验也没有。一些经验方面(可能非常原始,也不一定有意识)在具体的个体中是基本并且普遍的。经验(在其最广泛的意义上)不仅存在于罕见的复杂结构中,比方动物的大脑,而是在宇宙的不同层面中都以某种形式存在。纵向的思路和空间上横向的思路是一样的。在宇宙的历史中,没有这么一个时间点,经验突然出现于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过去。相反,经验总是以某种形式“存在于万物的起源中”(James 1983, 152),它是自然的基本特征。
这个思路的理论直觉是遗传论点。Ex nihilo nihio fit,事物不会无中生有。更具体地,没有东西可以给另一个东西它所不具有的。某物从另一物中突现,前者必定从一开始就以一种弱化的形式存在于后者中。比方说,就算宏物体的固体性和不可穿透性在微世界中不存在,也有一些作为宏性质突现基础的物理性质存在。不然的话,突现就是强蛮而不可理解的事实。设想一个只有抽象实体的柏拉图世界。若设想这个世界有这么一类抽象物体,它们设置成可以产生具体的物理实体,这样的设想是无法理解的。在给定的世界中,如果一开始就没有时空物体,这个世界就不会有设置或结构可以产生时空物体。类似地,泛心论者认为现象心灵从一个完全没有经验的世界中突现是不可理解的。这一点可以称为属性间突现的拒绝。一个给定的本体论拥有四个基本的属性:具体、抽象、物质、心灵。如果,该本体论下的一个给定的可能世界,在基本层面只拥有具体物理事物,那么心灵和抽象事物就不会从中突现,至少这样的突现是不可理解的。但高等级的具体物理事物可以突现,因为这些只是属性内突现。
2.2 一元论
因为同样的原因,泛心论通常被标记为一元论的一种。但这个描述是粗糙的。当然,被看成是笛卡尔式二元论的代替品,泛心论的精神内核是一元的。泛心论的一种可能解读是,所有物理性质都是以心灵性质为根基的。如果根基的意思是内在性质是外在关系性质的构成基础,那么我们有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系统,其中拥有绝对内在性质的特定基本实体构成了剩下的所有事物——这是莱布尼兹在《单子论》中的论点。整个物理空间是由单子构成的,每个单子拥有空间中的一个观点,而空间就是这些单子的经验空间。这样子泛心论就掉入了唯心一元论。
和泛心论最接近的一元论版本是中立一元论。不过中立一元论者通常会费心去区分泛心论和他们的观点。中立一元论的精神内核是康德式的,认为我们不知道宇宙的最终本性,只知道心灵和物质都来自于这个最终的本性。中立,简单地说就是不可知,一个理性的假设。这种对事物的终极本性的康德式无知,是罗素式中立一元论的最主要动机。虽然罗素时而认为物理事物的内在性质可能是心灵的,他对事物内在本性的主要观点似乎是不可知论。
如果泛心论被标记为罗素式一元论,虽然不尽然错误,它们的区别就会被掩盖。泛心论者会认为,一个完全不拥有心灵或原心灵的中立实体不能帮我们解释心灵的突现。因此,泛心论式的一元论是一个“两面一元论”,认为同一种事物同时拥有物质和心灵的属性。两面一元论这个词并不矛盾,但这个概念说明泛心论并非简单的一元论或二元论。泛心论比这些粗鲁的选项复杂。
在泛心论的当代讨论中,心灵部分是由事物的内在性质(如基质)构成的,物理部分则是由关系-结构构成的。这是否是一元论的一个形式是可争论的。人们也可以称它是“一路到底的二元论”。泛心论不像物理主义或唯心论,它不是简单直接的一元论。但因为它可以被理解成一种单范畴本体论,也算是一元论的一种。怀特海的泛经验论就是一个好例子。怀特海的实体只有一种基本范畴:同时具有物理和心灵两面的事件。他称事件为“现实状态”,它们是最基本的实体。其它东西都是由它们构成的。问题是这样的构建是否允许新事物的突现,还是说仅仅是已有事物的组合。怀特海是一个非构成泛心论者,他允许新个体的强突现。这些新个体是拥有新的心灵单位和主体性的强突现实体。
在最近的讨论中,泛心论者会有意避免强突现。构成泛心论的吸引力是它大体上保留了一个还原论图景。微实体决定所有的事实。但并非所有的事实都是狭义上的物理事实。存在着担负起物理学所描述的关系性质的反抽基础,忽视它是还原物理主义的错误。这一步使得泛心论者可以避开反对物理主义的僵尸论证,因为一个物理世界的完整复制品必须包括基质,而不仅仅是关系性质。这样一个物理最底层的形而上学完整复制,这个复制品不仅仅是结构上同构的,也复制了内在本性,会在逻辑附随那种意义上强必然化意识的出现。看起来构成泛心论是一种伪装的物理主义。但这样想是一种严重的误解,混淆了两种意义上的“物理”。使用Strawson的术语,区分“物理主义”和“物理-主义”是重要的。由内在心灵本性构成的形而上学图景,很清楚地区分了构成泛心论和物理主义。
2.3 载体论题
物理主义和物理-主义的区别再次指出了泛心论的二元性,哪怕后者被理解成单范畴本体论。物理结构是形而上不完整的,需要范畴基础。只有结构和非结构的结合,才会有具体的实体。该论题可以称为“形质论题”或“载体论题”。在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中,关系结构只能在和实现它的非结构一起时才能存在。但“形质论”这个词和亚里士多德式的基本二分是相关的,其中一者是形式(morphe),另一者是质料(hyle)。在亚里士多德的传统中,形式需要实现它的东西(原初物质)。亚里士多德式的原初物质是世界所有关系结构的载体。光有结构是不够让具体事物存在的。泛心论者也这么认为,但对他们来说这个载体不是原初物质,而是心灵或类似于心灵的事物。
现代的后笛卡尔式物质观,将物质还原为可以由代数,分析几何和微积分完整描述的东西。它专注于事物的结构性质。哪怕是笛卡尔,将物质看成是广延的存在物,也没有说什么东西是广延的。广延仅仅是一个重复某物的抽象概念,这一点早就被莱布尼兹指出了(Bruntrup,2009,246)。莱布尼兹认为广延的概念无法帮助我们理解究竟被广延的是什么,实体在本体论上是先于不断重复地延伸的。广延是点状个体的重复延伸。但在科学上,这些个体的本性是由它们与别的事物的关系所决定的。
要避开形而上学的深水,一个实用的方法是持一种认识论意义上的结构主义,它的精神内核是反现实的,对无法被观察的非结构性质保持无知。自然,如我们的经验观察,就是经过数学分析的感觉材料。罗素的《物的分析》提供了这个观点一个好的例子。罗素的论点是除了形式和数学性质,对物理世界的不可知论。“看起来唯有结构是我们能够得到的,而结构可以由数学逻辑所表达。”(Russell 1927, 254)还有“对物理世界的唯一正当态度,就是除了它的数学性质,对其他完全无知。”(Russell 1929, 270)物理理论的高阶性质只能以数学的方式表达。认识论意义上的结构现实主义,把科学的视域限制在这些性质上。
但根据这些认识论上的结构现实主义者,一个拥有不可观察物体的客观世界是存在的,而关于这个世界我们只知道关系性质。关于这个世界,我们只知道形式结构。这样的想法,比罗素本人还要古老。康德认为现象世界的事物时完全由它们之间的关系所决定的。他认为这是一个概念真理,然而,纯粹知性中的物体必须拥有内在性质。哪怕是在“后形而上”的《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认为内在性质必须类似于展式给我的内在感觉。“它们必须是思考或类似于思考的东西”。(KantCPR,B321)这是一个大部分物理主义者都愿意接受的形而上学论点。
认识论结构现实主义的最经典的批评是“纽曼证明”(Newman 1928, 139-140),最早就是直接回应罗素的。纽曼证明可以被理解成反证法,它展示了认识论结构现实主义最终会掉入反现实主义。对于一组物体,结构的存在是平凡地为真的。根据纽曼,对于一定数量的物体,描述特定结构的声明是平凡的。为什么一组物体拥有结构是平凡的?因为,对纽曼来说,结构是纯粹形式和数学的,它独立于物体的内在性质。假如只有结构是已知的,那么除了可以从该结构所推论的性质,唯一可以知道的就是这组物体的数量。但如果关于这些物体我们只知道数量,也就是说我们不知道构成特定关系而排除其它的该物体的任何性质,那么数学上,任何该组物体上的关系系统都和别的关系系统一模一样。每一种都得到例示。关系只是这些物体的特定排序。给定这些物体,所有这些序列数学上都是存在的。如果纽曼证明是对的,我们不仅不知道事物的内在性质,我们甚至不知道在任何现实主义者的“客观”含义下,世界的客观结构。认识论结构现实主义这种意义的科学现实主义就会掉入反现实主义。
普特南在著名的模型-理论证明中也提到了这一点(Putnam,1980)。正如纽曼,给定一组物体,设置它们的关系性质是给定的。如果我们把物体看成仅仅是关系图中的一个个点,不具有内在本性,那么每个结构都有很多不同的物体间的关系使得描述该结构的命题为真。哪一个才是这个结构所指的模型呢?哪一个才是仅有的心智无关的世界的关系结构?对于我们的理论有很多本体论阐释。我们对世界的科学描述无法固定住一个心目中的那个唯一模型:真实的世界。因为科学只与数学结构有关,而不是由事物内在本性所决定的关系有关。通过形而上学-现实主义的方法,我们无法知道世界的真相。我们有太多“真相”。
泛心论者采取这个广义罗素式进路是不审慎的,它不仅会导致具体物体内在本性的不可知论,也会导致科学哲学上的反现实主义。
2.4 内在本性
罗素的观点和当代分析心灵哲学的形而上讨论并不完全吻合。在罗素的想法中,有一个显著的唯心论要素,这和当前讨论中的形而上学现实主义风格并不一致。罗素的《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Russell 1914)中的想法依然出现在他1920年代的文章中。早期的罗素认为,世界不产生感觉材料,相反,感觉材料构成物理个体。这个观点和康德的观点并不遥远,认为物理现实的内在本性是不可知的。真泛心论,是一个稳健的形而上学论题,认为科学无法观察到的内在心灵性质(或类似物)是世界上关系性质的根基。实体间的关系性质必须有内在本性的背后基础。在给Volder的信中,莱布尼兹著名地提到,没有一个外来的宗派没有其内在的基础。(Leibniz G I,240)如果这是对的,我们需要终极内在性质来承担整个功能-关系性质的网络。
该直觉在当代讨论中再次出现。 John Haugeland支持这样一个传统观点,认为实体需要一个任何情况下都拥有的性质。他考虑象棋棋子的本体论地位——一个車或一个兵——任何它们的内在本性完全取决于根据与其它棋子的关系,它们在游戏中的移动方式。“没有車是一个实体……除了它在象棋游戏中的参与,没有什么关于車是确定的。”(Haugeland 1993,63)。在象棋游戏中,棋子的形式定义是循环的。每种棋子的性质完全取决于其在整个游戏中允许的动作集。然而,象棋游戏作为一个整体,是由在其中发挥功能作用的一组相互依存的棋子定义的。游戏的每一部分都以整个游戏的存在为前提,游戏也以其部分的存在为前提。为什么象棋的循环性不是恶性的?象棋游戏实际上是如何具体存在的?经典功能主义对这个问题有一个答案,这与亚里士多德的形质论给出的答案非常相似:必须有一些不同于形式结构的东西,作为实际结构的根基。在象棋游戏的情形,我们有物理上有别的物体作为相关类型的替代物或实现者,作为这些类型的具体指示物。
当然,这里有更多值得考虑的,如具体的棋盘和玩家的空间位置。没有这些形式结构的“承担者”,这个游戏就会因为太不完整和太抽象而无法具体地存在。泛经验论者Gregg Rosenberg把这个想法拓展到更复杂的,如科学理论所构造的概念体系(Rosenberg,234)。这样的体系同样是抽象和循环定义的。考虑计算机科学中的元胞自动机。它们就像巨型的象棋游戏。每个细胞都是由它在系统中的角色所定义的,而整个系统是由细胞所定义的。元胞自动机可以当做是一个计算系统,因为在形式系统之外有一些东西可以实现它。硬件这个物理系统就是运行元胞自动机的功能系统。生物学是有分子生物化学的机制所运作的抽象功能系统,心理学则由神经系统的动力性质运作,经济学则由个体的需求运作。问题是:最基本的物理层面是由什么运作的?物理学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系列相互定义的功能角色。在现实中,什么性质可以给这个循环定义的概念系统一个立足点。这个困惑的问题Rosenberg称其为“终极运作者问题”。这类似于莱布尼兹对笛卡尔关于物质的想法的疑惑。
科学上有理由相信,自然拥有最小尺度极限(普朗克尺度)。为了避免每一层总有更底层的结构来承担,这种更精细的系统的无限回归,这个过程必须终止于某一层。只有一个和系统无关的简单性质可以作为终极承担者。是否有性质内在地只与自己有关而与任何系统无关呢?只有现象性质,或类似的性质,满足这个要求。“类似”的意思是这些性质可能其实不相似高层的现象性质,因为相似不是一个传递关系。哪怕相邻层的心灵性质是类似的,非相邻层的心灵性质也很不同。但它们和我们的经验必定有某些共同点,因此可以归为一类。我们无法通过其所处的背景关系,了解这些现象性质的本性。这种极端的内在性就是现象感质的本性。结构关系性质的根基必须是这种极端的内在性。我们的意识是这个背后实境的最接近的类似物。这就是泛心论的内在本性证明。
正如我们所见,康德同意这个思路,就我们想要的是形而上学真理而言。然而,在批判哲学中,他提出了所有可能经验的界限。罗素对实体的终极内在本性的不可知论是类似的怀疑论。泛心论者可不会浪费了对终极内在做判断这个机会。对泛心论者而言,至少有一部分内在本性是经验的,或原经验的,但肯定不是中立的。从康德的角度来看,这样对可能经验以外的境域所做的猜测是可接受的。假如在自然中,有我们意识经验以外的现象性质,那我们也接触不到。泛心论拓展了它心问题,如果泛心论是真的,自然界也和我们更像。有意识的人类心灵并不是这个机械物质宇宙中的外来者。如果哪怕仅在类比的意义上,我们的意识经验告诉我们宇宙最深层次的一些东西,心灵和世界的间断就会比现代哲学传统认为的要浅。事物的本性并非完全不可知的。
通过以上的说明,总而言之泛心论是一个稳健的形而上学立场,概念上不同于中立一元论。它们都受事物终极本性的不可观察性所启发。
数学联邦政治世界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