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将耿恭:就在耿恭在西域激战的时候,万里之外的东汉首都洛阳,皇帝与大臣,也在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要不要派救兵?
那个时候,通讯极其不便,反对派救兵的一帮人说,咱们接到消息的时候,他们已被匈奴重重围困,等到咱们援兵赶到的时候,他们估计早已尸骨无存了。反对派以司空第五伦为首,“司空”为重臣,“第五”为姓。此时另一高官司徒鲍昱站出来,竭力请求派援兵,他面对皇帝和文武百官,说出了在历史上有名的一段话,读起来,仍荡气回肠:
龙套:“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此际若不救之,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现在让人在危险的地方,急而放弃的,对外纵容蛮夷的暴行,对内伤害死难的臣子。这个时候如果不救他,匈奴如果再来侵犯被侵犯,陛下怎么能够使将?)”
这是古代版的“不抛弃、不放弃”——咱们大汉,做人做事要厚道,将士远征,危难之际,不管他们了,对外是纵容了残暴的蛮夷,对内是伤了那些忠臣良将的心。现在要是不救他们,以后匈奴再卷土重来,谁还为大汉效命?所以,一定要拯救自己的英雄!
汉章帝虽然刚登基,有着满满的血性,于是下令:启动救援计划!
公元75年冬天,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军队共计七千人,出发了。援军中,就有耿恭部将范羌在内。接下来的故事将说明:范羌是这篇文的男二号。
将士归玉门:公元76年正月,七千人的援军赶到柳中城,大败匈奴与车师联军,“斩首三千八百级,获生口三千余人,驼、驴、马、牛、羊三万七千头。北虏惊走,车师复降”。
虽然柳中城守将陈忠此前已经在艰苦卓绝的守城中牺牲了,但救援关宠一部的战役已大获全胜。
要不要救天山以北的耿恭,大家又吵起来了。反对的意见称:
龙套:“柳中城距离耿恭部还有数百里路,而且中间横亘着天山,又是大雪封山季节,救援成本太大,再说,耿恭被围困这么长时间了,说不定早就全军覆没了……大伙儿还是撤吧。”
但范羌站出来,坚决说:
龙套:“不!”
几个将领都不愿意继续往北走了,见范羌这态度,便分了二千士兵给他。史书并没有记载范羌率这两千勇士翻越天山的艰难,只记载他们在疏勒城胜利会师的一幕,“开门,共相持涕泣”,这帮经历了炼狱般的战争的幸存者,九死一生,堪称铁打的汉子,此刻也不禁流下英雄泪来。
疏勒城的守军,能够踏上回家路的,只有区区26人了。他们与援军一起南返,但是回家的路同样充满杀机,有满怀仇恨的追兵,有大雪肆虐的天险,他们且战且退,不断有人倒下。三月,他们进了玉门关,安全了,26人,只剩下了13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但他们是伟大的胜利者。
后来,当代一位画家根据耿恭的故事,画过一幅油画《十三将士归玉门》,13个衣衫褴褛的大汉,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但目光如炬,手里牢牢攥着自己的武器。
史书记载,当时驻守玉门关的中郎将郑众,见到这13名勇士归来,感动不已,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并给皇帝上疏为13勇士请功: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出于万死,无一生之望。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恭之节义,古今未有。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不为大汉耻!”这五个大字,令人动容。
西汉有苏武、东汉有耿恭。一部大片,怎能没有女主角?
当耿恭喋血孤城时,在洛阳,他的寡母带着对儿子无尽的思念与牵挂,去世了。她不是女主角。
女主角是谁?《后汉书·耿弇列传》中,当耿恭与他的士兵在疏勒城陷入绝境时,有这么一句“后王夫人先世汉人,常私以虏情告恭,又给以粮饷”,说的是车师后国王后,是汉人的后代,当车师后国军队也加入围城时,王后暗中在帮助汉军,提供情报和粮饷。假如没有她的支持,耿恭能够撑到最后吗?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在汉代,中国人有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同时也有了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责任感。正因为如此,为国效力,成为当时人们愿为之赴汤蹈火的生命价值取向。
《后汉书》作者范晔将耿恭与苏武并列,认为西汉有苏武、东汉有耿恭。读范晔为耿恭作传的文字,能够想象当年他是含着热泪写下来的:
“余初读苏武传,感其茹毛穷海,不为大汉羞。后览耿恭疏勒之事,喟然不觉涕之无从。嗟哉,义重于生,以至是乎!”
这些文字中,尽是热血忠魂。
……
疏勒城保卫战发生在东汉时期,对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了边疆防御:疏勒城保卫战的胜利,显示了边疆防御的重要性。此后,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更加注重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加强了边疆地区的城墙、堡垒等防御设施的建设。
2.确立了边疆治理原则:在疏勒城保卫战中,耿恭等将领采取了坚守疏勒城、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策略,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策略也为后来的边疆治理提供了借鉴,即在边疆地区要采取灵活的治理策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理。
3.促进了民族融合:疏勒城保卫战中,汉族和西域各民族共同抵御了匈奴的入侵,加强了汉族和西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这也促进了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更加注重民族融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汉族和边疆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总之,疏勒城保卫战对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边疆治理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借鉴。
十三将士归玉门,这是东汉史诗级传奇爱国故事。
完
芸汐传之穿越中国古代历史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尖小说网http://www.bjxsw.cc),接着再看更方便。